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疫情下的上海,自律理性,為何可以做的這麼好?


昨天的上海下午開始變天,我卻暗自慶幸,不用再萬米迢迢的去超市大采購了。


因為我的中國好發小給我順豐一箱意麵和一包口罩過來。
情況大家都知道,戰疫期間,一切原本尋常的出行,購物都變得極為慎重起來,無事不輕易出門。
上海這座繁華的都市,難得露出她少見的一面,偌大的外灘,乾淨而空蕩。
昔日熱鬧的街道,公園,廣場及各大娛樂場所已經響應政府的號召,實行關閉。
地鐵不再人滿為患,幾乎每節車廂都很空,都在不約而同的選擇錯峰出行。
以前總是感嘆說,要想著感受安靜的上海,一定要選擇在黎明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微光中的上海,沒有車水龍馬,沒有熙熙攘攘的人流,美的那麼清靜朦朧。
一旦太陽昇起時候,便是行色匆忙的人來人往,恢復這個城市原本的快節奏。
卻沒想到這一天的到來,會是這樣的情況。偶爾要出門採購,面對近乎無人的街道,寂寥的的路燈,這景象太不習慣。就像慣常的生活,忽然被按下暫停鍵一樣。
昔日無比熱鬧的南京路步行街,儘管依然霓虹閃爍,遊人卻是少了很多很多。即使有出門的也依然帶著口罩,人與人之間適當的保持一定的距離。
我們的好公僕,執法人員依然在寒風中堅守自己的崗位。有人不大理解上海人為何能夠如此自律和理性,因為大部分的他們都很自覺的遵循著一種遊戲規則,那就是契約精神。
南京路上的商店櫥窗裡依然營造出溫馨的氣氛,就算整個城市都被疫情籠罩,但還有亮光溫暖著我們。
上海往日最熱鬧的地方豫園也靜悄悄的。
走近一看,老街商鋪幾乎都關門了。但依然能看出是精心佈置過的。
疫情之下,眾生同心。期待能在春暖花開的時候解除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