加量不加价——MateBook 13 2020

MateBook 13 2020 增加触摸屏让生态更加统一,把环境光传感器成功塞入寸土寸金的屏幕顶部边框,依然保持很高的屏占比,依然同价位唯一的高素质 3:2 屏幕,依然是少见的小尺寸高性能产品。

在2019 年初,MateBook 13 第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它作为 MateBook 数字系列之中的轻薄便携款,以 3:2 的高素质屏幕和较高的性能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

到了 2020 年初,MateBook 13 按时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升级款,MateBook 13 2020, 它相比于前代有什么变化,使用体验上有什么提升,这篇文章就是 MDT 对它进行的完整测试。_

*全文基于华为 MateBook 13 2020 国行非在售版本,2K 级别分辨率的 3:2 比例触控屏幕,i7-10510U, 25W 高性能版本 MX250 显卡,16GB 内存,512GB 固态硬盘版本,最低配版:i5, 16G 内存 512GB 固态硬盘,首发售价 5899 人民币。

外部设计


由于是小改款的缘故,在 MateBook 13 2020 身上我们并不能直接发现和上一代的明显不同。依然是一块放到现在也很难得的 3:2 比例 2160*1440 分辨率的 13 英寸屏幕,屏占比达到了 88%, 一年之后的视觉冲击力依然很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这 88% 的屏占比还是建立在摄像头保留在屏幕顶部的前提下所完成的,如果你再仔细一些的话,就会发现摄像头左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开孔,在反光时若隐若现,这其实是 MateBook 13 的环境光传感器

在屏幕上,MateBook 13 2020 也全系升级到了触控屏,我相信也这也是对于华为生态的统一,这就不得不说到华为 PC 与手机的互通互联,从早期的一碰传升级到了现在的多屏协同,能很方便和轻松的连接PC 与手机,多屏协同也成为了华为 PC 的护城河之一。

尽管多屏协同并不强制要求触控屏,通过鼠标和键盘也能有不错的体验,但在触屏下的体验还是会更加一致,就像操作手机一样,而且还有下滑截屏等等操作,也都可以通过触摸屏操作,既然加量不加价,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除此之外,我们来到机身 C 面,键盘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大的键帽面积,标准的键距,所以在忙打时比较容易定位按键,还有较短的键程的设计思路,也避免了打字时的晃动,不过按键手感比早几年的长键程稍差。

整体按键布局也和上一代没有什么区别,除了方向键为了美观所以采用了上下按键缩短的设计之外,不需要花费额外时间适应,可以满足日常的输入工作,若是长时间的大量输入,我个人依然倾向于键程更长的键盘。

圆形指纹式电源键依然独立于键盘区域之外,因此不会造成误触的烦恼,支持开机过程中直接读取指纹并且进入系统,省去了二次读取指纹的麻烦,开机过程很顺畅。

在接口上,MateBook 13 2020 和上一代没有变化,还是左右各一个,一共两个 UBS-C 接口,以及一个 3.5mm 音频接口不过比较可惜的是,2020 款的 MateBook 13 依然没有提供一个全功能的 USB-C 接口。

机身左边的 USB-C 支持充电与数据传输,机身右侧的接口支持数据传输与视频输出,这也是 MateBook 13 上最大的缺点,2020 款没有在这方面的改动确实有些可惜。

内部设计

由于目前发售的版本都统一到了 16GB 内存和 MX250 独立显卡,所以2020 款的 MateBook 13 内部有什么变化也是 MDT 很好奇的,和前代一样,只需要拆除底部一共 10 颗螺丝(4 颗藏在脚垫之下),就能打开后盖。

拆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新的 2020 款 MateBook 13 在内部大致和前代也没有区别,都是双风扇中置,左右各一根热管分别连接到 CPU 和 GPU, 接口都有额外加固,主板上的重要元器覆盖了屏蔽和保护措施,细节处考虑很周到。

