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考生、老师共评上海2018中考作文题!4篇“范文”10位名师解析!

2018年上海中考作文题已经发布:

题目:真的不容易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看了作文题,你的第一感觉认为好写吗?

上午10:40,中考考场外

课代表在第一时间采访了考生

考生们普遍表达了两种心情

1.这是一道较为好写的作文题

2.想要写好,其实也“不容易”

课代表解题

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作文题《真的不容易》保持了近几年上海卷命题的风格,同时体现了上海中考的传统——从生活中体察个体特点,让每位考生都有事可叙,有请可抒,有理可议。

与2015年《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2016年《没想到,真没想到》以及2017年《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相比,今年的作文题《真的不容易》没有标点符号,题意上也没有指向性的递进关系,审题门槛更低,对考生而言,更加亲切、平易。

本题的选材范围相当广泛,可以让考生把视角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中国发展“不容易”、守卫边疆“不容易”、环境保护“不容易”,小到父母养家“不容易”、老师教课“不容易”、个人精进“不容易”……都可以成为作文材料。

课代表“串烧”了一下这些年的中考题:

虽然初三很苦,但心里美滋滋的(2012)。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2013),初中四年的生活,有学习压力,但这里也有乐趣(2014)。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2015),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2017),历经365天,没想到,真没想到(2016),真的不容易(2018)!

每年的题目,单独来看或许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串起来一读,你就会发现:上海中考作文题看似简单,其实要求不低;人人都有话说,真想写好却“不容易”。

作文究竟写得怎么样、能得几分

归根到底是阅卷老师根据评分标准来评判的

我们再来熟悉一下评分标准

◆ ◆ ◆

说了那么多,真的要写这个题目

有什么思路吗?有!

如果你读过课代表《中文自修》出品的

《2017上海市中学生年度最佳作文选》

《2018上海市中学生年度最佳作文选》

这两本上海中学生人手必备的好书

你会发现有好几篇作文,

都可以告诉你怎么写好“真的不容易”

不信?我们一起来看

真的不容易

原题《选择不忘初心》有部分修改

第30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初三 一等奖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要做的,可真的不容易。

“囡囡啊,明天就要去竞赛了,妈妈给你找了几篇很好的范文,这几篇你多看看啊!还有老师给你的作文书也再翻翻。要是能拿到好名次,对推优和自荐都有好处的……”妈妈坐在我的床边,端着一沓厚沉沉的作文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道。

我把手里的散文集又翻过一页,漫不经心道:“哦。”母亲听见我的回答,眉头一蹙:“宝贝,别的妈妈不说,只这一点,你现在初三了……”“我知道了呀。”我意识到她又要与我“促膝长谈”,于是赶忙打断了她。妈妈见我不愿意再听,便只得低叹一声,兀自走开了。

望着妈妈离开的背影,我在心中也暗暗叹了口气。意趣阑珊地翻了翻那沓作文纸,我沉默着,抬头望向窗外的青灰天色。

自从晋级复赛以来,我周围的所有人几乎都在告诉我,这场复赛多么多么重要,能给我带来多少多少好处。有时甚至连我自己都这么认为。可真的是这样吗?我问自己。参加比赛,真的就是为了取得名次,以在未来的种种升学面试中摆出来博取别人的赞赏的眼光吗?

不,不是的。

我不禁想起初一时第一次来到这里,那时的我,天真、稚嫩,尚不知推优、自荐为何物,也从未想过一定要争个名次。我只是觉得,这里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是一个发扬我写作爱好的媒介,是一个拓展我人生经历的契机。可如今……

我抿了抿唇。不,不可以。

我不能仅仅为了名次,一味地强求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别人的素材再好,文笔再优美,那也是别人的。而我要展现的,应当是我自己的写作水平,难道我自己的就不好了吗?

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面前的小利,不过是阻碍你走向成功的一块拦路石而已。这并不仅限于写作,任何事都是如此。古往今来,多少将相贤臣,正是因为在功名利禄前毅然选择走自己的路,最终才成就了伟业,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耽于名利,致使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败坏了家国,遗臭万年?只有坚持初心,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

我最终没有去看妈妈给我的范文,而是简单浏览了一遍《中文自修》里有关竞赛的指导,就早早地洗漱睡觉了。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并且我坚信,它一定是正确的。

作文竞赛的赛场上,我再一次从容地为新作画上句号。甩甩头发,只见窗外天色湛蓝,白云悠远,分明已是朗日晴空。远方,似有雏鹰的啼声传来……

不忘初心,真的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坚守最初的信念,一步步走下去,我最真挚的愿望,终能实现。

