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胡伟立:十年一觉香港梦,赢得一代宗师名

作者 令狐空

年近半百弃功名,离巢逐梦求新生。

△胡伟立

1990年,导演杜琪锋拍摄《至尊无上Ⅱ之永霸天下》,

邀请胡伟立为主题歌《一起走过的日子》谱曲。

胡伟立想让刘德华来唱这首歌,

但几乎所有人都强调他唱功不好。

没错,刘德华是一个很红的演员,

但在歌手这条路上却四面碰壁。

接连出了十几张唱片,

居然没有一张能卖动。

胡伟立经过反复分析后认为,

刘德华的音域比较狭窄,

但他的音色辨识度很高,

浑厚且富有磁性。

因此他在谱这首歌的时候并没有高音,

可以充分发挥刘德华嗓子的优势。

用人之道,所谓三分看缺点七分看优点,

胡伟立以扬长避短为由力荐刘德华演唱。

当刘德华收到DEMO后,

立即喜欢上了这首歌曲,

但他想把其中的二胡拿掉。

胡伟立直接对他说:

“你要就要,要就必须加这个二胡。”

刘德华接受了要求,

演唱了这首婉转深情的歌曲。

突然之间,整个香港都在传唱:

“如何面对,曾一起走过的日子。”

那个原本被讥讽唱不好歌的演员,

一下子成为了香港最红的歌手。

后来的香港传出了四大天王的说法,

炙手可热的刘德华正是其中的一员。

当这首歌走红后,

许多歌手请胡伟立谱歌,

多数人明确要求来一段二胡的前奏。

但胡伟立继续埋头影视配乐,

很少再创作流行歌曲。

一些人向他询问为何避轻就重:

写歌既轻松又赚钱,

何必去做繁杂劳累的影视配乐呢?

胡伟立则笑着说:

不想重复,无意迎合,有所为有所不为。

△胡伟立与刘德华

胡伟立于1937年出生于香港,

两年后辗转到了西南地区,

抗战胜利后回到了上海。

他的父亲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

后来愈发不满时局的腐败,

在妻子的鼓励下弃政从商,

凭借着诚信和专业迅速打开了市场,

接连建立了两家公司。

△年幼的胡伟立

父亲对儿子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少年时的胡伟立只对音乐和画画感兴趣,

对其他功课浑浑噩噩,

经常偷偷跑出去捉蜻蜓抓蝴蝶,

为此挨了不少父亲的揍。

18岁的时候,

胡伟立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念书。

21岁的时候,

他居然将平常写的音乐结集出版,

其中的一首《农村小调》,

甚至被选为全国音乐学院教材。

△少年胡伟立

曾经令父亲屡屡失望的少年,

转眼间变成了连教授都羡慕的天才。

兴趣果真如清风朗月,

不仅让人玉树皎然临风,

还能让人心灵宁静致远!

1986年,胡伟立49岁,

自从大学毕业后他就留校任教,

转眼已经过了二十六年。

他不仅是一名待遇优渥的教授,

还是一位颇有名望的作曲家。

《归宿》《明姑娘》《相思女子客店》等,

都是他创作的杰作。

除此之外,

他还有不少作品挂着集体创作的名字发布,

比如在中南海演出的《古筝弹唱》。

然而在这个近百的年龄,

他却选择离开内地前往香港,

彻底告别功名成就和安逸生活。

很多人表示不解,

劝他留下来别再奔波,

都快“知天命”了何苦再折腾!

