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山西7旬农村大娘步行去赶集,花100元买了个手机不会用,看啥样子


前两天我们这儿的一个镇上逢集,我和一影友打算去集市上拍一些过年题材的照片,去的时候有些晚,已经是下午了,还没到集市,远远看见一位老大娘佝偻着腰,从集市方向往回走。我们发现这个老大娘赶集没买什么东西,只有手中拎着一个白色的袋子,不知道里边装着什么。


我们把车停在路边,走上前去打听。老大娘停住脚步,告诉影友她刚从集市赶集回来,其它的东西啥也没买,专程去买了一个老年手机,她年龄大了,骑不了车子,只能走着去走着回。
边走边聊,大娘告诉我们,他家住在这个村隔壁的一个村子里,她今年74岁,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她在家给孩子看门,以前儿子给买了个手机,用了几年,前几天突然不好用了,按键不灵,有时候还接不到电话,非常的不方便,这不快过年了,儿子肯定要常给她打电话,她怕误了事,就决定自己去再买一个手机。

今天正好镇上逢集,她早上慢慢走到离家五、六里地的集市上,找了一个卖手机的商店,买下了这部手机。店员收了她100元钱,告诉她本来卖120元的,看她年龄大了走着来的,就给了她一个最低价。大娘说我也不懂,人家说100元就给了100元。店员帮她把手机卡从旧手机上换到这个新手机上,试了一下能打通,大娘就带着手机回家了。
大娘给我们看完手机,就急着要回家去,她说她家还在另外一个村子里,一会儿孙子放假回家还进不了大门,她拿着钥匙呢。说罢转身就继续往回走,我们说我们开着车呢,送你回去吧,大娘摆摆手说不用了。大娘走后我们决定送她回家,就转身去路边开车,可是等我们开车追到她走的那条巷子里,却不见了老人的身影。
我们向巷子里的人打听大娘的去向,路人表示没见到,但知道她家在哪里,根据路人的提示,我们找到了大娘的家,在家门口果然看到了刚刚放假回来的孙女,一堆行李放在门口进不了家门,正拿着手机准备给奶奶打电话呢。大娘的孙女说她上初三,还有个姐姐在上高中,还没放假,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时她们在学校,家里有只有奶奶一个人。同行的摄影师问她知道父母在哪里打工吗?令人意外的是她竟然说不知道。

小姑娘不善言辞,问了几个问题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不愿意说,看她似乎不愿意多交流,我们就让她赶紧给奶奶打电话,可能她还在另一个村子,问清楚了好过去接奶奶回家。打了半天只听手机通了但没人接,我们告诉她奶奶新买的手机可能不会用呢,不如骑车子去路上看看,是不是正在路上走呢。
小姑娘听从我们的建议,骑着车子去了村外,远远地望见了奶奶的身影,正向村里走来,小姑娘上前用车子驮着奶奶奔向家中。
到家门口打开大门,大娘在门口坐下,她告诉我们,刚才她听见手机响了,可是不知道怎么接听,所以手机一直响着却没人接。大娘说以前这手机是老伴拿着,有哈事都是找老伴,去年老伴因病去世,她才学着使用手机,原来的旧手机她也是只会接听不会打,最近那个手机按键也不太灵了,换了个新的和以前的有点不一样,她还不会按接听键,眼睛又不太好看不清楚。

大娘拿着新旧两个手机对比着不同,我们告诉了她新手机怎样按听怎样打,大娘说我只要会接就行了,不会打,记不住手机号,还怕打错了呢。两个手机有小小的区别,但都是最简单的功能,只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好处就是按键大,声音大,电池续航时间长,充一次电能用十来天,还有个手电筒的功能,晚上使用方便。
正说着话,大娘的手机响了起来,大娘慌忙用颤抖的手找到了接听键按下去,手机里传来儿子的声音。原来刚才放假孙女联系不上奶奶,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不放心又打回电话问是怎么回事。电话中大娘告诉儿子自己新买了手机还不太会用,正在找路人教她用手机呢。
简单聊了几句,大娘的儿子让她叫女儿过来接电话,大娘转头向家里喊孙女出来,可是喊了好几句小姑娘都没有出来,大娘一直给儿子说孙女马上就来了,让他别挂电话。
过了好一会儿,大娘的孙女才从家里出来,好像是要骑车去哪儿,大娘赶紧把手机递给孙女。小姑娘拿挝电话,面无表情地和爸爸说了几句话,就匆匆把手机还给了奶奶,骑着车子走了,看起来似乎不太高兴的样子。我们不知道小姑娘心里的想法,但从她的行为中我们似乎感觉到,平时父母不在身边,可能和孩子的交流比较少吧,孩子的性格有一点内向。
大娘接过手机,儿子告诉她快过年了,他们马上就回来,又安排了一些事情就挂了电话。旁边的村民告诉我们,大娘平时一个人在家,有时候脑子有点犯糊涂,不过有一点,不管她出门去哪儿,只要出门就一定把大门锁上,生怕家里丢了东西。我想可能是大妈怕把家门都看不好吧,所以才那么小心。

在农村像这样的家庭很多,儿女们为了生活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了上学的孩子和老人,平时孩子得到父母的关心很少,养成了有点孤僻的性格,而老人除了给孩子们做饭和看家,其它的事情又帮不上什么忙,这种现象短时期内看似又无法解决,只能说在外打工的家长们,不管工作事业有多忙,都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不要缺席。而在家的老人们,只要身体健康就是儿女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