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欠薪、裁員、全員銷售,優勝教育激進自救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韓冰


疫情“黑天鵝”一出,企業現金流驟降,不少線下業態面臨生存考驗,教育機構首當其衝。

近日,教育培訓機構“優勝教育”被曝拖欠薪資,部分員工遭遇裁員。同時,有員工反饋校區要求老師轉型銷售全員賣課,提成日結,並通知週上課不超過20小時、月銷售不足120課時者將被優化或轉兼職。

據員工反映,優勝教育在2019年12月就出現了資金和運營問題。有在職或離職員工只收到12月以後部分工資,也有校區出現關店傳言、家長要求退費現象。另外,有員工指出公司長期以來分兩張卡發工資以避稅。

對此,優勝教育回應燃財經稱:“疫情期間公司在竭盡全力分批發放工資,未來會陸續補充發放;跟不上公司步伐和要求的員工會有一定的優化,疫情期間流程上可能有不規範的地方;全員銷售是很多公司使用的方法,很正常。”

優勝教育是一家成立20餘年的教育機構,主打K12領域個性化教育,在全國有1500多家門店,1.3萬餘名員工,門店有直營、加盟等形式。優勝教育創始人兼董事長陳昊在業界頗有名氣,曾在求職類節目《非你莫屬》中擔任BOSS團嘉賓,因言辭犀利引起不少人關注。

陳昊也曾在某視頻節目中提到優勝教育曾聽取諮詢公司的建議結果走了彎路,導致公司不合理擴張,遭遇重大損失。最慘的時候,陳昊賣了房子、抵押了車,回到家首先把陽臺門堵上以防跳樓。如今,優勝教育再次面臨考驗。

員工指優勝教育欠薪、裁員,要求全員銷售


“1月8日,我和另一個同事在加班,經理跟我們說,你們明天不用來了,直接找財務就可以了,”優勝教育廣州市二宮校區的教師廖老師告訴燃財經,“詢問原因時,HR說‘你是被開除的’,原因是試用期考核不達標、不服從管理。但當時我已經過了試用期一個月了,只是還沒簽合同。”

廖老師拒絕主動申請離職,主管隨即把他從校區所有的工作群裡移除。工資只發了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底薪的30%,幾百塊錢。

在燃財經加入的一個優勝維權群裡,近170餘名優勝員工自稱有欠薪、被離職、強制轉兼職崗、合同糾紛等遭遇。

優勝教育維權群裡員工備註的欠薪信息 圖 / 微信群截圖

據廖老師介紹,她所在的校區平時總部給定的脫貧線(校區成本)是23萬,總目標是46萬,疫情前他們每個月營收大約在23萬左右,1月份因為很多學生放寒假回老家,學員減少,營收僅10萬多。而且,她也早聽說所在校區要合併到其它校區。

優勝教育通知 截圖/受訪者供圖


北京九龍山校區的王玲在優勝教育工作兩年多了,據她介紹,疫情之下校區開始轉為線上上課,但她因為老家沒電腦沒網,上不了課而被辭退並踢出了工作群。

“我在疫情期間上不了課屬於不可抗力,但公司每天要求的刷題和參加線上會議我都是出勤的,我本來打算等情況穩定一點回校區拿電腦再上課,但我們部門主管在2月14日以我不上課為由讓我辦離職再轉兼職,我不同意,2月20日校長和主管就把我移出所有群了。現在還欠著我1月和2月的工資共5000多元。”王玲表示。

因疫情不能上課的老師被辭退聊天記錄 圖 / 受訪者供圖


“被裁員”的例子不在少數。優勝教育順義校區市場專員與課程顧問鄧秋雨於2019年7月入職,根據他的說法,疫情期間他被要求每天在家打150個電話賣課,“2月24日,校長跟我說公司經營情況不太好,要優化員工,讓我自己寫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未來等公司線下開了可以再重新入職。我沒有填寫,2月25日早上校長就把我移出了所有的工作群,現在打卡也打不了。”

一部分員工欠薪和被裁員,在崗員工則反饋目前優勝教育的考核機制非常嚴格,要求所有的老師轉型銷售,全員賣課,課程套餐有買10送10、買60買送60、買90送100等。

