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1970-1989年出生的東麗人注意了!這些東西再不看就沒有了……

1970-1989年代是個什麼樣子?

現代的孩子們可能無法想象

但那個時代出生的人卻都還記得

那個年代

沒有大商場和集市

買東西得去供銷社

那個年代

買醬油、醋、酒之類的

通常都是零打

售貨員用提子熟練地把醬油、醋從大缸裡舀出來

倒進插在瓶口上的漏斗裡

那個年代

教科書裡的插圖是這樣的

那個年代

沒有現成的書皮賣

都是自己動手包書皮

那個年代

文具盒是這樣的

裡面還有乘法口訣

那個年代

如果上學中午不回家吃飯

帶的是這種鋁飯盒

那個年代

日曆是這樣的

現在依然有很多老人

喜歡用這種日曆本

那個年代

都是親筆寫信

突然想起這段話

“以前那個年代,車馬太遠

鴻宴太久,書信太長

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

在那個令人難忘的年代裡

我們還做過這些事

▲磁帶

▲黑白電視

▲打水漂兒

那個年代

冰箱還沒有普及到千家萬戶

而水井和水缸就成了“天然的冰箱”

先把西瓜放在水裡“鎮”一會

還可以有

“黑蹦筋兒”“大三白”

“綠三白”“花皮瓜”

特別豐富

吃的時候那叫一個

“冰冰涼,心飛揚”

那個年代

冰棍兒都是推車賣,街邊吆喝一聲

立刻就會有一群孩子蜂擁而上

一根冰棍兒幾分錢

那個年代

在客廳的棚頂

一定會裝一個這樣的大吊扇

風速很快,特別涼快

說了這麼多

如果想懷念過去

找到些童年的記憶

就來這些地方看看吧

東麗機床博物館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記憶裡的打字機,收銀機,收音機,電視機,一件件的機器讓你有回到童年的感覺。此外,這裡還展覽著各種有著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曆史的“寶貝”,他們像一部部“會說話的機器”,講述著百味故事。

這裡有著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車床,來到這裡就是來到了機器的世界,讓我們在懷念童年的同時,也瞭解了機械的發展。

懷念小時候長輩給自己做衣服,那些修修補補的日子,伴隨著縫紉機“咔噠咔噠”的聲音,都變成了美好的記憶。這是一臺美國勝家牌的縫紉機,它居然有著兩百歲的“高齡”。

東麗博物館

這裡有東麗區人民的衣食住行、節日習俗、方言等當地特有的自然環境和風俗習慣的具體反映,也清晰地記錄了社會的時代面貌與發展變化。在這裡可以看到上學時的房屋,課桌;看到童年時期的菜市場等,看到近幾年生活的發展變遷,讓我們不由的感慨社會發展的迅猛。

作為一座全新的博物館,新館集收藏、研究、展覽、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等功能。對於近代東麗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也是有著詳盡的記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麗區人民的衣食住行、節日習俗、方言等都是當地特有的自然環境和風俗習慣的具體反映,也清晰地記錄了社會的時代面貌與發展變化。

華明博物館

在這裡,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時候過年時的畫面,看到自己和小孩夥伴玩耍的場景,這裡真實的1:1民宅原型,以逼真的生活場景體現早期居民的衣食起居及淳樸安寧的生活。來到這裡,恍若穿越到了童年,讓你不覺間就想起自己童年的點點滴滴。

而對於孩子來說,遊戲才是最難忘的。踢毽子、扔沙包、跳皮筋,這些屬於八九十年代孩童的遊戲,對於如今的孩子來說卻並不熟悉。還記得幼時總要招呼三兩好友一起捉迷藏、踢毽子,這些簡單的遊戲,卻承載無數人整個童年的樂趣。

一幅大型剪紙記錄著北方人們趕大集的情景。熙熙攘攘的人群、各色小販叫賣著,有賣風車的、拘鍋拘碗兒的,好不熱鬧。華明新市鎮的鄉土民俗、醇厚濃郁的鄉情,只一幅剪紙便表現的淋漓盡致。

幸福感並非取決於物質條件

知足常樂、珍惜當下

享受那最簡單、最純粹的快樂

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編|趙雙

綜合|東麗湖、天津市旅遊局、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