他则执意离开内地前往香港,

因为他感觉自己活得太重复,

这种人生绝对不是他想要的。

他想要改变突破,

他想要新的生活。

△八十年代的香港

在内地,胡伟立已是大师,

但在香港,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为了生计,他开始利用自己的特长工作,

教钢琴、伴奏、参加演奏,

凡是与音乐有关的他都十分乐意,

因为这种工作不仅能养家还能够学习融合。

所谓从黑暗中出发的人,

终究会迎来光明。

在堂哥的举荐下,

才华过硬的胡伟立被TVB相中,

从此走上了影视配乐的道路。

像《赤脚绅士》《燃烧岁月》《火玫瑰》

《大时代》《怒剑啸狂沙》等都是他的作品。

但在当时的TVB,

仅有少数影视剧会找人配乐,

多数影视作品都是用罐头音乐。

当片子拍完后直接从这些音乐中挑选配乐。

这种非量身定制的音乐当然质量一般,

但足以减少开支、敷衍观众。

没过多久,TVB因为钱的问题,

与IFPI(香港国际唱片协会)打上了官司,

结果IFPI的音乐全都禁止使用,

TVB只剩下几百张英国小公司的罐头音乐。

眼看着这几百张唱片都快被众多的影视用烂了,

不仅观众有意见,内部人士也忧心忡忡。

胡伟立买来了一套设备,

仿照罐头音乐做了各种主题旋律,

诸如开心、悲伤、怀念、幸福、打斗等等,

轻松解决了TVB公司影视配乐的难题。

很多人称赞他开创了音乐部的一个时代,

但胡伟立再一次在掌声颂声中离开:

因为烂剧太多,给烂剧配乐实在是一种侮辱。

△胡伟立与徐克、吴奇隆等人

1990年,杜琪峰拍摄《沙滩仔与周师奶》,

邀请胡伟立为本片配乐,

这是胡伟立配的第一部香港电影。

后来胡伟立开始把电影配乐当作工作重心,

短短几年与徐克、杜琪峰、王晶、袁和平

成龙、李连杰、周星驰等人合作了许多电影。

在这许多人中,徐克、周星驰是最难缠的。

△胡伟立与周星驰等人

胡伟立曾经对徐克说:

你不知道需要什么音乐,

但你清楚地知道不需要什么音乐。

真的很奇怪,明明不懂音乐,

却偏偏能够甄选音乐的优劣。

△黄霑、胡伟立、徐克

想当年徐克监制的《笑傲江湖》,

找来黄霑谱写主题曲。

结果黄霑连写六稿都被徐克退回。

到最后急得黄霑翻看古书偶得灵感,

倒写宫商角徵羽成就了神曲《沧海一声笑》。

1992年徐克主导《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

当拍摄完成后对胡伟立说道:

72小时完成本片的配乐。

72小时,也就3天的时间,

相当于现在的五一小长假,

居然要整出一部电影的配乐。

但胡伟立没有退缩,

硬是通过这短短的3天,

交出了令鬼才徐克满意的答卷。

剧中人物雪千寻的同名配乐,

这首曲子舒缓婉约、孤寂悲凉,

犹如漫天飘扬的雪花,

每一片都是愁怨。

很多人说听完这首曲子后会移情,

仿佛自己就是剧中的人物雪千寻,

腹中升起万点的怜惜心疼王祖贤。

配乐的最高境界,

不正是让角色和观众幻梦交叠吗?

