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昌:梦圆小康,就是对人民最负责的答卷

秩序井然的西昌城区

当前防控工作仍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疫情对西昌经济运行也带来明显影响。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这是摆在西昌面前的特殊重大考验。


率先落实全省一级响应,率先筑起抗疫防线,率先发布肺炎防护科普知识,率先在除夕夜严阵以待,率先身先士卒站在第一线,率先提出疫情防控“九字措施”,率先敞开胸怀,为湖北籍人员在西昌安排了一个温暖的“家”;率先战疫情抢时间挽损失……

越是在非常时期,越是要硬举措、铁手腕。在抗“疫”路上,西昌让大家看到的是善良、希望和信心;有序高效的治理,自律听令的市民,和冒着寒风、不顾亲人,在大街小巷、乡镇村组宣传、告诫、巡查的各级干部,共同构筑起了这座城市的优秀品格;“不破楼兰终不还”,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韧劲和从容。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防控,保卫群众生命,保护发展成果,西昌市在大考中书写合格答卷。


众志成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面对即将蜂拥而至的全国各地游客,西昌端出四大板块38项活动“冬春阳光之旅”活动“大餐”;邛海首次开通夜航近距离仰望星空;早已准备好了的农家乐渔家宴香气四溢;邛海樱花谷千亩冬樱花似雪,早已花满枝头,只盼君来;6万多盆迎春花、20个品种55万株郁金香、6个品种3.6万株洋水仙、7个品种2.8万株风信子,共61万株花含苞待放,半湖春水一城花,吸引着东西南北中游人……

辛苦工作生活了一整年,只愿去西昌度过一个悠闲愉快的假期,人们都沉浸在喜庆氛围里。

谁也没有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疫情面前,有的不仅仅是困难,更有疫情后的考验和机遇,能够领先一步启动,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


1月21日,中共西昌九届市委第110次常委会议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央重要指示精神。


1月23日,西昌市疾控中心通过新媒体向从湖北(武汉)返(抵)西昌人员发出公开信,建议“主动到当地村(社区)、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报告有关信息”。


1月24日,大年三十,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西昌市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以贯彻省州部署,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即日起,市内景区全面关闭,所有公共场所聚集性活动全面停止,原计划春节期间举行的所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全部取消。可想而知,这样会对春节期间的消费和西昌经济带来非常大的损失。但西昌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有对市民身体健康百分之百负责的态度。


从26日到28日,西昌针对疫情防控形势最新发展变化,发布了三个《西昌市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告》等重要文件。


1月26日,西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西昌市发布1号防控工作通告,跟进四川省启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


市委明确提出:仔仔细细“清”、守住关口“卡”、抓住时机“配”、千方百计“防”、涉旅行业“停”、规范经营“查”、统筹谋划“建”、广而告之“宣”、突出民生“保”等“九字措施”。


1月28日,大年初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放弃了春节休假,不分昼夜24小时在高速路口、火车站、机场设立10个卡点,对入昌人员、车辆进行不间断的检疫工作,高度警惕,摸排人员去向,严防死守,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吹哨人”“守夜人”,防止疫情大规模在本地输入性爆发,坚定不移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保证市民安全。


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1月28日下午,全市公务员、事业、工勤人员取消休假,返岗位待命比例达99.1%。全市2.3万名党员遍布各个领域各条战线,700余名科级干部、1.1万名党员身处疫情防控一线。


在宣传发动群众、普及防疫常识中使出“十八般武艺”。防疫常识“顺口溜”、西昌土话、彝族“玛牧”、村口大喇叭、社区小喇叭、流动宣传车等宣传手段齐上阵。公告贴起来、横幅挂起来、显示屏亮起来、宣传单送起来、微信转起来……城乡疫情防控宣传铺天盖地。


奋发图强打赢与时间赛跑的复工复产战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经济发展关系生计,“生命”与“生计”兼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西昌建市40周年,这一年喜事连连,好事不断。西昌经济社会也迈上了新台阶,成功获得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全国全面小康指数百强县、全国旅游百强县、全国特色产业百强县“五个全国百强”荣誉。

西昌北环线TJ3整个标段打响了迅速复工的集结号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35亿元,增速7.5%;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25亿元,增速18.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2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8亿元、增速10.3%;规上工业产值379.5亿元,增长5.14%;完成建筑业产值193.7亿元,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5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56元,分别增长8.79%、10.19%。


圆满完成省委的考核,成功创建为全省“县域经济强县”、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全年共获得国家级荣誉22项、省级荣誉45项。

2020开年以来,西昌以期在春节“黄金周”期间活跃市场,增加收入。然而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将这一切工作部署全部打乱,三产行业为之准备的努力化为乌有。


就西昌来讲,据不完全统计,仅一个春节,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春节黄金周变成了全民防控周。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西昌经济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不过影响也是短暂的,疫情的冲击终归会顺利过去,新冠肺炎绝不会困住西昌经济。从长期来看,西昌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未变,疫情所造成的经济短期波动,将会逐渐减弱并回归到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上去。


西昌市要求,要“远谋近攻”,尽快提振市场信心和发展能力,增加产业纾困解困的紧迫性,借此次机会,提升三次产业的应急能力、防控能力和发展能力。“近攻”即全面近期攻坚克难。要推动宾馆、酒店、民宿产业逐步正常经营,全面增强旅游发展功能。“远谋”即着眼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增强市场信心,把握好发展优势,发挥好“七度优势”、市场影响力、市场承载力,使景区在空档期保持一定的关注度。