更仔细一点的话,2020 款的网卡由之前的可拆卸变为了板载,我们推测这也是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塞入 16GB 内存以及 MX250 独立显卡,可以看出内部的空间确实是寸土寸金了。

性能表现

相对于外表,2020 款的 MateBook 13 更多的升级就在内部了,全新的 10 代酷睿配合 16GB 内存,让它的性能和日常使用体验又有了明显的提升,我们还是先用 CiNEBENCH R15 和 R20 进行单次峰值性能测试。

在全新的 CINEBENCH R20 测试之中搭载 i7-10510U 的 MateBook 13 2020 能分别达到多核 1364 pts 和单核 414 pts 的成绩。

而 CINEBENCH R15 由于单次测试时间更短,所以能达到 722 cb 的多核升级和 179 cb 的单核成绩。

在长期负载性能方面,由于 10 代酷睿保留了 8 代之后的高上限,所以这一代处理器的性能到底有多高,主要看的是整机散热水平能支撑多少瓦的发热,因此i7 实际上的表现也可以反映 i5 版本的性能。

经过 CINEBENCH R15 的连续跑分测试我们不难发现,由于MateBook 13拥有长期功耗限制,所以长期负载之后的跑分会稳定在 530 cb 左右,为峰值性能的 73.4% 水平

用连续 CINEBENCH R15 测试的最终意义是记录散热导致的性能变化,所以我们也记录了 CPU 单独负载时的功耗和温度波动:

我们会发现,在 CPU 单独负载的时候,MateBook 13 2020 最高可以达到 35W 的 CPU 功率,随后由于温度达到了 92°C 功率慢慢下降,约在 1 分 30 秒下降到 15W 然后一直保持 15W 和 71°C 的水平

这一次我们也加入了之前引入的一个新的监测点,那就是机身出风口的温度,可以从上图中的 outlet-temperature(也就是橙色线)来看到,这也是用来辅助判断一个机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率的因素。

K 值则是考虑功率之后的综合导热指数,MDT 认为在极限负载的情况下,如果出风口温度越接近机内 CPU 核心温度,那么就说明笔记本的散热系统能有越有效的把 CPU 或者 GPU 等等发热源的热量导出机身,K 值也就会更高。

MateBook 13 2020 和上一代相同,在 CPU 单独负载的时候为了保证一个较低的温度也只保留了 15W 功耗,所以 K 值不到 0.6, 其实还可以一些提升功耗的空间。

而在显卡满载时,CPU 功耗为 10W, 也就是说 MateBook 13 2020 整机的散热能力也就在 35W 左右。


来到显卡部分

MX250 相对于 MX150 带来的提升并不大,我们下方的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无论是物理分数(依靠 CPU)还是图形分数(依靠 GPU),10510U + MX250 的组合都没有能拉开和上一代的差距,所以在游戏体验上也只能期待有的游戏更加占用内存,让 16GB 的优势能得以发挥了。

散热与噪音

由于 MateBook 13 2020 的定位依然是轻薄本,所以我们首先测试的是模拟日常工作时的机身表面温度,不难发现此时键盘平均温度为 38.4°C, 也就是稍微能感受到一些温度,主要来源于键盘右侧(CPU 正上方)摸起来会是温热,表现不错。

此时的风扇转速并不高,也不会1一直启动,噪音很低有 28dBA,,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即便是在夜深人静也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接着我们模拟长时间 CPU 满载时的温度,可以发现 MateBook 13 2020 的温度分布没有改变,依然是键盘右侧 CPU 上方的位置温度高于左边,不过最高温度还是 40°C 左右,所以键盘平均温度也只增加了 1°C, 达到了 39.4°C, 依然只是温热。

由于 CPU 满载,所以风扇转速也达到了一个更快的阶段,但是提升并不多所以噪音也只上升到了 33dBA, 在异音方面 4910Hz 处有一个小小的单一频率噪声,但突出率不高,所以也并不明显。

