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距离》——献给英雄艾冬

45岁,对男人来说是个黄金年龄,经历、事业、家庭都处在巅峰期。可民警艾冬,却把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年。

他是个普通的民警,生前是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信访支队三级高级警长。但他的人生却又注定不凡——董存瑞是他的亲舅舅,从小就听着舍身炸碉堡的故事长大,从小就记住了妈妈挂在嘴边的“别给你舅舅丢脸”这就话。


《最近的距离》——献给英雄艾冬

艾冬处理信访案卷


24年的从警生涯,他经历过不同的岗位,可无论在哪,他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人民需要的,就是他该做的;群众满意的,就是他坚持的。疫情发生以来,他始终守护着首都北京“12345”这座连心桥、这张晴雨表、这条生死线,不眠不休,接诉即办,从未耽搁一分一秒......直到2月15日突发脑出血,在说话都已含糊的情况下,仍咬牙处置完最后一个警情,终因抢救救无效于2月22日牺牲。日前,公安部追授他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战疫胜利就在眼前,而他,却追随舅舅的足迹,挥手告别春天。


《最近的距离》——献给英雄艾冬

经历磨难,才能浴火重生。失去最爱,方懂咫尺天涯。一首《最近的距离》,唱给英雄艾冬,更是唱给所有倒下的勇士。他们的背后,有无尽的思念,更是永远的铭记......

《最近的距离》——献给英雄艾冬

艾冬生前的办公桌


《最近的距离》——献给英雄艾冬

歌曲词作者胡伟

词作者胡伟讲述创作历程:

艾冬的突然离去,触痛着我的心。那么阳光的一个人,董存瑞烈士的亲外甥,我年轻的战友,说走就走了。于是,夜深人静时写下这首词,边写边流泪,并连夜发给华列兵总队长,商量为这位英雄做一首歌,以此缅怀。第二天一早,远在日本度蜜月的陈桀兄弟(刚刚于年初合作《平安北京》的曲作者)看到歌词后微信我,他被艾冬的故事打动,要立即投入创作。

正值疫情期间,制作一首歌曲变得难上加难。作曲小样出来后,得到华总和凤雨副主任的肯定,又辗转联系到能在家里编曲、配器的音乐人——因为几乎所有对外开放的录音棚全都歇业,可就是不甘心降低伴奏水准......之后是选择合适的歌手,呼啦啦,一下八九位,有指南针乐队原主唱罗琦,逃跑计划乐队主唱毛川,中国好歌曲十大金奖获得者曾昭玮,中国演艺集团女高音花腔歌唱家毛一涵,《最美和声》王中幸子,轮回乐队赵卫,等等。他(她)们虽然身处世界各地、天南海北,有的还正在居家隔离观察期,但每个人听说了艾冬的故事后,都愿意出力、都愿意为英雄歌唱......盛情之下决定,一个声音都不能少。再之后就是等待,有些漫长的等待,大家为了唱出最好的声音,自费去找专业录音棚、去请顶级录音师,去冒着疫情的危险外出,只为把自己的心声唱给英雄......来自四面八方的音源文件,陆续通过网络汇聚,直到3月14号凌晨1点,当远在德国的罗琦老师最后发来音频,北京的一间工作室里,国内元老级混音师东东兄,正用靠垫撑着伤愈不久的老腰,马不停蹄。不断地微信沟通,不断地反复完善,直到清晨,成品终于在期待中诞生。

这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一场特殊时期致敬英雄的紧急行动;这不仅仅是一份爱,因为承载着太多人对战疫勇士的思念和仰望。无数个通宵达旦都是值得的,无数的眼泪和每一声发自心底的呼喊,都换不回来那个年轻的生命。

艾冬,好战友!好兄弟!虽不曾相识,你的笑容,却留给世界一片光明。愿天堂的你,听着歌声入梦......

(胡伟系北京市公安局工会副主席、北京市警察协会秘书长、北京公安文联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