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妙相梵行——本色敦煌 朝聖之旅掠影

分享筆下歷程,講述經典故事,領略佛教藝術

敦煌的每一粒沙,都是佛法......時光流逝莫高窟依然,一個信仰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世界,在那裡默默守候的敦煌,無來無去無悲無喜。

本篇帶大家跟隨中國宋莊的佛教畫家--戰乃明先生,在2017年末攜佳作赴敦煌文博園參展的足跡,一起感受敦煌藝術的魅力與文化,重溫這場滿懷信仰之情的朝聖之旅。

妙相梵行--戰乃明

掠影一:

本色敦煌--絲路華章佛教壁畫藝術展:“堅守敦煌是一份責任,也是一種信仰。在狂飆激進的時代浪潮衝擊下,不忘初心,在慢慢修行的求知路上謙遜前行......”

掠影二:

“佛陀慈悲,讓我有機緣今生為佛畫像”--戰乃明參展的八幅紙本重彩佛畫作品,承載著畫家深厚的藝術信仰。

作品1-3: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

西方三聖

作品4:十六羅漢朝觀音

十六羅漢朝觀音

作品5:大智文殊菩薩

大智文殊菩薩

作品6:文殊赴會圖

文殊菩薩赴會圖

作品7:大願地藏菩薩

大願地藏菩薩

作品8:白虎星君

白虎星君

掠影三:

其它參展的部分佛教壁畫作品:“通過臨摹學習古人之藝術表現的精神內涵和創作態度,用勇敢之心分享美味的創作成果,以饗觀者,澄懷觀道”。

掠影四: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走近敦煌--聆聽每一粒沙的千年訴說,領略風塵中的超凡脫俗。

掠影五:

一路向北,探訪世界文化遺產-始建於後秦(384年~417年)的甘肅麥積山石窟。

掠影六:

戰乃明繪佛工作室,庭院幽幽,芳草青青,筆耕不輟,藝術人生。

此次敦煌/麥積山之行,不僅僅是戰乃明先生對前幾次敦煌之行的彙報,也是帶著信仰的朝聖之旅,再次感受敦煌藝術的魅力與文化,戰乃明先生將在今後的創作中更深融入信仰,把佛法中對佛菩薩精神的闡述轉變為可視的、莊嚴的、能為大眾敬仰的一種崇高美的形象,淨化視野、淨化精神,承載更多的使命前行。

戰乃明,別名戰南竹,號覲明居士。1988年開始國畫創作,尤以佛像畫影響廣泛,曾獲得2007年度中國畫論壇年度傑出畫家;2009年中國書畫論壇年度傑出畫家;江蘇省佛教協會會刊《弘化》特約畫家;《淨土》約稿畫家;曾任職佛像繪製教學及大型企業藝術總監。戰乃明先生的作品得到多位大德的高度讚譽,被海內外很多有緣居士及高僧大德收藏。

關注“筆尖下的修行”,長享智慧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