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松下幸之助:人生从来没有绝境,苦难恰恰化妆了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九岁时,因为家境贫困,他不得不外出赚取生活费。他远赴大阪谋职,母亲为他准备好行囊,并送他到车站。临行前,母亲特地向同行的人诚恳地拜托:“这个孩子要单独去大阪,请各位在旅途中多多关照。”母亲悲凄的背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松下幸之助来到大阪,在船场火盆店当学徒,开始了艰苦的谋生。小小年纪,远离亲人,他感到孤单无助,甚至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有一次,店主叫住他,递给他一个五钱的白铜货币,说是薪水。他吃惊极了,他从来没有见过五钱的白铜货币,这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报酬激起了他工作的激情,也扬起了他奋斗的风帆。靠着不可思议的欲望的支持,他变得更加坚强。他不辞辛苦地打杂,磨火盆,有时,一双手磨得皮破血流,连提水、打扫的活儿都干不了,但他咬牙挺了过来。

22岁那年,他晋升为一家电灯公司的检查员。就在这时,松下幸之助发现自己得了家族病,已经有9位家人在30岁前因为家族病离开了人世。他没了退路,反而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也使他形成了一套与疾病作斗争的办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之心面对疾病,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与病魔斗争,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一年,他的身体也变得结实起来,内心也越来越坚强,这种心态也影响了他的一生。患病一年来的苦苦思索,改良插座的愿望受阻后,他决心辞去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经营插座生意。创业之初,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物价飞涨,而松下幸之助手里的所有资金还不到100元。公司成立后,最初的产品是插座和灯头,却因销量不佳,使得工厂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员工相继离去,松下幸之助的境况变得很糟糕。

但他把这一切都看成是创业的必然经历,他对自己说:“再下点工夫,总会成功的!已有更接近成功的把握了。”他相信:坚持下去取得成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工夫不负有心人,生意逐渐有了转机,直到6年后拿出第一个像样的产品,也就是自行车前灯时,公司才慢慢走出了困境。

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未能幸免,大量产品销量锐减,库存激增。1945年,日本的战败使得松下幸之助变得几乎一无所有,剩下的是到1949年时达10亿元的巨额债务。为抗议把公司定为财阀,松下幸之助不下50次去美军司令部进行交涉。终于改变了公司。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强者视它为垫脚石。困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品格,可以激发一个人向上发展的勇气和潜力。在困境中,当被逼得退无可退,无路可走时,人们往往会想出办法来自救,无形之中反而促成了人生的辉煌。所以,人应该感谢苦难,感谢苦难中所孕育的成功。

事实上,苦难往往是化了妆的幸福,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与苦难,只要我们仍有坚持信念的勇气,总有一天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