優勝教育的營銷廣告 圖 / 受訪者供圖


一週上20個小時的課,賣出120課時的課程,否則就強制離職或轉兼職,如此激進的營銷方式也引來了很多老師的不滿。

優勝教育長沙少年宮校區的老師小梅表示:“2月份校區開始轉線上課,但很多家長不願意接受,因為價錢一樣,線上課程效果不好,學校也有網課,另外家長也不願意讓學生長時間盯著手機或電腦。但校區要求我們說服家長上課,剛開始每個老師一個月消課突破0就可以,後來改成突破10、20小時,現在改成一週20小時了,否則就要被迫離職或轉兼職。”

有校區的銷售手段更為激進,當天賣課,第二天會發課程總價10%的提成到員工卡里,有日薪、週薪等激勵機制。

“校區還要求我們做營銷,一個月要新賣出120課時才能給工資。校區的說法是賣的課越多工資來得就越快,到現在我勉強上滿了20節課,新課程一節都沒賣出去。”小梅提到。

關於薪資發放問題,2月12日,優勝教育曾發佈全員信表示,公司在疫情之下制定了短期內緊急員工工資發放規則,“在保障員工基本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按期發放一定比例的工資,未能及時發放的將於今年4月份開始陸續進行補償發放。教師崗位還將獲得5%以上線上授課額外激勵。”

20年老牌教育機構,早有合同、運營糾紛


據官網介紹,優勝教育集團成立於1999年,開啟了教育行業OMO先河,融合線上教學、中心授課、到家輔導,實現從線上到線下,從校區到上門的全場景教育服務。優勝教育全國校區分為直營、代管和加盟三種類型,有1500多個校區,約1.3萬名員工。

燃財經瞭解到,在疫情之前,優勝教育就開始顯現資金和運營問題。

北京總部品牌部內容運營小宇在2019年12月主動離職,但欠著的9000多元薪資至今都沒有發。天津劉園校區的陽陽也告訴燃財經,“1月份我們的工資就沒發,1月20號左右有傳言說總部要放棄我們校區,就有家長來退費,有一次一個家長和工作人員吵架吵得很兇,校區第二天就關門了。”

到2月3日校區要線上辦公,後來陽陽才得知她和幾個態度強硬要求發工資的老師都“被離職”了,微信群和釘釘都移除了,欠著她1萬元左右的工資和幾千塊錢醫保報銷費用。

此外,維權群多位優勝教育員工表示遇到社保和合同糾紛。

優勝教育勁松校區的小雪2019年在優勝教育工作5個月,離職後才發現公司一直沒給她交社保,提交了仲裁發現自己的合同有問題,“首先,我合同的甲方不是優勝教育的主體公司優勝輝煌有限公司,而是北京宏志勝文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其次,合同顯示試用期六個月籤的是非全日制合同,合同裡迴避了試用期相關詞彙,條款裡寫著每週工作24小時,其餘都算自願加班,但事實上我們上的都是全日制的班,非全合同其實是一種兼職合同,不受勞動法完全保護。”

小雪還提到,“校區讓我們老師配合銷售賣課,自己感覺老師根本不是在上課,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消課、賣課。”還有人反饋:“校區整體特別注重銷售,如果能拉來學員就會有獎金,認真上課的老師並沒有什麼獎勵。”

優勝教育內部還存在一個現象就是“分卡”,公司要求員工在自己的工資卡之外再登記一張家人或朋友的工資卡,每月工資分兩筆分別發在兩個卡里,“說是對我們好,為了避稅。”

優勝教育工作群裡通知員工分卡 圖 / 受訪者供圖


針對員工反映的問題,燃財經致電優勝教育總部客服和城市經理求證,對方均要求留下聯繫方式,稱將會派負責人聯繫。

隨後一位自稱優勝教育法務的女士聯繫燃財經,回應了一些問題,期間她多次“提醒”燃財經,員工所言不客觀、也不全面,未經考證發佈將追究法律責任。該法務稱其回應內容經確認後可以發佈,但在與其確認內容時又表示:“今天的話僅代表我個人”。以下是主要回應內容:

