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藥香,是老白茶常見的香氣,但並不是所有老白茶都有棗香

《1》

起風了,風吹枝梢,沙沙作響。

坐在窗前的榻榻米上,打開了一絲窗戶。

霎時間,冷風和清冷的空氣, 快速的飄進屋內。

攏上窗,坐在茶桌旁,放空思緒。

剛好,手邊的千葉蓋碗內,有一碗泡過7-8衝的2017白露壽眉餅。

入夜了,重新泡一衝新茶,一時喝不完,未免浪費。

取來一隻小巧的側把壺,煮上一壺茶,剛好適合。

泡開的葉底,剛一投入壺內。

伴隨著咕嚕嚕的煮茶聲,湯色快速的暈開,煮出了透亮的赤金色。

此刻,絲絲縷縷的藥香、棗香等氣息,溫暖的瀰漫在整間屋子內。

夜來風雨帶來的一室清冷,瞬時就被茶香抹平了。

細品入喉,安寧與愜意,從心底洇暈開來。

話說回來,老壽眉裡藏著的棗香與藥香,這等舒適的茶香,真是讓人心靜神閒。

《2》

先來聊藥香。

提到藥香,不少朋友會為此迷惑。

既然是藥,怎麼會是香的呢?

甚至於,部分朋友由此聯想到了,中藥材經過熬煮後,發散出來又濃又苦的氣味。

認為藥香,完全不屬於美好類型的氣息詞彙。

其實不然。

白茶裡的藥香,嗅聞起來是十分舒緩、愉悅的,具有安神解憂的療效。

藥,並非都是又苦又澀的款型。

藥香,正是一味別樣的清芬。

悠揚的藥香,藏著草木本身最美的詩意。

同時,還代表著白茶內最純真的氣息。

提到藥香,能讓人聯想到,不少傳統中藥材裡,那些很有詩意的名字。

芍藥、天麻、澤蘭、冬桑葉、川白芷……

天然植物們,默默發散著自然界最淡然悠遠的香氣。

唸叨起草木們的名字時,能夠讓人想起,在《詩經》、《楚辭》裡,它們曾經留下的身影。

早在那個屈原寫芳草美人的年代裡。

辛夷、澤蘭、芍藥、申椒、邱蘭、辟芷等等香花異草,已經形成了文字,被贊詠千年。

藥香淡遠,藏著詩意,更蘊著治癒人心的力量。

白茶經過多年時光打磨後,在酶促氧化的作用下, 茶葉內部的芳香物質,不斷的發生聚攏和陳化。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分為沉鬱悠揚的,具有安神力量的藥香。

冬天到了,天氣比較冷,寒風陣陣吹來。

這時,泡上或者煮上藥香沉沉的老白茶,特別的愜意。

在一首用中藥名稱寫成的“四季歌”裡,有這樣的句子: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提到冬日的“防風”和驅寒,又有什麼能夠比得過甘香四溢的老白茶呢?

《3》

在不少的老白茶裡,藥香常有出現。

不論是白毫銀針、白牡丹、抑或是壽眉。

又或者,不管是散茶還是餅茶。

品質正常的白茶,在得到妥當的儲存和陳化後,都會具備藥香氣息。

想來,這屬於老白茶身上,最原始天然的植物氣息。

隨著儲存時間的增加,當白茶逐漸陳化後,這股子沉穩的藥香氣息,便會越發的沉穩與厚實。

陳年的老白茶裡,雖然常有藥香的出現。

但是,不同品類的白茶,或是不同陳化階段的白茶,所具備的藥香是不大一樣的。

例如,那款命運多舛的2014牡丹王餅。

當年,在新茶的時候,它是以毫香和花香為主打牌。

現如今,經過多年的陳化後,它的茶香以濃郁的,類似當歸似的藥香為主。

濃而溫暖的藥香,沉鬱悠揚。

再伴著細幽型的蘭花香、清甜的玉米香和渾厚的稻穀香,它的茶香層次,豐富多元。

以不俗的茶香實力,彰顯著自己的身份,白牡丹裡的,王!

又比如,去年一度非常喜歡的2017五彩貢眉散茶。

那款茶,外觀芽葉模樣等級很高。

其中,大部分是一芽一、二葉的品相。

葉背和芽頭上,都有著細密的白毫。

它的茶香上,有著植物沐浴秋陽過後,分外奔放的馥郁花香。

柔柔的乾草香,悠揚沉穩的藥香,舒緩溫和。

溶在柔滑的茶湯裡,細品幾杯,喉嚨回甘處能浮現不少清涼的,淺淺的藥香。

陰冷的冬天喝上這樣,像紅菇湯般的藥香縈繞的茶湯,分外愜意。

藥香,與植物最天然、本真的氣息之間,有著緊密相連。

這類型的藥香氣韻,屬於上了年份的白茶們,共同擁有的一塊功勳章!