最终,在CPU 和 GPU 同时满载的极限情况下,MateBook 13 2020 的表面温度也达到了极限,我们会发现机身左侧的温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AWSD 区域(点3)达到了 43.1°C, 这是因为左边的 GPU 也参与到发热过程中,因此整个键盘区域的平均温度也达到了 43.5°C, 能感到明显的温度,但不至于烫手。

此时风扇转速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整体噪音有一定提升,不过由于风扇转速的增加,之前的 4900Hz 异音也不复存在,你听到的基本都是呼呼的风声,不会有尖锐的噪音出现,只要不是夜深人静,都不会给人造成太大困扰。

游戏实测

作为一款搭载 MX250 的轻薄本,我们对于 MateBook 13究竟能玩什么游戏要求不会太高,主要测试的中端网游和对于配置要求比较友好的单机游戏。

首先是DOTA 2:

作为目前画质最好的MOBA网游,Dota 2拥有着相当大的群众基础,也是很好的性能测试对象。我们选择了特效全开 1920*1080 分辨率,垂直同步关闭的条件来测试。MateBook 13 能保证平均 60fps 的水平,在激烈的团战下偶尔会跌落到 40 fps, 如果愿意少开一些特效那么可以全程保持流畅。

守望先锋

我们采用的也是1920*1080 分辨率,默认中特效,全部设置如上图所示。

结果是平均 fps 能达到 60 的水平,在非常激烈的大团战之下则会跌落到 40fps 左右,对于一个轻薄定位的13英寸笔记本,能够在外出时偶尔打几局游戏,MateBook 13的游戏性能也已经足够了。

最后作为娱乐,我们也测试了 MateBook 13 2020 运行

极限竞速 4 地平线的成绩:

在 1920*1200 分辨率极低特效下,MateBook 13 2020 可以得到 48 fps的成绩,但是画面确实不太好看,所以我们提高了一档特效:

在低特效下画面看起来要好了不少,纹理和着色质量都有了一个档次的提升,而且帧率并没有下降多少,保持在了 44 fps, 对于一个赛车游戏来说是完全足够的,所以只要不追求画面效果,其实一些单机大作在放低要求之后也可以偶尔休闲一下。

MateBook 13 2020 作为一款轻薄本,我们并不会寄希望于它能无压力运行各种大作,对于偶尔的娱乐来说,它已经能做到不错的水平。

屏幕素质

MateBook 13 2020 上的这一块屏幕除了新增触控之外,其实各方面的规格都和上一代相同,2160*1440 分辨率的 3:2 屏幕能带来远超 16:9 的纵向阅读空间,而且 ppi 达到了 200, 在显示文字时也有更细腻的笔触,但传统不能丢,MDT 依然对它进行了完整的屏幕测试。

MateBook 13达到了 98.4% sRGB 的色域覆盖和 102.9% sRGB 的色域容积,绿色覆盖非常准确,红色稍微有一些不足,蓝色有一些超出。按我们在当评价一款产品时,我们关注的是什么?中提到的标准,sRGB 才是对消费者更为直观有效的色域,因此在忽略测试误差的情况下,MateBook 13已经属于能够完全覆盖sRGB的水平。

光谱方面,我们不难发现 MateBook 13 2020 屏幕上的这一块面板属于标准的 sRGB 级别 LCD 光谱,蓝光波峰处在 415nm~455nm 这个对人眼刺激较大的范围内,不过它也提供了一个护眼模式,在开启之后就可以减少蓝光的刺激。

在白点方面,也就是一块屏幕显示白色的样子,经过测试 MateBook 13 的标准模式下的默认色温为 6574K, 很接近 sRGB 的标准 6500K, 但这并没有结束

