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知识经济」还能走多远?

近几年知识经济的兴起很好地促进了社会大众对知识的消费需求,从各大线下培训机构的出击,到线上各知识分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造就了一个全民学习和人人授课的局面。

一部分先涉猎的机构和个人的成功案例,激发着每个人都做知识武装钱包的梦,不少个人、团队或机构跃跃欲试,准备大举进攻目前这个红利行业。

在这个人人张口闭口就主张「知识决定未来」的时刻,倒让我想起若干年前恰恰相反的场景。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2010年左右疯传网络的一个关于「知识无用论」的段子——

张二狗是我的同学。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被人拿来作为对比的两个极端,我曾经是他的梦魇,现在他却是我的梦魇。现将我和他的人生历程列出来,再一次深刻感受风水轮流转这一永恒真理。

1、 小学入学第一天

我对老师说会背301首唐诗做100以内加减法,口齿清晰条理清楚,老师对我眉开眼 笑;

张二狗对老师的提问一问摇头三不知,神情呆滞语无伦次,老师对他暗暗皱眉。

2、小学二年级

我考试次次第一,终于在一次满分后肩膀上多了三条杠杠;

张二狗和人打架有赢有输,终于在一次大败后脸上多了三条疤疤。

3、小学三年级

期末考试我再次拿到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双一百,老爸被老师请到家长会上介绍家庭教育经验;

期末考试张二狗再次拿到语文数学两门功课总分三十,老爸被老师请进办公室聆听家庭教育经验。

4、小学四年级

领导前来视察我校,我作为少先队代表上台发言,被大家称为主席台上的模范学生。

校长宣布从严治校,张二狗作为闯祸精代表上台检讨,被大家说是站壁角的形象大使。

5、小学五年级

我的作文《一个难忘的晚上》在某次大赛中获奖,老师陪我到省城领奖并游玩了一天。

张二狗在一个难忘的晚上爬墙进入某个工厂搬运废铜,门卫陪他到派出所领奖并休养了一天。

6、升初中了

听说初中的几个班主任为抢我到自己班上而争得面红耳赤。

听说初中的几个班主任为把张二狗踢到别人班上闹得不可开交。

7、初一时

初一时,我爸在酒店设宴庆功,为我在中学生奥数中获奖请别人一起高兴。

初一时,张二狗爸在酒店设宴赔罪,为张二狗闯的祸请别人不要追究

8、初二时

初二时,我光荣地加入了学校里的团组织;

初二时,张二狗光荣地加入了学校里的痞子帮。

9、初三时

班上的班花给我写情书,情书还没到我手里就被班主任发现没收,班主任警告班花:不得妨碍我考重点高中;

张二狗给班上的胖妞如花递纸条,如花转身把纸条扔进垃圾桶,还告诫张二狗:不要妨碍她混初中文凭。

10、初中毕业了

我理所当然地进入了重点高中;

张二狗顺理成章地进入社会深造。

11、毕业那天

我们初中的门卫李大爷指着我教育大孙子:一定要像我这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才能做个受尊敬的人;

我们初中的门卫李大爷指着张二狗教育大孙子:千万不要像他这样惹是生非门门红灯,将来一定是个受鄙视的人。

12、高中三年

我做过班长团支书学生会主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拿到了一笔又一笔的奖学金;

社会三年,张二狗做过混混推销员包工头,积累了一条又一条的人脉,攒下了一笔又一笔资金。

13、黑色七月

那个黑色七月,我如愿考上省城的大学;

那个火热七月,张二狗如愿在省城注册公司。

14、大学与商海

大学里我在学海遨游创业中,

张二狗在商海搏击。

15、毕业那年与创业四年

毕业那年,优秀毕业生我进入人才市场找工作,处处碰壁后不得不把薪金要求降低。

创业四年,民营企业家张二狗进入人才市场找员工,广受追捧后不得不把学历门槛提高到硕士起点,很轻松招揽一群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感受了一夜之间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荣耀

16、

我的破永久自行车跑遍全省城,孤身一人凄凄凉凉四处寻找租住的房子;

