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50%的年轻人自发加入“下流社会”,拒绝劳动的背后谁之过?

今天,微思想跟大家分享一段关于日本社会阶层变化的历史。在如今这样的特殊时期,如果您自我隔离在家不知道做什么,可以耐心看一看这篇文,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触动。


前阵子网上很多人都在探讨,日本的社会阶层是不是越来越固化了。

这说的没错。日本的上层社会的确是固化的,我们看今天的日本政治,会发现大部分身居要职的政治家是世袭议员。

日本的下层社会也是固化的。如果你不幸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那你注定不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甚至根本没机会和条件上学。

长大后,你在社会上将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以临时工的身份讨生活,年老后多数成为独居老人穷困潦倒。

在日本,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社会,都有着明显的区分标准。你混的好,混的不好都一目了然。

但中层是没有标准的。

比如有人问你:目前生活怎么样?大部分时候你会回答:凑活吧,一般般。这种不好不坏的生活就是所谓的中层,没有固定的标准去评价。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轰动网络的消息,标题是:《啃老30年,父母去世后,日本56岁男子饿死家中!》

单看题目,很多人就已经震惊了吧,小时候的寓言故事《懒人吃饼》竟然在如今的社会真真实实地上演了!

可当你深入日本社会内部,却会发现,这并不是简单的懒惰个例,而是有着更深的社会成因。

日本作家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一书中,为我们揭示了日本社会的这种危险的趋势。

这还要从日本的战后说起:


01 昭和初代

在日本天皇裕仁执政的早期,也就是1926年到1934年出生的日本人,被称为昭和初代

。昭和,是裕仁在位的年号。

20世纪50年代,昭和初代的人长大了。

那时,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战败的日本开始谋求在新世界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多种经济刺激手段并举,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为自民党一党执政,1956年,日本更是成功申请加入了联合国。

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原来那些掌握大量财富的特权阶层被拆分打碎,社会财富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昭和初代的人开始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相信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他们变得刻苦而有韧劲。在那个时代,一件廉价的西服就可以开启他们去追求更好生活的大门。

正是昭和初代的人们“就要功夫深,绝不家里蹲”的干劲儿,创造了日本所谓的“经济奇迹”。

1955年到1960年,日本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0%。到了80年代,日本国民所得甚至超越了美国,这批昭和初代的人,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

对于昭和初代的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作家渡边淳一。

当时,他的一本书《钝感力》卖的很火。

书中有句经典的话叫:“一旦下了决心,就要无视周围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语,毅然决然地进行!”

他告诉大家:我们不要那么敏感,要有延迟满足、延迟痛苦的能力。敦敦实实获得傻傻的幸福。

这就是那个时代给与人的精神力量。

据三浦展统计:在19世纪50年代,日本上层社会占比为3.6%,中层社会37%,下层社会49%。


02 团块世代

1945年到1952年出生的孩子,是日本战后婴儿潮出生的第一代,这批人被称为团块世代

那时,日本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力图实现日本经济的全面腾飞。谁知,得益于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日本国民的勤奋劳动、企业大力采用新技术,日本提前6年就实现了“倍增计划”。

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长大的团块世代,变得非常敢于冒险,也非常有个性。

70~80年代,团块世代成年。此时的日本大学毕业生工资与20年前相比,提高了近4倍,员工工资以每年10%的速度大幅增加。

企业管理者与一般员工、行业之间、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公务员与民间企业之间,尽管工资仍有差距,但一直努力保持着平均主义

的倾向。

尽管当时的社会竞争压力非常残酷,但只要敢于拼搏,依然可以创造奇迹。

所以,那时的日本进入了这样一个状态:越是贫穷的人,越拥有更多的期望。

据日本总理府的《关于国民生活的舆论调查统计》,1970年以后,回答自己是“中层阶层”的人达到了90%!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那时,日本的总人口突破1亿,90%的比例意味着:日本自此建成了“一亿人口总中流”的社会。

最能代表团战世代的人就是日本导演北野武。

做过司机、搞笑艺人、导演、演员、作家并经历过车祸面瘫的北野武,年过70仍旧没有停止创作。

“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滚烫的人生!”北野武的这句话,早已充分诠释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心中不灭的火花。


新人类

时间来到了1996年-2004年,昭和初代的孩子们长大了。这一波出生于1960-1968年的人,称之为:新人类。

经历了日本经济大复苏的新人类,跟他们的父辈截然相反,他们对

高端的、奢侈的、品牌的东西有着从未有过的热情。在新人类时期的男性,有17%的人属于白领精英。

这个数据什么意思?就是处于中层或中下层的白领,在新人类这个时代,产生了提升自己阶层的意识。

通过成为一个精英化的人,让自己上流化。

三浦展经过统计,发现此时日本的上层社会占比达到了10.3%,中层社会占比52.8%,下层社会占33.6%。

相比团块世代的人们,此时的中层社会人数占比悄悄地缩小了。

仔细分析大家就会知道,在新人类刚刚形成消费观念的时期,日本却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破灭,社会大量的帐面资产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化为乌有。