相对于普通屏幕测试只测色温,MDT 将 Du‘v‘偏离加入屏幕白点准确性测试环节,因为传统的色温测试只能反映一块屏幕的冷暖而不包括发绿或者发紫,一块明显偏绿的屏幕也可以是 6500K 标准色温,而通过 Du’v‘ 偏离就能反应屏幕还有没有单纯通过色温无法衡量的偏色。

MateBook 13 2020 的 Du’v‘ 偏离达到了 0.0127, 远超 -/+ 0.003 的标准,就像我们在上图右上角得示意一样,这一块屏幕明显的发绿,建议在华为自带的色温调节中往紫色调节以补充原本的偏绿。

伽马方面,经过我们的测试,MateBook 13 的平均伽马为 1.97, 比 2.2 的标准更低,所以你用 MateBook 13 看到的画面明暗会稍稍泛白,不过这也可以通过 Windows 自带的程序轻易调整。

在色准测试上,所以我们分别测试了 MateBook 13 校色之前和校色之后的表现,首先是校色之前:

平均 ΔE 为 1.02最大彩色 ΔE 为 4.87

在忽略的白点偏差之后,其实MateBook13的屏幕素质非常高,基本达到了开箱即用的水平,只有蓝色由于色域父爱的一点小偏差导致了一点误差。


校色之后:

平均 ΔE 为 1.071.07最大彩色 ΔE 为 3.6

因为原本就很不错的色准,所以叫色之后平均色片没有什么变化,主要是蓝色的表现会边的稍好一些,MDT也再次引入了基于测试结果的模拟显示效果。

上图左边为标准 sRGB 下的颜色,中间为模拟被测设备(MateBook 13 2020)显示图片时看起来的样子,

右边则是被测设备显示这张图片时和应该显示出的颜色的偏差,绿色代表机器也无法分辨差别,黄色代表在和标准的经过校色的显示器放在一起对比时能认真看出区别,橙色代表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会发现除了下边的灰度条以及极限蓝色和红色,还有图片右上角的光盘彩色之外,MateBook 13 2020 都是绿色,完全没有橙色出现,所以它的颜色准确性表现都很不错

在亮度上,亮度变化方面,MateBook 13 2020 的屏幕一共有 11 级亮度变化可调,从 3.9cd/m² ~ 312.6cd/m², 亮度变化均匀,没有出现陡升陡降,超过了官方宣传的 300 cd/m² 亮度,能在 Windows 10 中激活流媒体 HDR 效果,也可以满足室内和非阳光直射下的室外使用,对比度为 985:1 属于较为中等水平。

我们也测试了 MateBook 13 2020 的屏幕反射率,达到了 10.9%, 在镜面屏中表现一般,所以如果想要有更好的体验,还是需要避免强光环境或者贴一个雾面膜。

总的来说,MateBook 13 2020 上的这一块屏幕本身的素质很高,能基本精确覆盖 sRGB 色域,色彩足够鲜艳,主要的问题在于默认白色明显偏绿,以及伽马有一些偏低,需要自己手动调整,正在调整之后就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再加上少见的 3:2 比例和 1200P 的高 ppi 屏幕,对于工作和办公都要比 1080P 的普通屏幕有好得多的体验。

充电与续航

在拆机的部分我们提到过,MateBook 13的电池并不算大,标称 41.7Wh实测为 41.8Wh , 我们此次测试的是i7-10510U + 16GB 内存 +高性能 MX250 独立显卡的版本,此次我们继续进行 MDT Windows Laptop 的四项综合续航测试:

PCMark 10 应用程序续航测试:内容包括包括使用 Word 撰写文章调整格式,EXCEL 输入数据,计算输出结果,还有 PowerPoint 制作播放幻灯片等操作,包含了 Office 系列软件中较为重度的操作。PCMark 10 现代办公续航测试:内容包括模拟网页浏览、写作、电子表格、多人视频会议等等真实的复杂使用场景,能沟综合模拟实际的多任务中重度系统续航情况。保留项目飞行模式下播放本地 1080P 视频:这个项目一般代表了最低负载下的续航时间,主要与屏幕耗电以及整机硬件与软件的功耗控制息息相关。新增项目通过网络播放 NAS 上的 4K H.265 HDR 视频:这个项目一般代表的是播放高画质视频源时整个系统的解码能力和功耗控制水平。