张二狗的保时捷跑遍全省城,市长区长作陪四处寻找建二狗大厦和工业园区的地块。

17、

我手头紧张,也想学张二狗白手起家自主创业,从小商品市场批发了一大堆东东搞兼职做起了推销,几星期内亏了一大笔,暗自感慨:做生意原来这么难

张二狗闲来无事,也想进大学校门学习深造增加内涵,请教授吃饭泡校里的美眉就是没认真上课,几年内拿到了MBA学位,暗自感慨:读书原来这么简单

18、

七夕节,别人介绍的恐龙女 朋友嫌弃我没房没车没出息,和我吹灯拔蜡分道扬镳

七夕节,大学里的校花因为张二狗家大业大前程大,向他眉目传情投怀送抱

19、

七夕节,别人介绍的恐龙女朋友嫌弃偶没房没车没出息,和偶吹灯拔蜡分道扬镳

七夕节,大学里的校花因为张二狗家大业大前程大,向他眉目传情投怀送抱

20、

家门口,我哀求俗气的土包子房东缓交房费时唯唯诺诺支支吾吾,净给大学生丢脸

电视上,张二狗对着漂亮的财经频道女主持人大谈企业文化

21、

房价飞涨,我忽然发现在省城有一套房子只能是一个梦想,老爹老妈来省城看过我的租住房,回家后伤心不已

房价飞涨,张二狗把一套又一套的房子赠给各类美女,一小美女的老爹老妈来省城看过二狗赠的复式景观房,回家后得意不已

22、

春节我回家,没人理睬,我当年就读的初中,听说里面在办校庆,想去看看却被拒之门外,门卫李大爷指着我教育小孙子:不要学习这个人,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一穷二白,连自己都养不活。

春节张二狗回家,县长接驾,还参加当年就读的初中特意举办的校庆,张董在校庆上砸下巨额赞助,门卫李大爷指着张董教育小孙子:你要像主席台上的这个人学习,白手起家富甲一方,连亲戚都沾光。

23、

十几年前,老师感叹,要是所有学生都像我一样该有多好

十几年后,老师感叹,要是所有学生都像张二狗一样该有多好,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并且2013年《中国周刊》在高三学生高考比率下降、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等的背景下,发布了一个关于「知识无用论」的专题讨论。

只不过过去了五年,当年遍地的「知识无用论」演变成现在对知识的无限渴望,让人好生唏嘘。

人还是那些人,行业还是那些行业,为什么当初无人问津的知识现在反而被追捧?

那些眼红知识网红,摩拳擦掌的跟风者,不如试问下,到底那些知识网红的成功是来自个人、团队还是社会环境造就的?

我当然不否认那些成功者的天赋异禀,以及自己的辛勤耕耘,和团队的默契配合。我只是想说,知识网红的成功并不是这般简单。

用历史来审视知识经济的兴起,相对于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不能忽视当前经济环境已发生改变这个因素。

2008到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量中小出口企业关闭,沿海地区出现失业潮。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四万亿经济投资政策的出台,刺激了国内经济,使2010年GDP出现大涨。

尽管四万亿政策的功过尚有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它为国内的创业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2013年到2015年中小创的牛市就受到这个政策的影响。

记得在那时,身边和媒体上充斥着无数创业者成功的报道,国家也给予支持,当时如果有人宣布创业,身边的人大多是支持和鼓励。所以在这样一个人人创业的大环境下,「知识无用论」的出现并不奇怪。

反观现在,在去产能、去杠杆的背景下,如果有人说去创业,身边的人定会劝他慎重再慎重。

根据清科创投的数据,2016年底到2017年初的创投回报中位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这也证明了当前大环境对创业者十分不友好。

再看看身边的例子,比如房地产中介从前几年的香饽饽,变成现在中介汪的自嘲,当年盛行的「读书不如做中介」的言论也消失无踪。

现在我想试问下,究竟是行业的兴衰主宰着大众的思维,还是大众的意识确实得到了提高?

正是因为当前经济的不宽松,创业者的谨慎,催生了对个人能力提高的需求。所以知识经济不过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自发的需求,试问下早些年,「知识无用论」盛行的时候,这些知识经济的机构和网红们在哪里?不是这些机构创造了知识的渴求,而只是在经济抽水的背景下集中了知识重要性的表象而已。

另外一个大众的误区也造就了当前知识经济的火热。

很多人对知识的渴求到了崇拜的地步,以为学习了网红大V们的精华分享就掌握了人生的奥秘,命运就能逆袭。

我不是泼冷水,而是想提示下,凭什么别人的成功能够在自己身上复制,我们究竟要从那些榜样中学习什么?真的是知识么?

我打算借用下慕尼黑大学经济学教授卢德格尔·沃斯曼因的观点——

我们的研究结论表明,教育程度只有在包含认知技能时,才与经济增长有关。

在测量认知技能的情况下,教育程度与增长甚至没有显著独立的关系。

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并不是直接相关,相对的,是不是可以说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本人的能力不是直接相关呢?

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何有部分高学历、低能力的人才的现象。

所以我们到底是要追求知识本身,还是要注重对知识的认知技能的打磨?

知识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如何去消化并利用这些东西更重要,相比于营养不良,胡吃海喝造成的消化紊乱更可怕。

聊到最后,当然,中国的经济不可能固步自封,中国的创业环境不可能一直这般受到抑制。若干年后,当实业创业又变得如日中天的时候,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是谁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