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件事情,终将惊艳你的“闲居”时光

还能有如此的时光么?宅着,就是贡献。

久了,便无法心安理得,因为有压力,身体、精神、经济,都是压力。

可若不如此,几个人的不安分,则将让更多人面临更长久的“闲居”压力。

心清净,世界就清净了。于未定中,更能磨砺心志和定力。正如某名医所说:宅着,不是隔离,是战斗。



当我们无法冲锋陷阵的时候,和外界接触的方式,只剩“接收”。你决定往你的世界里,接收些什么呢?

世间纷扰,沉浸在混乱、悲观和指责中,毫无意义。不如放下,安住当下,做该做、想做的事情。我们可以:

精进专业,以待厚积薄发。

像左宗棠一样,当初他会试屡次不第,闲居在家并不泄气,而是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为后来出山平乱打下基础。

兵家鼻祖姜子牙,70岁前一直做小买卖,虽贫寒而志气不灭,闲居在家,始终刻苦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治国安邦之道。

你的方向在哪?你还有何不足?此刻,你可以做什么?



看几本书,遨游广阔天地。

杨绛说:“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

“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轶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

读书绝非叫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在杨绛看来,“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

感叹局促一隅的你、总说没时间读书的你,此刻,柜子上、手机里,有多少书在等你开启?



泡一壶茶,观照人生百态。

注水温壶、投茶入壶、出汤入杯,淅沥水声和器皿碰撞的声响…在微微的动中,你静下心来,听到茶席上不同的情绪,隐约着藏匿的心思。

茶在冲泡翻滚的过程,是否像这跌宕的人生?

一杯茶究竟能温热多久,人走便真的茶凉么?

从最初贪恋饮茶的惬意舒适,慢慢地,感受一种精致、诗意的生活方式,逐渐,在茶香中参到自然的真味、生命的不易、人性的可贵…

这一刻,喧嚣远离,内心宁静。身外无物,心外无物。



我们可以赏画。从看它画得像不像,到看懂构图和颜色、看到笔触和运笔,最终看到了年代、情怀和故事。

我们可以侍花。院落窗台的几盆花,是家的一抹亮色。侍弄花草,轻轻捧、细细浇,内心自然回归柔软。

甚至,我们可以欣赏一次日出一场月落,记录壮丽或清淡的影像;听一段雨声,越是凄冷,越能感受室内的温暖美好。

在一物一事中体会,静享难得的慢生活。

在和人交流中修行,看到每个人的不易,拥有更多的体谅和爱的力量。

往后余生,你会为这一段时光中的自己,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