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功夫》|看周星驰对中国功夫的另类演绎

在周星驰之前,中国人并不了解喜剧电影,更没有“无厘头”这个词。人们知道美国的卓别林是著名的喜剧演员,还有憨豆先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已经有了黑白电视,电视台就经常播放卓别林的影视作品。黑白背景下,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来都不舍得离手的拐杖,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滑稽”的动作让人忍不住发笑,甚至模仿,无声的画面是欢声和笑语。

憨豆先生的笑点来源于日常生活,那种笨拙、弱智、执着、爱攀比的特点,加上呆萌的表情动作,瞬间让人开怀大笑。这是一种自嘲式的幽默,憨豆把英国式的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算“用卓别林方式演戏的英国金凯瑞”。

世界上最出名的喜剧演员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英国人。中国因为出现了一个周星驰,而在喜剧上占领了一席之地。让中国式的搞笑喜剧电影走向世界,并被海内外人员广泛接受,周星驰本人,更被誉为中国的卓别林。

《喜剧之王》经典剧照

“坚守”、“创新”传统文化的另类演绎

星爷还是一个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比如《唐伯虎点秋香》、《少林足球》、《大话西游》等,他尊重历史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演绎方式重现历史。只是让观众感觉到轻快愉快,不再感到沉重,没有那种严肃、沉闷的感觉。

中国的动作片通常充满严肃而虔诚的色彩,然而周星驰却和这种严肃流派背道而驰。他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观众,电影艺术不仅仅表现高贵和牺牲,搞笑也是它的传统之一(《纽约时报》影评人司考特评)。

人文情怀,武侠情怀,独特的搞怪艺术。自成一派,开启了喜剧新风尚。美国有憨豆先生,中国有周星驰,继周星驰之后,国内有一个徐峥、王宝强演的电影也有点搞笑的意味。却总不及星爷的电影,有内涵有笑点、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真让人百看不厌。每看一遍都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思想情怀,每看一遍,就更了解星爷的内心,更懂他深藏着的情怀。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这些出在武侠小说里的经典句子,星爷用在他的电影里却一定不突兀,他扔一个炮仗,说着那句台词,却让人觉得很和谐,瞬间让人笑起来了。

《功夫》能够获得金像奖最佳影片,不仅仅是摄影、特效、音乐做得好,更重要的是“武功”。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功夫电影,凝结了太多传统的武术。而这些江湖纷争、高手过招,全部发生在最底层的人民生活里,充满烟火味。这里有感人的亲情和又情,更有相互帮助的热心邻居,没事的时候小打小闹,有事的时候他们都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他们只是一些普通人,只想安安分分活下去。

这像极了中国的宗族文化,也融合了侠义精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身上有武功的人,知道要守护一方平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如来神掌”、“狮吼功”、“蛤蟆功”这些顶级的武功秘籍,却在一个半小时多一点的电影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邪不胜正,十恶不赦的人也会因为一句话认输而改邪归正。

《功夫》的背后,是星爷对于武侠小说的热爱,更是对于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那种含蓄有充满力量的情感,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风波过后的岁月静好,是最让人感动的,那种藏于心,不露于形的侠之气概,最令人折服。

影片到这里的时候,就会发现谁都不是赢的那个人,也没有永远的赢家。赢尽天下人又如何,还不是一无所有。输了全世界,最后发现身边一直有人在陪伴,那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内心情感丰富的人,却沉默寡言,为何他的电影可以让每个人开怀大笑?

一个有感情的人,当看到身边的人有生命危险时,首先是想到保全自己,不惹祸上身。但又有一个声音让我们主动出击,救苦救难。他们忍受着双重折磨,本能反应是自保,善良的本性又促使他们不能见死不救,即使后果很严重。

这种正气最具魅力就在于此,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取义。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也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这种武侠精神,因为太过于夸张,还披上了搞笑的外衣,没有多次观看和深入思考,无法体会到背后的深情,和赤子之心。我在反复刷了三遍这部电影之后,才惊叹周星驰不仅是一个喜剧天才,更是擅于体现人文情怀的导演和编剧。他的电影,咋一看乐呵呵的,再一看若有所思,第三次就完全被他的电影和他这个人征服。原来他的电影也擅长欺骗,骗你开心,实则是在讽刺,是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对不喜欢、讨厌的人和事说不。

他在电影里的自嘲自黑,堕落,各种搞怪,不过是演出最真实的自己。因为,在戏里他可以无所顾忌,没有人理会那是真的还是假的。但现实中的星爷,是一个少言少语,不爱社交,没有几个朋友的人。性格孤僻,思维不是普通人的思维,聊天不再一个水平线上,不在相同频率里。很多明星演员都说周星驰这人很怪,孤僻,看不起人。其实他只是不想浪费时间在无谓的人和事上,既然大家思想语言不能沟通,那就不需要进行不必要的言语交流,做假面礼仪。这是星爷的真,也是人的难能可贵之处。

不愿意和星爷做朋友的人,会抗拒和他说话聊天,但是却不会抗拒和他一起拍戏。人,说到底还是为利益所驱动,为了金钱何以抛却很多东西。

但星爷却是因为想要拍出好东西,会全身心投入进去,为了作品的质量,往往忽略人的一些需求,情感需求。星爷的人缘非常差,但他的电影哪一部不是质量的保证,一直引领票房,叫好又卖座。伟大著名导演,不是天才就是怪才。王家卫是属于天才一类,李安属于人才(努力换来的),周星驰属于怪才,同时也是天才。只有他才能拍出周氏风格的喜剧电影,他靠跑龙套、替身演员、到主角,再到导演。他用尽全力,用一点一滴的泪水和汗水奋斗出来的。同时他本身就具有这种搞怪的天赋。王晶导演说,他第一次看到周星驰的时候,就觉得这会是个巨星,全身都散发着亮光。