从结果来看,MateBook 13 2020 的整机功耗控制表现较为严格,也不存在乱七八糟的预装软件,所以在本地视频播放这样的轻度使用之中可以达到超过 12 个小时以上的续航。而在模拟 Office 以及复杂负载的现代办公程序测试中,MateBook 13也可以保证 7~8 小时左右的使用时间,因此 MDT 认为它的可靠续航时间基本也都在 6-7 小时以上。

在充电速度方面,MateBook 13 2020 更换了新的充电器,不过外观没有变化,重量也还是 160g,功率依然是 65W,因此需要 37 分钟可以从 5% 充至 50% 电量,69 分钟从 5% 充至 80%, 最终需要 1 小时 35 分钟可以从 5% 充至 95% 电量。

那么充电器的变化到底在哪呢?其实就是它不仅支持给华为 PC 通过 PD 协议供电,也能为华为 Mate 30 系列,P30 系列,Mate X 以及 Nova 5 系列提供超级快充,对于建立生态也有了更大的帮助。

总结:

MateBook 13 这一次的小改款在外观上的变化并不大,除了增加触摸屏让生态更加统一,以及把环境光传感器成功塞入寸土寸金的屏幕顶部边框让自动亮度更好用之外,也就只有机身顶盖变为 HUAWEI 字符而不是花瓣 Logo 了。

不过说实话,MateBook 13 的设计暂时也确实没有大改的必要,依然很高的屏占比,依然同价位唯一的高素质 3:2 屏幕,依然是少见的小尺寸高性能产品,MateBook 13 升级也只需要「查漏补缺」就足够了。

所以我们能看到 MateBook 13 2020 更多的变化来自内部,升级到 10 代酷睿以及 MX250, 并且首发全系都标配了 16GB 内存,在这一个 i7 跟 i5 没什么区别而且内存越来越宝贵的年代,提供 i5+16GB 版本的配置,是实打实为用户提供了更适合的选择。

这一次更新唯二可惜的,也就是接口并没有变化,就像我们去年评测的时候说的那样,如果 MateBook 13 能提供一个全功能的 USB-C 接口,那么吸引力还会大很多。

优点:

同价位唯一 3:2 屏幕更适合工作,拥有 2160*1400 分辨率,显色鲜艳拥有一碰传和多屏协同,能很好的和华为手机互通互联提供了 i5 + 16GB 版本,而且价格并不高13 英寸轻薄产品中拥有突出性能表现噪音的频率分布很理想,没有异音出现

缺点

依然没有全功能的 USB-C 接口默认情况下屏幕有些偏绿单独 CPU 负载的时候还可以更激进一些

适用人群与推荐配置:

MateBook 13 2020 很适合那些追求小巧便携,主要用笔记本进行日常办公以及稍有性能需求工作的消费者,它的配置特别是16GB 双通道内存,能让我们同时打开很多程序。

MX250 的加入让它在面对 PS 或者其他有基础独立显卡需求的程序时表现更好,玩一些要求不高的游戏也都可以升任。

目前 MateBook 13 2020 一共有两个版本,区别只在于处理器:

i5-10210U + 16GB 内存 + MX250 独立显卡,售价 5999

i7-10510U + 16GB 内存 + MX250 独立显卡,售价 6999

我们的推荐其实已经很明显了,由于i7-10510U并不会带来明显的性能提升,而且i5也有16GB内存,那么自然是推荐i5版本,便宜1000块用起来跟i7没区别,何乐而不为呢?

*目前首发预约可以减 100 人民币,而且还送扩展坞。

Mobile Device Talks 泛科技的炉边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