真的不容易

原题《细微的感动》有部分修改

收录于《2017年上海市中学生年度最佳作文选》

2016-2017优秀作文“浓浓情意”篇

有人说: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职业。以前我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如今,我终于明白:妈妈,真的不容易。

那一次,我们班被选上参加区级合唱比赛,我既兴奋又激动。到了比赛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那时的天空还刚刚亮,勤劳的鸟儿还没发声,昨晚加班到深夜的妈妈,也强打着精神陪着我出发了。

到了学校,我和同学们匆忙换上了演出服,我们每个女孩都像公主一样,而男生们却像“服务生”。由于比赛要化妆,老师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妈妈们一起忙了起来。只见我妈妈拿起摩丝瓶负责为我们梳好后额头上的乱发抹上摩丝,使我们的头发服服帖帖、丝毫不乱。然后小徐的妈妈帮我们涂粉底液和腮红,小方的妈妈给我们一个个涂口红,最后赵老师帮我们涂上漂亮的眼影。化妆终于结束,我们互相观赏着,炫耀着,但我瞥见妈妈们一个个都甩甩酸痛的手臂,很累的样子。

我们和妈妈们一起乘上大巴感到青少年活动中心,抽签确定好比赛顺序后等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手表的滴答声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还有半小时,还有十分钟……马上就要比赛了。一个月的辛苦训练和辛苦付出就为了此刻。我们紧张极了,生怕在正式比赛时出现一点错误,前功尽弃,个个心里就像有几只小鹿在乱撞。

只听主持人报幕:“下面有请……”,我们强装镇定,表情紧张但还是有秩序地走上舞台,排好队形,但我们也马上调整好了状态,让自己放松下来,尽全力唱好每一句歌词,做好每一个舞蹈动作,努力做到最整齐、最标准。这时,我们的眼睛忽然看见了什么……

哦!原来是妈妈们正坐在观众席里,聚精会神地听着我们的演唱,时不时地点点头,有的举着手机在拍着,刚才还显得疲惫的脸上洋溢着和蔼愉悦的笑容,好像许久都不见妈妈笑得如此灿烂了,此时的他们似乎比我们还开心。有的妈妈还在小声评论着我们的动作与表情,赞不绝口的样子。随着我们的歌声进入尾声,观众席上传来热烈的掌声,比赛终于结束了。

走下舞台,妈妈们为我们翘起了大拇指,而我看到妈妈的手里握着那碗几个小时前买的,早已冷了的粥。啊,妈妈的胃不好,不能吃冷的东西的呀,可也就现在她才感到肚子饿了,于是只能喝这碗冷粥了,但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久久不曾淡去。我真希望时间就定格在这一瞬间,让我永远都看到她灿烂的笑容……

其他妈妈们有的也一手拿着吐司,一手拿着矿泉水,现在才想到啃一口。我一看手表,现在都已经9点了,而妈妈们刚想起吃早饭,吃的还只是冷粥、吐司、矿泉水,最简单的早餐,可她们的心里无不是开心的,幸福的……

我们乘着大巴返回学校,一路上,我们谈论着表演,妈妈们则竖起了大拇指,并拿出刚才拍的我们比赛时的照片和视频,意犹未尽。

今天是休息日,妈妈们原可以在家休息睡个懒觉的,可她们个个早早地就起床,送我们到校,为我们化妆,陪我们演出,这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让我感动,这不就是细微的母爱吗?

妈妈,你真的不容易!

真的不容易

原题《家之脉》有部分修改

第31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初一 一等奖

一碗饭,再平常不过,但在爷爷眼里,却真的不容易。

傍晚的餐桌前,只有我和爷爷两个人。我早就吃饱了,而爷爷还端坐桌前,挺直背,端着碗,握着筷子,眯着眼睛,挑着粘在碗底的饭粒,然后极仔细、极小心地伸出筷子,拣起一粒米饭,缓缓地送进嘴里,细细地咀嚼,像是在品尝着一场人间盛宴,可这分明只是寻常的家常晚餐。我偷眼瞄向爷爷,心中有些纳闷。

终于,爷爷拣完了饭粒。他放下碗,小心翼翼地,像是在完成一场神圣而又庄严的仪式。爷爷转头看向我,那浑浊的眼中,分明透出清明的目光,极专注,极厚重,似乎有一种令人不敢违抗的力量。在这坚定的目光中,我不由端起碗,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那残留的一粒粒米饭,照着爷爷的样子——缓缓放入口中,细细地咀嚼。爷爷看着我会心地笑了。我一时愣着,一粒米饭,竟可以让一个人笑得那么满足,那么美。

