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是最美逆行者


这场战疫,女性是名副其实的巾帼英雄。

截止目前,全国共有217支医疗队,25633人支援湖北,而这群逆行者中有90%以上是女性。

国有疾,民有痛,而在疾痛之时,撑死半边天的,是中国女性。

令人寒心的是,在女性靠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过人胆量,奋战在一线之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赞美。

网上关于她们的“赞美”很多,但角度却不尽人意。

大多数媒体,都喜欢博人眼球,一线女英雄们的专业似乎并不能满足记者们对于爆点的需求。

反而是护士为方便穿防护服集体把头剃光,即将临盆的护士坚持在一线奋斗,流产才10天的护士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等舍已为人的新闻层出不穷。

舍已救人固然高尚,但我们更应崇尚的是“见义智为”。

不管是即将分娩还是刚刚流产的医务人员,本就属于易感染人群,却在这时回到前线,这不免是有点悲哀的。

谁都不应该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救人、抗击病毒是她们的职责,但我们也有爱护每一条生命的责任。

对于这样伟大而危险的行为,我们要做的是劝阻,而不是为了博人眼球而一味地进行歌颂。

称赞女性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但用牺牲和煽情的泪水包装起来的赞美,并不是她们想要的,而且真正需要赞美的并不是这些可以避免的牺牲,而是她们作为医务人员的专业以及作为逆行者的勇敢。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作为非典期间的功臣之一,在面对新冠病毒时,再次出征。

因为她的果敢,作为另一大肺炎大省的浙江省,在初期就已经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在浙江省疫情好转后,李兰娟女士又带着自己的团队前往武汉驰援,为武汉人民带来希望。

李兰娟女士,再一次向我们展现了什么叫做专业。

湖南江华县医院,在防护服和隔离衣用完的情况下,女医护李芳翻出17前非典之役的战袍。

03年左肩“非典”二字还未褪色,20年右肩又写上了“新冠”。

光是这四个字,就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安全感,什么叫感人至深。

但就是这样一群人,在面对采访时说出的“生理期”三个字,都不能被打进字幕,多么愚蠢的陈旧观念。

这不是非常时期,勇敢逆行的人们应得到的待遇,我们不想看到她们明明可以剪短的头发因形式主义要被剃光,明明可以做好防护的生理期却得不到一包卫生巾……

她们站上一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她们做好身后的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的集体倡议之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选择给予这群伟大的女性真正的人文关怀。

在贵州女省长给予前线的女性的援助包裹中,贴心地准备了内衣、卫生巾、成人纸尿裤等用品。

她们是除了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外,还是勇敢专业的医生护士和院士,她们可以在岁月静好时拧不开瓶盖,同样也可以在动荡不安时为我们撑起一片天,愿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