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80后“第一书记”带着村民学皮影做文创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


杜亮姝,随着脱贫攻坚战在吕梁全面打响,作为一名80后女干部,她扔下年幼的孩子,毅然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2016年11月挂职成为临县碛口镇寨则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挂职两年多来,她巾帼不让须眉,为贫困村引资金引项目发展产业,多方联动拓宽就业渠道,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深得群众爱戴。|主编:刘昱|责编:张春颖|本期摄影:刘亮亮


寨则坪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共有311户,772人,其中贫困户78户。图为寨则坪村全貌。
杜亮姝车的后备箱塞满了孝义群众捐给贫困村的衣服。杜亮姝把孝义群众捐来的衣服带给贫困户闫三旦,闫三旦上有常年卧床的婆婆,下有两个没结婚的儿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85岁的贫困户郝金连紧紧拉着杜亮姝的手跟她拉家常,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杜亮姝经常去看望她,时间久了,老人经常挂念着她。
寨则坪一共311户772人,其中贫困户78户,杜亮姝挨家挨户搞调研,把自己当成了寨则坪扶贫工作的当家人。杜亮姝走访贫困户刘奋保,刘奋保通过杜亮姝担保贷款5万元用于扩大养殖,如今规模扩大了,效益也增加了。
从驻村伊始,寨则坪就成了杜亮姝的打卡地。周一进村周五回家,从未间断。杜亮姝正在与菜农聊天。她申请中彩扶贫基金82万元,用于寨则坪村灌溉工程,这些就是在灌溉土地上种植的白菜。
她往返临县孝义两地,经历过各种气候条件,车子被撞过,轮胎爆过,行程4万多公里。在扶贫的路上,她和千千万万个第一书记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她说,扶贫,我认为自己很重要。杜亮姝为寨则坪成功申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并争取资金300余万元,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都在积极开展中。

“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 2017年3月,杜亮姝牵头引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皮影,鼓动自己的老舅为村里妇女免费传授皮影技艺,结合黄河伞头文化与村民编排了《梦回碛口》皮影戏,半年来接待游客5000人以上。图为游客在孝义皮影馆欣赏皮影戏《梦回碛口》。
皮影戏学员正在演绎《梦回碛口》,经过培训,首批8名学员学成结业,皮影学员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梅花香自苦寒来,杜亮姝的扶贫成效在寨则坪一天天的变化中尽显,下班后的杜亮姝在乡镇碰到冯家会村的下乡队员,两人在楼梯上聊起了工作。
针对碛口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她牵头成立了寨则坪村布艺加工厂,开发老粗布系列枕头、布老虎等各种产品,邀请老手艺人培训村里妇女30人,并与艺人共同设计开发产品37种。图为杜亮姝在布艺加工厂,跟艺人探讨老粗布系列猪饰产品的设计事宜,为2019年猪年到来做准备。
在古镇设立了“古村文创一店”“古村文创二店”作为销售点,让村里有手艺的妇女不出家门就有收入。布艺加工厂琳琅满目的布艺产品。
销售点里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布艺品,图为游客在销售点选购精美的布艺产品。
杜亮姝在寨则坪村布艺加工厂聆听鞋垫机械操作员讲述加工进展,这里加工的鞋垫增加了很多碛口元素。
寨则坪的村民正在练习书法。杜亮姝举办的书法培训班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杜亮姝在跟乡镇脱贫工作站工作人员了解最新扶贫政策。她说第一时间了解政策,运用政策,就能比其他人更好的享受政策。在扶贫的路上,她和千千万万个第一书记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扶贫第一线,把永恒的初心献给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