有關欠薪問題:疫情期間公司在竭盡全力分批發放工資,未來可能要應對三四個月收入極少的狀況,不可能按照原來的進度發,未來會陸續補充發放。

優化問題:這中間可能有一些個例,但成千上萬的員工在跟我們一起努力。整體上公司希望儘量保留更多的戰友,讓更多人突破自己。同時,疫情期間跟不上公司的步伐和要求,創造不出價值的員工,有一定的優化是合法合理的,流程上疫情期間可能有不規範的地方,現在是艱苦的時候我們希望員工儘量配合。

全員銷售:全員銷售是很多公司使用的方法,之前公司成熟、分工細化沒有要求老師銷售,現在調整了業務模型要求全員銷售也很正常。

合同問題:我們跟員工的合同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兩種在社會福利繳納上不同,合同表述很清晰,是員工自願簽訂的,不存在問題。

創始人參加電視招聘節目受關注,曾自稱壓力大到想跳樓


公開資料顯示,優勝教育創始人、董事長陳昊,1978年出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庭,父親陳傳平是中國著名數學家、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母親唐芳瓊是中國著名科學家、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陳昊1999年涉足教育領域,研究中小學生個性化教育項目。

陳昊曾是常駐《非你莫屬》節目的BOSS團成員之一,在節目上常常懟求職者,其犀利表現引起了很多人關注。


陳昊參加《非你莫屬》節目


同時,陳昊在節目《異想天開》中也曾分享過自己的創業經歷,尤其是失敗的教訓。

他提到,2007年的時候,優勝教育一年有近2000萬利潤,當時請了諮詢公司謀求繼續做大,借鑑海外連鎖企業的經驗,沒料到吃了大虧。當時做了幾件事,第一就是去中間化,將優勝教育的5級管理體系優化掉兩級,裁掉將近1/3約500人,“整個結構就很飄了,也傷了很多員工的心,人心也更渙散了。 ”

另外優勝教育還聽從諮詢公司的建議在全國擴張上採用了核心城市打法,而沒有集中在幾片主要的地區,造成了人才配比不合理,整個模式設計偏差。第二年新開店大幅虧損,總部補貼了兩三千萬,第三年就基本開不下去了。到了2009年,公司的錢掏乾淨,陳昊個人開始賣房子、抵押車,為了面子苦撐了一段時間,後來開始陸續關店止損。

“我那時候都是打車到公司前一站下車走到公司,怕員工看到我的車沒了,等員工下班都走了再偷偷打車回家。壓力大的時候脾氣也大,有一次我一拳就把電腦打碎了。怕傷人,後來告訴助理我一發脾氣就把門關上,回家怕傷了愛人孩子,我就搬出去自己住,一住就是9年。最慘的時候,我每天一回家就拿沙發把陽臺門堵住,擔心自己跳樓。”陳昊回憶。

他坦陳自己做事有時候有點賭博的性質,覺得賠得起,把資金看成了重要資源,有一些誤區。 從低谷走出來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陳昊都走保守策略,穩步發展,即使公司運營數據非常好也不會快速拓展。

到後來公司緩過來的時候,陳昊還做了不少新項目和投資,“2012年O2O火的時候,我門推出了一個APP叫師傅到家,也就是老師上門上課,半年燒錢六七百萬。還做過國際教育虧了幾百萬,我個人投資項目花費有2億多元,有些項目可能還能收回來。”

最後他提到,創業路上要不斷學習,要小步快跑不要好高騖遠,還一定要重視團隊。

2019年,同樣是20年老牌教育機構的韋博英語陷欠薪、倒閉跑路風波,維權的家長、員工聲勢浩大,引發廣泛關注。優勝教育需要警惕陷入類似的被動局面。

疫情之下,不少企業經營中斷,不僅沒有收入,還得照常負擔房租、人力等成本,現金流危機一觸即發。為了活下去,企業只能斷臂求生、積極自救,不過,在壓縮成本、縮減人員的過程中,與員工和客戶坦誠、平等地溝通十分重要。在守法合規的前提下,爭取員工的理解和配合可以減少企業倒閉的風險。反之,倘若做不好溝通工作則有可能適得其反、加速死亡。

燃財經認為,優勝教育需要在自救的方式上更加有同理心和人情味,遭受損失的員工也應該充分理解公司的難處並積極協商解決方案。特殊時期,大家需要共克時艱。

*題圖來源於網絡。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為王玲、小宇、小梅、陽陽 、小雪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