《4》

再來聊到棗香。

提到棗的香,對於大部分的茶友來說,並不陌生。

畢竟,在尋常生活裡,紅棗香氣常陪伴在家常光陰裡。

而白茶的棗香,就與這類型的棗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有時,它像是紅棗注水後,綿密的棗肉,煮到綻開,暖香的氣息,香飄滿室的感覺。

有時,它像剛剛出蒸屜的紅棗糕,新鮮的,熱乎乎的香,直勾勾的誘人。

也有時,它類似於咬下一口新疆灰棗,棗皮連帶著棗肉,一齊迸發出來的味道。

尋覓老白茶的棗香,可以代入不少的生活場景。

並且在這裡邊,一一的尋找。

在白茶裡,棗香屬於種溫暖、乾燥的氣息。

喝茶時,閉目聯想,能讓人聯想到不少愉悅美好的畫面。

往往,在單獨的一餅茶上,聞幹茶香氣,能聞到的棗香,並不馥郁。

只有等到,打開整箱子的茶餅,大量的芳香分子聚攏,齊齊迸發出來。

這時,我們能夠聞到的棗香,才分外的悠揚和明顯。

而經過沖泡後,品質好的,經過一定歲月打磨的壽眉餅,被沸水激發後。

不論是杯蓋上,還是湯水裡,都能嗅聞到悠揚合攏的棗香氣息。

又馥又鬱,似霧那般,聚攏成一團。

喝過幾杯茶後,呼吸吐納之間,儘可以細細的體會,溫暖棗香縈繞的舒適感。

一餅優質的,經過妥當珍藏的高山壽眉餅,所能發散出來的茶香,除了舒適的棗香外,還有著沉鬱悠揚的藥香、陳香……

這些多層次的茶香,共同形成了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5》

提到棗香,在白茶裡屬於壽眉餅的專屬。

採摘一芽三、四葉的壽眉,茶梗明顯,葉片較大。

梗葉虯髯,枝葉張揚的壽眉,一方面,雖說其貌平平,讓其模樣不討喜。

但另一方面,卻有益於這部分粗梗和大葉,為壽眉提供了豐沛的膠質和可溶性糖。

這部分獨特的豐厚內質,為棗香的孕育,提供了必要的先機。

反觀之,如果是純芽頭的白毫銀針,沒有葉片,也沒有茶梗。

那麼,在壓餅和陳化之後,不會出現棗香。

而對白牡丹來說,葉片比較嫩,茶梗比較細,比較短。

甚至於,等級比較高的牡丹王,茶梗可以忽略不計。

在這樣的芽葉造型下,也難以在壓餅和陳化後,出現棗香。

白茶的棗香,屬於珍貴的茶香類型。

它的出現,要有著不少的前提。

其一,得是高山茶原料,內質積累足夠豐富;

其二,得符合壽眉的等級,具有明顯的梗和葉,膠質豐沛;

其三,必須經過壓餅。只有經過壓餅後,部分梗葉細胞壁破裂,從而才能為棗香的形成,提供必備前提。

散茶形態下的白茶,保留著天然的條形,處於原汁原味,內質100%保留的狀態。

所以,不論如何,餅茶都不會陳化出棗香。

其四,得經歷一定時期的陳化。

往往,剛剛壓制得來的壽眉餅,本身是不會出來棗香的。

只有,等到一定的陳化過後,在酶促氧化的幫助下,才能為棗香的登場,提供必要良機!

白茶壽眉餅裡,品質好,內質豐富,儲存得當的情況下,存上1-2年,陳化出棗香的概率,已經不低。

而越往後,最終陳化出來的棗香,就越加明顯、飽滿、馥郁。

棗香,是壽眉餅經過多重時光打磨後,饋贈出來的無上風情!

《6》

冬天,這座南方的城市,早晚間的溫差很大。

午後時分,當奢侈的陽光傾灑而下時,分外的溫暖。

到了午間,稍微再晚一些,太陽就落山了,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分外清冷的寒風。

呼嘯的刮來刮往,帶走了不少的溫度。

清冷的冬日午後,最適合的事情,莫過於煮一壺藥香、棗香沉沉的老壽眉。

閒坐窗前,茶香光陰裡,時光分外寧靜與安閒!

想和村姑陳溝通更多關於白茶的故事,歡迎加入“小陳茶事村姑陳的白茶圈”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