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军人担当(二)

周强强,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队,现任马河乡周蔺村监委会主任。新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周强强主动联系团县委加入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并组织基层党员、青年加入志愿者协会,积极工作为群众负责。

作为村干部的他,从1月26日开始,忙前忙后,从没停息。详细统计外出返乡人员名单,以家访的形式提醒外来人员在家隔离,做好村民及个人防控安全。在接到村民们生活用品用完的反应后,经周蔺村村支书向上级领导请示后,成立由周强强等人组成的周蔺村应急保障队,前往盐官镇为村民采购生活用品,避免群众断粮和外出接触,给村民们的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他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中共党员,我有义务冲锋在前,虽不能在前线与病魔进行斗争,但在基层,在村民最需要的地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好防控工作,责无旁贷”。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更好的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与责任。


蔺浩浩,礼县马河乡周蔺村人,定向培养士官生。在全国肺炎疫情严峻之际,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觉主动向村党支部申请,加入了村党支部建立的志愿者疫情监测点,同时主动联系县团委,加入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此期间, 蔺浩浩积极配合领导安排,进行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对来往车辆详细登记注册,消毒,并加入了村上成立的生活物资应急保障队,多次为村民去盐官集市购买生活必须品等,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保障。


他现在作为一名火箭军定向培养士官生,他时时刻刻都在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四有军人"的标准,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体现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正是学校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刻苦训练培养了他,在疫情期间,表现的非常出色,因此面对任何困境下,都会有迎难而上,不懈奋斗的精神品质支撑,使他能够尽职尽责的工作。

年底即将入伍的他表示:“在疫情防控工作紧要关头,一定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困难总会过去的。去了部队也将会好好努力,不负家乡和父母期望以及学校的培养,在部队认真学习专业技术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青春年华!同时为家乡人争光!”


蔺宽余,马河乡周蔺村人,现服役于西藏某合成旅。在他休假期间,主动加入本村疫情防控工作。利用自己短暂的假期条件,在监测点进行24小时轮流值班,对来往车辆进行登记,消毒,对不符合通行车辆进行劝退工作,并为监测点捐助了现金一百元。在工作期间,他积极主动的为他人分担重任,敢为人先,给他人讲述如何防护病毒的措施,提升了村民对于决胜病毒的信心和期盼,尽管监测点条件差,他从不叫苦,不喊累,真的体现了一名真正的人民子弟兵的风范。



他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军人,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要积极带头配合监测点的工作,在困难面前永远不低头,不退缩,用实际行动体现一名军人的担当与责任。回到部队后,我将不忘初心,不负重托,更加刻苦的训练,学习专业技术,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蔺奇,礼县马河乡周蔺村人,男,汉族。曾在新疆某部队服役,现是一名退伍军人,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在疫情防控中,主动坚守在一线。


防控疫情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退役军人,他积极主动向村党支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值班,每一样工作都是尽心尽责,认真对待,这也是部队培养的他,不负重托回馈家乡人民。退伍不褪色,这就是乡村热血青年的行为担当,更是当代军人的革命本色。

他说:“作为军人应该冲在前面,这是担当,也是责任。作为军人,就应该有难先上!这就是我们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情怀,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疫情就是命令。在防疫抗疫的战场上,无数的退役军人自愿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为疫情防控提供后勤保障;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又响应号召,无私奉献,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军装虽不在,本色永不改。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一群人的力量却是无穷。他们的坚守,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树立了坚定信心!什么是中国军人?疫情面前,一幅幅动人画面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