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析:《天龍八部》是出自佛經嗎?“天龍八部”具體指什麼?

金庸的經典小說《天龍八部》,自拍成了電視劇後,風靡全國。這部電視劇同時也伴隨著一代代中國孩子,度過了美好的童年。這部劇除了有精彩的武打畫面,同時還包含著深厚的哲學和佛教文化你知道嗎?接下來筆者就這部小說(電視劇)的佛教內涵同大家共同討論。如果您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在文末留言哦!

小說名字為什麼叫“天龍八部”?

大家可能覺得好奇:為什麼不叫天龍九部和天龍十部,單單叫“天龍八部呢?”

這就要從金庸的哲學思考說起。“天龍八部”,出自佛經。佛經之中,他們是守護佛教的八類護法神,依次是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伽 ,其中以天和龍最為重要,所以成為“天龍八部”,別稱“八部眾”。

金庸之所以把自己的小說名叫“天龍八部”,是從抽象的哲學視角賦予書中人物以天龍八部的身份,其實就是反映大千世界中的世相眾生。

《天龍八部》中的主人公與佛教中的哪些神一一對應?

蕭峰對應:天神

天,梵語(Deva) ,就是天神,佛經中的天神雖然福佑長久,但也會死去。印度神話中的帝釋天、大梵天、大自在天、吉祥天,中國神話中的南天門多聞、持國、增長、廣目四大天王都屬於這個系列。小說中代表人物是蕭峰。

段譽代表:龍

龍,梵語Naga ,類似中國的“龍”,無角,司興雲佈雨,佛教神話中的龍女,屬於龍。小說中代表人物是段譽。

四大惡人代表:夜叉

夜叉,梵語Yaksa,一種或鬼或神、半鬼半神之物,行動敏捷。不過在神話中經常被描繪成惡神,其實夜叉是屬於正義一方。代表人物是四大惡人。(其實四大惡人到最後,除了雲中鶴,也都不是那麼壞)

虛竹代表:摩呼羅伽

摩呼羅伽,梵語Mahoraga,大蟒神,與天龍對應,為地行之物,是地龍,有人說他人身蛇頭。小說中代表人物是虛竹。

慕容復代表:阿修羅

阿修羅,梵語Asura,男性為醜陋的惡神,女性為妖豔的女子,性格怪異,愛鑽牛角尖,專門製造混亂,阿修羅王子常與帝釋天爭鬥,每戰必敗。小說中代表人物是慕容復。

鳩摩智代表:迦樓羅

迦樓羅,梵語Garuda,金鳥神,就是佛經中的大鵬金翅明王,如《莊子·逍遙遊》中的鯤鵬之鵬,《西遊記》中的大鵬、獅駝國三大王、佛祖的母舅,《說岳》中的岳飛(岳飛字鵬舉)。小說中代表人物是鳩摩智。

阿朱代表:乾達婆

乾達婆,梵語Gandharra(意為變幻莫測),服侍帝釋天的樂神、香神,周身馨香縈繞,是體態輕盈優美的少女,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就是她們。小說中代表人物是阿朱。

阿紫代表:緊那羅

緊那羅,梵語Kimnara,帝釋天的樂神,乾達婆奏俗樂,而緊那羅專奏法樂,貌似人而非人。小說中代表人物是阿紫。

結束語

一部經典的小說或電視劇,好的不僅僅是好看熱鬧的劇情和精彩的畫面,它過有很深很厚的文化作為支撐。這很深很厚的文化,或許就是成為經典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