一个人身上的气质是骗不了人的,也掩饰不住。只能佩服王晶导演真有眼光,看人很准。多年的拼搏积累,在时间的酝酿下,周星驰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那么地引人注目,散发着巨星的光芒。



《功夫》是周星驰亲自主演,导演、编剧、监制一手操办。这是星爷最成功、拍得最好的作品。虽然这部戏没有拿到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却拿下了最佳电影奖。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剪辑,最佳音响、视觉奖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星爷却用不可思议的故事激励我们守护梦想

这部影片可算是星爷的自传体电影,剧里面的名字也叫星仔,星仔就是星爷早期的昵称,还没成为大明星时。整个故事,都充满着星爷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特别是里面细腻的情感,细节处体现了人物心理变化。这种变化,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只有经历过这些,才能那么深刻地展现出来。我想,星爷是致敬那个一路走来的自己,他把自己的真情都流露在这部电影里,可以说是以他自己为原型打造的。

阿星小的时候,本来是要拿着钱去交学费上学读书的,但当他听到自己可以拯救世界,维护世界和平,锄强扶弱的时候,他却用上学的钱买了那本武功秘籍。当其他小朋友都在嬉笑打闹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坐在那里翻看武功秘籍。他天真地听从老爷爷的话,每天刻苦照着书本练功,当他觉得自己练了这么久学有所成的时候,可以帮助别人的时候,他奋不顾身地冲出去了。

几个大男孩欺负一个哑巴小妹妹,抢她的棒棒糖吃。阿星大喊一声:“放开那女孩!”这是多么英雄的壮举,至少在被欺负的女孩眼里,此刻他就是大英雄。

但他没想到的是,原来他连几个小混混也打不过,失败者总是要遭受胜利者的侮辱和嘲笑。打不过就打不过,最可恨的就是心灵上的刺伤。那几个小混混看到小阿星怀里掉出来的《如来神掌》,哄然大笑,都在嘲笑在他是一个傻子,居然会相信有这样的武功秘籍,还妄想打败他们。那几个小混混狠狠地羞辱他,朝他撒尿,骂他是傻子,仰天大笑着离去。

剩下阿星在悲愤地流眼泪,他恨自己,同时恨上了这个世界。那个被欺负的哑巴小女孩可怜兮兮地看着他,跑过去把手里的棒棒糖送给阿星。

阿星因为受到极大的侮辱,恨自己没用,也恨那几个小混混,因为他们骂他傻子,侮辱他。同时他也恨那个女孩,恨她看到自己狼狈的模样。他愤怒地夺过棒棒糖,用力地摔在地上就跑掉了。只剩下小女孩呆呆地站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阿星虽然流着泪,眼里却充满恨意和愤怒,老天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他弱小的自尊无处安放。满怀积极的热情,想要做一个正义、为国家过人民的好汉子,却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被摧毁了。他失去自信,不相信正义和善良,他不要做一个好人,他要成为一个坏人。

就是这样本性善良的人,从此披上了伪装,不再去做内心想要的事。他要做他不想做的事,因为他再也不想被人嘲笑,不想让人觉得他愚蠢。没有天生的坏人,不过是因为某些事故,而被迫脱离本性的自我。他意识到好人没好报,他要做一个坏人。

人生哲理——没有天生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就像校园霸凌里来说,那些小混混,不好好上学,爱搞破坏飞学生来说,大体也如此。人刚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随着时间的累积,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也在慢慢学会很多东西。有些是主动学会的,有些则是被动接受的。白纸不再是白纸,上面绘满了各种色彩,还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窟窿。

有些孩子明明很喜欢学习,但在经常被骂不认真学习之后,就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你觉得我不爱学习,那我不爱学习;你觉得我调皮捣蛋,那我就做混世魔王。大人总是不分不分青红皂白就胡乱责怪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灵就发生变化。他在潜移默化地被动接受原本不属于他的事,然后主动去做这样的事。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天使,可不是每个天使都有好的父母,有好的家庭。社会这个大染缸,总是有着千奇百怪的事发生,也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孩子的心灵犹为脆弱敏感,一旦破损,难以恢复。一步错,步步错,余生都是怨和恨。

装狠很累的。一个人明明很善良,却要假装恶人,想狠却又狠不下心来,又不想做最真实的自己,因为那个真实的自己实在太没用。他会被人嘲笑傻,会被小混混欺负,会受尽社会的折磨。最重要的是,心灵承受的痛苦,无法诉说,没人懂。

年轻人,行差踏错总会有的,能够悬崖勒马还有得救。一个善良的人,再怎么装恶人,也做不出来真正的坏事。反而会在真正的危险关头,挺身而出,维护正义。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显山不露水,武林高手在民间。

星爷出品,必属精品。他的电影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看,不管看过多少次,每次都能让你重新定义,有新的收获。能够经得起反复观摩,经典永流传。

《功夫》花费三年时间以及几千万元的资金没有白费,与好莱坞相比毫不逊色。层出不穷的神奇武功经过翻新后,涣然一新的出现在影片中,让人过足眼瘾;奇思妙想的点子,天马行空的形象,让人应接不暇。许多细节可以感受到周星驰的良苦用心,每个演员也仿佛都是为了角色而来,各自特点分明,将漫画人物般的喜剧效果展现得淋漓尽致。

金庸先生评:周星驰的片子拍得好,保护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