1992年时,日本经济已经下行到最低谷。那么,这一批年轻人经历了一波幻灭。

所以,他们的世界观到底时什么样子?我们没有感受过,很难去描述。

不过有一个人:伊藤润二,或许可以让你窥探一下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

伊藤润二是惊悚漫画作家,在他的画里,开始都是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所见,你不会感到威胁,但渐渐事情变得有些脱离常规,所有的眉梢眼角都透露着阴谋诡计,你假设猜想,又忙不迭推翻,然而结局却不论你如何挣扎,终究直奔而来,一切早已成定局。

或许,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助感,已经开始蔓延。


团块次代

进入21世纪,团块世代的孩子们也长大了,据三浦展的研究,他将1973年到1980年出生的这一代被成为团块次代

值得一提的是,团块次代的父辈在他们整个成长经历过程中,大部分都已经身居要职,或相对的处在收入的最佳状态。因此,这些人30岁之前的消费观念非常超前。

生长条件安逸,周围贫富差距不明显,成长条件相对良好,所以团块次代很容易松松垮垮的生活。

然而30岁之后,经过了比较舒服的成长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团块次代的人们进入社会之后,看到的却是一个和父辈截然不同的世界:贫富分化拉大,阶层固化,经济下行明显。

他们感受不到努力奋斗带来的正面成果,唯一感觉到的,只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在不断减少,曾经拥有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难以维持。

这导致他们对自己的阶层意识进一步的跌落。


在对团块次代的自我认知调查中,有48%的人认为自己处于下流。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半的年轻人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这个时候,“阶层下滑“已经从经济指标渗透到了人的自我认知,从数据进入了日常。

服装品牌”优衣库“迅速走红,成为日本社会下层化的一个隐喻。

”辛辛苦苦力争上流,却很可能争不出来,所以,懒得力争上流了,再到后来,结婚都懒得结了,孩子也懒得生了。每天做公交、打游戏,穿价格低廉的优衣库,不是很好么?“

这就是日本团块次代的主流想法。

最能代表这种心里的就是作家乙一。

乙一17岁的成名作叫《夏天、烟火,我的尸体》。

他把日常生活写的那么残酷而又真实,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明明背景是和平年代,而日本的犯罪率也不是很高,所以除了作者对自己深深的自我否定,我真的想不出来这些灵感是来自于哪里。


全面进入下层社会

自此,作者三浦展认为,日本已经真正的进入了下层社会。

在这个世代,除了中层阶层受到经济的客观原因导致被动下层化外,年轻一代也源源不断自发加入下流社会。

人们的自我意识形态滑落,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等待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的低下”。

在这样的社会下,人们的标配是:5P。

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手机(Phone)

游戏机(Play station)

瓶装饮料(Pet bottle)

薯片(

Potato chips)

如果您读过《娱乐至死》这本书,再结合这些现象,你就会发现,出大问题了!

我们不再生产了!我们的生活进入了全面消费时代!

时间上的消费,物质上的消费,生理上的消费。

作者三浦展借用日本社会学家铃木谦介一个颇为冷峻的说法叫“嘉年华社会”。

大众一方面沉浸于因瞬间的激动产生的内在幸福状态(嘉年华式的狂欢),另一方面又再客观上存在着“被榨取,最后被抛弃”的危险性,将又唱又跳当成展现自我来享受的下流阶层。


亲爱的读者,当你读到这里,想到了什么?

三浦展描述的团块次代现象,是不是或多或少让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虽然我们的社会与日本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逐娱乐,“丧文化”盛行,不婚主义,丁克家庭比比皆是。

我们正一点点向全面消费的时代滑落!

尽管我们不能去评价任何一种现象,但我们却可以看到危机!

当我们的生产能力萎缩,同时消费需求增大,我们该怎样去填补这个虚妄的无底洞?

写在最后: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这些出身平庸的人,被精英的广告影响着消费理念,手握贬值的学位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拿着缩水的工资盘算着不断升高的物价。

确实,普普通通的生活确实越来越难了。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叫“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人活在世上,被榨取其实也意味着被需要,所以本身没有那么消极。

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只能依赖于各种娱乐活动,使自己越来越陷入一个被动的状态,为自己缩小的世界建了一堵围墙,以为圈起来就是乐园,那么,其实当你走出围墙就会发现,那面墙上写满了傻瓜二字!


要知道已经一百多斤的你,已经坐不下稚嫩的婴儿摇摇车了,你需要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一张成人票!

在这个物竞天择的世界里,没有人可以许诺你一个安逸美好的未来。所有的幸福都要靠自己去争取,所有的期待都要靠双手去实现!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使命,找到可以将自己的命寄托在那儿的东西!

我们得保留心底里的那点劲儿,因为那是我们活着、拼搏着所需要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触动了,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既然你从我的世界路过,那么,请你关注我,我们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