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不满美撕毁中导条约,引发地区形势剧烈地震,或招来凶狠报复

《中导条约》又被称为《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它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会晤后签署,是维持战略平衡的天秤。《中导条约》对双方都进行了限制,包括禁止双方试验、生产和部署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并销毁射程在500至1000公里的短程导弹和射程在1000至5500公里的中程导弹。应该说,在冷战时期,这个协议的签署是具有划时代性的。它代表了美国与苏联终于可以理性的看待军备竞赛这件事,避免了世界走向愈演愈烈的危机。



而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又接过了旗帜,仍旧与美国共同遵守这个条约。可没想到的是,由于双方在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射程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美国坚持认为这款导弹违反了《中导条约》的规定限制,并要求俄罗斯将其销毁。不过这个要求还是没能让俄罗斯接受,毕竟俄罗斯不可能自毁长城。而在此后,失去耐心的美国就此退出了《中导条约》,并试射了中程导弹,这也点燃了俄罗斯长期压抑的怒火,俄罗斯认为美国定然很早就开始了中程导弹的研制,而退出条约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松绑,进而研制威力更大的中程导弹。



说到《中导条约》对美俄两国的束缚,毫无疑问是真实存在的,但美国退出《中导条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地,那就是挑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对峙,让欧洲更加坚定地依靠自己,顺从自己对俄罗斯施压。这个计划不可谓不毒辣,尤其是俄罗斯和欧洲这几年来在能源贸易方面还有往来,《中导条约》的失效将令欧洲更加感到恐惧仿徨,在历史上苏联给欧洲留下的阴影是挥之不去的,俄罗斯又是苏联的继承者,在欧洲看来就是敌人。



《中导条约》主要限制的是陆基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恰好俄罗斯在这方面又是强项。若是失效的话那对欧洲来说当然是糟糕的。就在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北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讲话,北约这个组织说话还是很有份量的,好歹也是世界第一大军事组织嘛。据悉,斯托尔滕贝格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记者会上对外声称,《中导条约》失效是个很不好的消极现象,但它却凸显了北约这个组织的重要作用,展示了北约成员国在这个问题的力量与团结。



斯托尔滕贝格这样说显然是为了向外界说明北约组织并没有如传言所说的那样同床异梦,毕竟对于《中导条约》,北约组织成员国的想法都是一致的,谁也不希望俄罗斯摆脱束缚,在边境部署更多的中近程弹道导弹,那样的话欧洲地区将面临更大的威胁。不得不说,欧洲也真的是太倒霉了,最重要的盟友美国,还背后捅了一刀子,在多数北约国家普遍缺少反导拦截系统的情况下,要想应对俄罗斯的中程弹道导弹,恐怕会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