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星际穿越》是否被过于神话

好莱坞科幻片大师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过很多经典科幻片,如《盗梦空间》、《记忆碎片》、《蝙蝠侠前传》等不仅收获了很高的票房,而且还夺得过多项奥斯卡奖,他的电影剧情一向很烧脑,今年即将最新上映的《信条》依然是一部超级烧脑科幻片,诡异的风格就像《盗梦空间》一样,值得期待。今天想要对他的另外一部重磅作品《星际穿越》发表一下小编的看法。

这部作品拍摄已经有5年了,是诺兰非常成功的电影,票房口碑双丰收,为了拍好这部电影诺兰可是做足了功课,不仅自己学习相对论等一些物理理论,还要咨询有关方面的专家共同协助拍摄,足见他是一位非常严谨而又不盲目追求票房的科幻电影大师,这与国内的许多片面的追求短时间票房的导演和制片人来讲有很大的不同。

让我们重温一下大概剧情。电影一开始就介绍了地球上的状况,人口增多环境恶化已不适应在地球上生存,人类必须寻找新的家园。科学家们在土星附近观测并找到了一个虫洞,先后派出了十二名宇航员穿越虫洞去十二个可能适应人类生存的星球,在无法返回地球的情况下最终只有三个人传回了数据。航天局的科学家们找到了航天员库伯,他在与女儿告别后,便带着希望去了这三个传回数据的星球,其中发生了很多事情需要仔细观看才能明白,最终库柏回到空间站与自己女儿相见。很感人的一部科幻片,有很多观众把这部电影称之为历史最强科幻片似乎一点都不为过。但这部电影有很多情节还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科学家们观测到并且穿越了“虫洞”。其实虫洞到现在科学家还没有观测到,也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没有有力证据证明它的存在,更何况出现在土星附近这样的可能性几乎是零。所以诺兰这个设想很大胆,但确实符合物理理论。

其次,库柏他们几个人去第一个星球,离黑洞很近的那个表面全是水的星球。不明白这颗星球离黑洞太近,质量引力太大,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很快被黑洞吞没的星球,这里时间会变慢,1小时约等于地球时间7年,由于引力过大,海啸中的水重力极大,库柏他们的飞船在海啸中居然什么事情都没有,这个情节似乎被导演忽略了,因为按照这个星球的重力,顷刻间会把飞船撕个粉碎。

最后,就是黑洞中展现的温和奇点,展现出的五维空间,时光可以倒流。一直不明白黑洞中存在这样的奇点么?拥有无限大引力的黑洞会把东西撕个粉碎的可能要远远大于奇点存在的可能。五维空间只停留在理论,没有证实,要知道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只不过是四维空间而已(三个维度加一个时间),因此,最后这个桥段更像神学,更像对爱因斯坦和伊萨克·牛顿的致敬!摩尔斯电码通过五维空间可以传回地球,光无法逃离黑洞,那么电讯号就可以逃出来?还是里面本身可以穿越时空,看见过去,这个桥段始终无法理解。

所以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拍摄难度极高,但也有部分桥段感觉有点神话。但我觉得电影中营造的时空观还是很精彩的。库柏和女儿相差36岁,48岁离开女儿上太空,在太空里傲游了76年(地球时间),其实在宇宙中他只不过傲游了2年多而已,回到空间站见到自己的女儿已经88岁,而自己都124岁了。实际上库柏在太空中也只不过老了2岁而已。最后50岁的父亲见到了88岁女儿一幕真的有落泪,原来永恒不变的是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