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招生只打“价格战”,怪不得80%的潜在客户都流失了

​​上周笔者带孩子去公园,一上午就“收获”了十几张培训机构的传单。几乎每张传单上都会赫然醒目地印着“免费试听”“超低折扣”“秒杀课程”等字样。培训机构几乎是在无盈利甚至赔本状态下“抢生源”,然而家长和学生却并不买账。

培训机构的竞争已然走进“价格战”怪圈。

“办学越来越难了……”笔者一位陈姓朋友前些年在三四线城市办了一所美术培训学校,机构规模虽不是特别大,但经过两三年的发展,陈校长的培训机构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生源也一直趋于稳定。

但是近年,随着培训机构越来越多,陈校长机构的生源开始有所下降,很多新成立的培训机构为了招揽生源,往往会大打价格战,用超低的费用吸引家长扩充生源。

更要命的是,像新东方、好未来这样的大型培训机构也会经常推出“1元”秒杀课程、“9.9元”超值班等,将“价格战”推上风口浪尖。

陈校长说,价格战对于资本力量稳固的培训机构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他们这些中小型的培训机构却是一场生存挑战。首先是中小型培训机构的课程定价并不高盈利少,第二中小型培训机构资本不强大抗风险能力弱,无法与打价格战的机构进行周旋和抗衡。

价格战是所有培训机构校长们最痛恨的一件事情,很多中小型培训机构在面对竞争对手的价格战时往往和陈校长一样如临大敌、无所是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明明孩子免费试听了,课程折扣也打到最低,到了该缴费的时候,家长又变卦了:我还得再考虑考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是费用太高吗?是试听内容不够好吗?还是服务没跟上?

为了获得生源,培训机构也是拼了,用最优秀的老师,最低的折扣,最好的服务,却依然没能留住家长那颗挑剔的心。

在这里笔者要对校长说,不是你不够诚意,生源流失很有可能只是别家比你更便宜。

另外一个原因,是家长对于口碑、品牌一般的培训学校不信任,“你的课程为什么这么便宜?是不是师资不行?”“500元能学一学期新概念英语?后续肯定还要收费,而且收就收不少。”

暑期已然过半,“秋招”的大战即将上演,中小培训机构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求得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呢?笔者在此推荐几种简单实用又高效的招生(续费)方法,或许对校长们有所帮助:

1. 口碑营销

口碑通常包含品牌口碑和朋友介绍这两种途径。

品牌口碑顾名思义,就是冲着这个品牌来的,这样的机构很少,只有一些新东方、北大青鸟这样的机构能够做到。

朋友介绍却是很多中小培训机构招生的重要途径,可以鼓励在校学生的家长帮忙介绍,这样的方式往往特别直接,见效也快。因为是朋友介绍的,家长彼此之间有信任,不需要多长时间做决定,所以鼓励家长帮忙介绍也不失为一种招生的路径。

2. 网络渠道营销

网络招生容易操作、覆盖面广,且有着60%以上的咨询量,所以是性价比最高的宣传模式。中国有许多免费招生代理的教育网站,机构可以在上面发表一些相关的课程、开课计划等。通过这些网站可以找到自己学校的课程,有利于招生。

微信作为现下最火的移动产品,它的高分享性、广泛性和实时性,注定了它非常适合教育行业。通过口碑传播,学员和家长在发朋友圈时,就在无形之中向成百上千的学员宣传了你的机构。

同时,利用家长微信群,加强与家长沟通,实现线上的家校共育,增强与客户粘性。

3. 差异化教学

近年来K12教育、在线外教等十分火热,这说明教学模式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培养孩子的方式也越来越个性化。

所以中小机构要想发展,也要紧跟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只有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并根据大方向制定出符合机构发展的特色教学模式,打造出不同于其他机构的差异化的教学理念,机构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培训学校要不断的去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其实,不论招生方案多么新颖,优惠政策多吸引人,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才是一所培训学校的根基,根基稳固,学校才能抗住风雨,当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都足够稳固的时候,校长们还需要担心被竞争对手的价格战掣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