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张兵: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大行动 建设风清气朗的美丽乡村

2018-06-07 11:16 | 指尖丽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就是乡村振兴中灵魂性的东西。要通过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大行动,打造风清气朗的美丽乡村。——张兵

6月6日下午,丽水市乡风文明建设大行动动员大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设分会场。

丽水市委书记张兵出席会议并讲话。丽水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东主持会议。丽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虞红鸣、市政协主席陈瑞商出席会议。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葛学斌作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行动”工作部署。遂昌县作了经验介绍,丽水市民政局作了表态发言。

乡风文明建设大行动抓什么、怎么抓?

一起来看看张兵怎么说……

“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张兵指出: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不能光看乡村经济强不强、农民钱袋子鼓不鼓,还要看乡村文化兴不兴盛、农民精神风貌好不好。

当前,丽水市乡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文化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群众需求,一些地方存在“聚众赌博风、封建迷信风、铺张浪费风”等陈规陋习、不良风气,迫切需要通过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认识和文化素养;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农民群众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市政府发布〔2018〕第6号通告,在全市开展婚丧喜事陋习治理,引起极大社会反响,充分说明这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必须下定决心坚决整治。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善于抓住重点、举纲带目、带动全局。”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三管齐下:强化教育引导,建设和使用好农村文化礼堂,把宣传教育做得更接地气,更加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推动核心价值观进乡镇、进村庄、进农户,做到全覆盖、全普及。强化实践养成,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评选活动,发现身边的凡人善举、“草根英雄”。强化制度保障,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村规民约,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让群众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

2.传承和弘扬耕读、慈孝文化

耕读是修身的过程,慈孝是齐家的过程,耕读慈孝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要积极传承发扬,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耕读修身。“耕”为生存持家之本,“读”为升迁济世之道。现在强调“耕”不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去种地,更是倡导做人要勤劳、要创业,不当懒汉,不去赌博,掌握一技之长;“读”就要学知识、学文化,做有知识有内涵的人。要建设一批耕读文化传承基地,重塑农村人文、生态、宜耕宜读的美好生活方式,营造大众创业、全民习礼的社会氛围。

慈孝齐家。“慈”是长辈对晚辈的呵护和关爱,“孝”是晚辈孝敬长辈。现在强调照顾好家里老人是小孝;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做个好人,让父母放心是中孝;为祖国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是大孝。要充分挖掘丽水的慈孝文化元素,打造中国慈孝文化之乡,使丽水孕育出更多的爱和希望。

3.推进移风易俗

开展移风易俗治理婚丧陋习专项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综合治理,下力气整治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不照顾赡养老人、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把党委、政府的号召变成村规民约。培育良好家风家训,开展“践行好家训”“培养好家风”活动,引导群众知家风、懂家风、重家风、晒家风、育家风。突出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新风。

4.弘扬优秀乡土文化

要保护和培育好乡村特色文化。全面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程,推广松阳“老屋拯救行动”经验,加大对古村古宅、古道古树、文化古迹的保护力度,保护和传承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要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用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乡村文化教育、引导、感化农民,提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

“乡风文明建设是民心所向的实事,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1.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担负起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为契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2.健全督考机制。把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严肃处理违反规定的党团员干部职工。

3.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要把群众组织起来,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更好符合农民意愿。

4.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要精心组织策划,拓宽宣传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乡风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