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鬼子:上海巷战,日军敢死队刚露头就被一枪干倒

打鬼子】系列连载第33期,以当年日军随军记者拍摄的照片为线索,全面讲述抗日战争14年的全过程。许多图片为第一次展示,极其珍贵。


1937年10月2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闸北商务印书馆附近的废墟中同中国军队展开决战。阵地在双方手里几度易手,为了占领阵地,日军连派两批敢死队,结果都死伤惨重。这一期展示的就是日军摄影师拍的这场血战的画面。

下图为志愿参加敢死队的大西部队一等水兵佐佐木(左)和山崎。拍完照片五六分后,佐佐木就战死了。

下图:重机关枪手从不同的角度为敢死队员提供交叉的火力掩护。

下图:在占绝对优势的火力掩护下,四名敢死队员接近了敌人(中方)的火力点。

下图:敢死队员分散奔向各自的目标。

下图:佐佐木似乎发现了敌人(中方战士)的藏身点,他准备扔手榴弹。

下图:佐佐木的手榴弹扔出去了,但同时他也倒下了。

下图:虽然此时的中国军队已经没有了重武器,也失去了统一的指挥,但所有的战士都怀着必死的决心,血战到底,这让日军感到十分棘手。图为大西部队长密切地着注着敢死队的动向,他很担心这次行动是否能成功。

不一会儿,第一批上阵的大西部队、神保队的四名敢死队员有三个人回来了,但一等水兵佐佐木始终都没消息。图为与佐佐木同行的山崎,他腹部中了一枪,但却被腹部的药盒挡住了,从而捡回了一条命。

下图:为了打探佐佐的情况,日军很快又派出了四人组成的第二批敢死队。图为第二批敢死队出发时的情形。

下图:约二十分钟后,第二批敢死队回来了。四人都受了伤,尤其是一等水兵下田,腹部受伤非常严重(第二天死亡)。

下图:一等水兵田口,他在身中一枪的情况下,还是坚持把佐佐木的尸体抢了回来。

下图:几天后,日本国内的《读卖新闻》报道了这次惨烈的战斗。他们把侵略别人的行径美化成了英雄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