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心理学家:这两大实验证明了母子连心真的存在

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堂。所谓母子连心,通常是形容母亲和孩子心意相通,这里的“连心”主体是母亲,客体是孩子。遗传学认为,母子连心其实是一种现象,下面将结合发展心理学和遗传心理学理论进行解释。

情绪、认知、性格、人格、心理规律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围

我们知道,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宝宝,只能称之为胎儿。但即使是在胎儿时期,他仍然能够感知到妈妈现实中的情绪,也许妈妈有时候自己都没察觉的小情绪,胎儿却能敏感的接收。

到了分娩时刻,母体分离,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即使胎儿脱离了母体,独立存在,但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和自己的母亲在心跳方面保持同步进行。

情绪、认知、性格、人格、心理规律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围

心跳同步

在以色列,遗传心理学家曾进行过这样的实验,选取了四十多位带孩子的母亲(孩子均刚出生不到5个月),并在母子身上分别绑上了心跳探测器,反复试验后发现,三个月大的婴儿仍然能够和自己的母亲心跳实现同步化。

不仅如此,他们还让母亲做了一些情绪反应,当母亲脸上充满浓浓的爱和笑容的时候,宝宝似乎也能够感应到一样,心跳马上就变得步数一致了。

情绪、认知、性格、人格、心理规律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围

生理因子和微嵌合细胞

华盛顿大学遗传学研究中心也曾得出类似的结论,通过大脑结构分析,他们发现,在女性大脑的区域中,竟然存在她们的生理因子——男性胎儿的DNA。同时,还有一种独特的细胞——微嵌合细胞,被认为是胎儿细胞游离进入妈妈脑中的表现。研究人员一致认为生理因子和微嵌合细胞的发现,是母子连心的最好的佐证。

情绪、认知、性格、人格、心理规律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围

生活中,很多人对母子连心也是深信不疑的,比如,母亲和孩子在床上玩耍的时候,在孩子掉下床的前一刻,母亲总能感知到,并马上拉住孩子,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其实是具有预见性的,或者是孩子睡醒起来的前几秒,母亲会不知不觉的先醒来,这些难道不是母子连心的最好诠释吗?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妈妈的陈述:妈妈真是一个哭差事,从自己家的宝宝呱呱落地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操心,大部分精力给了孩子,比如孩子在晚上踢掉被子的时候,我总能及时给他盖上。而这些具有预见性的动作,似乎成了大家眼中的本能和条件反射了。

情绪、认知、性格、人格、心理规律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围

遗传心理学观点

遗传心理学界有一个观点:孩子一定要由母亲照顾,因为母亲和宝宝有着近十个月同呼吸、共命运的亲密基础,同时,母子之间存在着某种难以解释的心灵连接。只有母亲才能及时察觉孩子处境的危险和各方面的需要,和母亲在一起,孩子才能有心理层面的安全感。

同时,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在一岁半前母亲是孩子重要的代言人,而到了两岁左右,父亲才开始登上孩子教育的世界,这样综合的教育才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