比徐克更难对付的,是周星驰。

与电影中的夸张搞怪不同,

片场的周星驰总是沉默寡言,

但他的大脑常常掀起滔天巨浪,

不时飞出来一个天才的想法。

“禀夫人,小人本住在苏州的城边,

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这段念白估计有很多人会背,

后面的敲敲打打让人叹为观止,

只是这种即兴表演严重影响了配乐。

按照电影工艺的流程,

应该是先做出音乐,

然后演员按照音乐的节奏打,

结果周星驰先是一通胡打,

然后要求配上音乐。

这就好比甲方随便写了64个字,

要求你以这64字为开头写一首藏头诗,

且必须对仗工整、意境高雅、符合主题,

请问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即便高才如胡伟立,

一开始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拒绝的,

他直接对周星驰说“按效果配”,

但周星驰却强调说要配上音乐。

眼看着电影就要上映,

胡伟立只有硬着头皮接了下来。

他反复观摩思考,逐格分析,

焦头烂额地想着办法,

最终连夜完成了奔放不羁的鼓点配乐。

这段动感的打击乐与星爷的念白配合得天衣无缝,

简直能让人获得腾云驾雾的快感,

成为了最令影迷津津乐道的情节。

除了这段《白搅打鼓》外,

胡老为本片创作的其它配乐同样经典,

无论是红烧翅膀我喜欢吃,

还是四大才子的脱衣登场,

如花小姐的回头一问,

书生参谋的隔空相吻,

回想起来都是音乐与画面同步,

让人不由自主地嘴角含笑。

1992年,胡伟立为《鹿鼎记》配乐时,

遇到了香江大才子黄霑。

黄霑笑着说道:

“我还以为胡伟立是一个后生小子,

怎么会写出那么有京味的歌来?

没想到跟我一样是个小老头。”

黄霑爽朗的笑声让胡伟立倍感亲切,

相互交流后才发现志趣观点相近,

顿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

△黄霑

黄霑来此是为了录一首歌,

就是《鹿鼎记》的主题曲《开心做场戏》。

他不断地征询作曲者胡伟立对歌词和演绎的意见,

唱了一遍又一遍,

但总感觉没有把韦小宝的调皮与潇洒唱出来。

后来,他灵机一动,

让人帮他带几瓶酒来,

醉意微醺之后,

他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

刚柔并济、气韵十足,

还有那么几缕诙谐和浪荡。

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

一时的真性情并不难,

难得的是一辈子真性情。

而胡伟立与黄霑,

都是真性情的豪杰。

1997年,胡伟立再次选择了离开。

徐克和黄霑恋恋不舍,

正值香港回归之际,

最是顺风顺水的当口,

为什么要退休?

胡伟立只是笑着说:

【这几年拼得太厉害,

岁月不饶人身体顶不住了,

再说也该给年轻人腾个位置】

之后的老爷子到马尼拉玩了几天,

然后就移民至加拿大多伦多,

依然保持着音乐的创作。

后来徐克拍摄《龙门飞甲》和《智取威武山》,

老爷子两度为曾经给自己无限苦恼的老友出山。

从1986-1997,正好是十余年的时间,

短短十年若梦,

但这场梦却是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

《太极张三丰》中深沉雄浑的《偷功》,

《九品芝麻官》中正气凛然的《青天》,

《审死官》中鬼鬼祟祟、诙谐机变的《侠风》,

《醉拳2》中欢快活泼、得意洋洋的《市集》,

和雄健有力、激昂高亢《蛟龙岂是池中物》。

《中南海保镖》中让人热泪盈盈的《不要躲避我的眼睛》,

《梁祝》中凄婉悲凉的《你你我我》,

和意气风发的《少年十五二十时》。

《笑傲江湖》中畅快淋漓、隽永悠长的琴箫合奏曲,

当然还有由胡老演唱的《求神》和《随缘》。

普通的音乐人只要创作一首这样的经典便足以傲世,

而胡老却像多情的春风一样,

持之以恒地吹开百花将芬芳散满天下。

△《中南海保镖》

罗曼·罗兰曾经说道,

多数人的生命实际上只有二三十年,

因为在往后的岁月里,

他们都在模仿自己,

一再地重复重复再重复。

胡伟立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他发现自己活错了,

在一番思想斗争后,

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一切功名成就,

从零开始追逐新的人生。

经过十年漫长的奋斗,

他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放弃错误的生活,

追求理想的人生,

这不仅需要巨大的勇气,

更需要百折不挠的行动。

不想重复、无意迎合、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正是胡老的新生态度。

年近半百弃功名,

离巢追梦求新生。

十年一觉香港梦,

赢得一代宗师名!

令狐空,淘漉音乐签约作者。中州人氏,喜令狐冲之潇洒磊落,慕孙悟空之睥睨神佛,故名令狐空。虽为宅男,然不肥也。逐光影之美,极书乐之趣。常神飞天外,卧云海山岚。毕生追求者,双足踏遍华夏土,两瞳看尽中国山。与诸君姝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