根据“防控图”精确制定“复工图”,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快复工、全复产,提高复工率指数,让企业发展尽快“满血复活”。


推动快复工、全复产,让企业发展尽快“满血复活”


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返岗,切实做好人员组织、健康检测、疫情防护、交通保障等工作,以“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风险。


截至2月24日,北环线绕城公路、合盐路改造等40个骨干项目已全面复工;工业企业复工复产66户,其中规上企业复工55户;第三产业限额以上企业和个体复工182户,米粉烧烤理发等400多家恢复营业。


万众一心打赢“十三五”和脱贫收官战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收官之年,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巩固脱贫成果、圆满交出答卷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

同时,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脱贫收官战,也是“十四五”开启之年,长打算、细思想,做到超前谋划,周密安排,争取工作的主动权。


拿出“决战决胜年”的信心和行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上肩、抓在手上”,确保各项工作“硬账硬结”。


勇挑重担,加压奋进,争当凉山全面小康建设排头兵。西昌是凉山首善之区,是全州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产业聚集程度最高的县域,在全州同步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脱贫攻坚以来,西昌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强化党政主导,一把手亲力亲为、靠前指挥,超常力度统筹调配资源、超常手段加大要素投入,展开了一场气吞山河的脱贫攻坚大会战。

西昌共有47个贫困村,6485户2663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2014年减贫1988户、6644人,2015年减贫1276户、5154人;2016年退出46个贫困村,减贫3398户、14066人;2017年退出1个贫困村,减贫220户、891人。


2016年12月13日,四川省脱贫攻坚验收考核组根据验收结果宣布,西昌市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成效显著,西昌市实现脱贫攻坚首考顺利通关。


提前三年完成减贫任务,圆满实现州委提出的“一马当先、走在前列,在2016年实现基本脱贫、实现基本小康,并在全州、全省率先迈入全面小康行列”的要求。

2017年,是西昌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收尾和巩固提升的一年,47个贫困村实现通村硬化路、通信网络全覆盖。


2018年持续加大投入,连续四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补短板、攻薄弱、抓重点,修路不止,建房不停,产业持续发展。


2019年,西昌突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存在问题,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


2020年全市万众一心打赢“十三五”和脱贫收官战,让全市各族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全面实现小康。


只争朝夕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战

西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19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公示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西昌市再次挺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90位。

2019年11月21日,《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9》发布,西昌排名第93位。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是可盼。


信心来自对长期发展趋势的认识。西昌是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有基础大有潜力,尽管一季度经济增幅减缓已是必然,但只要短期内有效遏制疫情,全市上下砥砺奋进,经济运行依然能够走出“前低后高”的态势。


信息公开能够有效疏解公众恐慌心态,正确面对疫情走向,决不能让真相还在穿靴子的时候,谣言已经满天飞。西昌首先抓紧信息公开,引导了社会知晓率和配合度,一个月来,报纸全媒体、新媒体共发布指挥部公告、部门公告、时政、疫情动态、抗“疫”先锋上千条,及时公开了信息。


完成好今年工作,就是为未来打下基础。西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州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企业产能能不能尽快有序恢复,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


在做好疫情防控这一当前最重要工作的同时,坚持分区分类做好精准防控,辩证施策、灵活安排,积极推动食品、医药、化工、清洁能源等防控必须、民生保障的行业企业复工复产,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下了坚实基础,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抓防控,抓发展。在对疫情防控严防死守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连续召开六大片区重点项目汇报会、部署会,将落实发展之锤,首先敲向关系发展质量、决定发展后劲的项目建设。


抗疫情,扛企业。西昌一系列决策部署一刻不停、压茬推进:连续下发支持企业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若干意见、公告,为复工复产创造条件,提振信心。


全力为疫情下的中小企业“雨中撑伞”,召开驻昌金融机构工作座谈会,共同商讨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解“燃眉之急”。企业如何抱团取暖共发展? 西昌在通讯、石油、电力、邮政系统工作座谈会上给了方法。


西昌出台17条措施应对疫情,从落实细则、政策解读等方面,对企业和市民所关注的问题给出回应,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确保供应,西昌市出台10条措施稳住“米袋子”“菜篮子”;出台“十条措施”,关爱激励战“疫”一线党员干部……


一个个动作折射出西昌“抢先起步,掌握发展主动”的新气象。

人勤春来早,复工复产忙。西昌的跨越发展历程,就是持续不断抓项目的过程,只有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来组织经济工作,才能实现“铂金十年”西昌可持续发展。


比黄金更重要的是信心。将信心化为行动,就是要勇于担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雷厉风行的执行力狠抓落实。


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收官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战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西昌分区分级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加快发展,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才能在这次同时间赛跑的战斗中胜出,在这场对治理能力的大考中得分,赢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经过“黄金十年”的艰苦奋斗,西昌经济社会积淀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厚重的精神财富;“铂金十年”从“邛海时代”进入“安宁河时代”;“锦绣十年”全面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建成世界知名城市。西昌未来可期。

当下,西昌市进入“铂金十年”发展快车道,经过若干届党委政府传承发展,全市正处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9391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正处于广大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预期明显增强的阶段,也是加快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西昌正剑指“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奋力打造攀西地区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目标。


文字来源:凉山日报全媒体 记者:张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