我到底是孩子的心性,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用最“漫不经心”的语气问爷爷:“不就是几粒米么……”

话音刚落,爷爷稍稍坐正,我的心也跟着一沉,要说的话也荡在半空,不敢问下去。

爷爷叹了口气,讲起了他们的故事:“小时候,家里很穷,有时穷得连饭也吃不起,我们饿得没有办法,妈妈就拿了篮子出去,敲开一家家、一户户的门,挨家挨户地去讨米。”说到这里,爷爷眼中透着几分沧桑,还有几分怀念。

“好心的人就给一点,无心的人一个冷眼,还有许多有心无力的贫穷人家……每次,母亲都只能讨回一点点的米,可我知道,为了这点米,母亲遭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委屈。”爷爷深吸一口气,压抑着情绪,“每一餐母亲都像现在这样,把米粒拣得干干净净。我们也照着她的样,恨不得把碗都舔一遍。那哪是米?是比珍珠还宝贵的东西啊。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我想,这就是我的母亲留给我的宝贵财产吧!我把这留给你们小辈。但愿你们也可以好好珍藏下去。”

一粒米,一碗饭,现在看来那么寻常,曾经却真的不容易!我再次端起碗时,下意识端正了坐姿,挺直了腰。米饭的清香溢满餐桌,溢满我的成长路。

真的不容易

原题《朋友圈那些事》有部分修改

第31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初一一等奖

天知道,想要劝友人戒掉“朋友圈”里,真的不容易!

不知何时,朋友圈这个词悄悄地出现了。一个手机竟能让天南海北的朋友相聚在一起,世界能变得这么小,真是太奇妙了!我不由得感慨道:“难道这不好吗?”朋友看着我若有所思的样子关切地问道:“可是……”我回忆着前几天身边发生的事陷入了沉思……

那个深秋的下午,与友人相约一同去书店。一走进这个静谧而又充溢着书香味的地方,我之前浮躁的心也随之沉静了下来。我直奔书架,找出那本我慕名已久的书,捧在手上轻轻翻阅,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一本书已临近尾声——“喂,我的小书呆子,听见我说话没?”抬头一看,和我一起来的友人正一边拿着手机,一边在旁边小声呼唤着我。她的书连翻都没翻,歪斜着摆在桌上,“你这一个半小时都干了什么呀?”我诧异的疑问脱口而出。她耸耸肩,不紧不慢地说:“拍照啊,发朋友圈啊。”说罢,顿了顿,又道:“叫你几遍都不搭理我,真不知道这书有什么好看的。你既然看完了,赶紧去朋友圈给我点赞吧。”

我只得拿起手机,在朋友圈里看到她的动态写道:“这本书真的很好看,语言超级优美的,主人公都巨可爱,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是很感动了……”照片上的她,捧书黯然,好像真的曾为书中人牵肠挂肚一般。我一看,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涌上心。哎,这个朋友圈,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啊!

又过了半晌,她终于依依不舍地把眼神从手机上挪开,说:“走吧。”我又忍不住惊讶地问她:“这本书,你不看了?”这回换她惊奇了:“这些东西是用来拍照的呀,都是道具。道具你懂吗?”我心中默默感叹,透过书店的窗户,秋叶翩然而下,顺着清冷的河水不知流向何方,眼前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

那次漫游古镇,为老街的悠然与闲适倾倒,便用相机定格下如画风光。与友人通话,她得知我在古镇,忙不迭地拜托我发一点照片给她。数十分钟后,我在她的朋友圈看到:“古镇风光极好,小桥、流水、人家。”若不是看到图片正是我发给她的,我当真要以为她在古镇漫步呢。我摇头苦笑,再无它话。

我这友人,活跃于多个社交平台,每每见她朋友圈里的动态,美丽大方,爱阅读爱旅行,充满生活情趣。她曾和我抱怨过:“活在‘朋友圈’里,真的太累了。”我毫不留情地答道:“你这是自作自受,还是早日戒掉朋友圈吧!”因为现实中的她,除了杂志,其他书别说看,连翻也懒得翻;行事风格就是“能躺着就不坐着”。要长期在朋友圈里打造一个完美形象,确实要花一番心思,怎能不累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们的宝贵时间就是用来花在这些虚幻的东西上?此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一位位潜心钻研、默默耕耘、忘我工作的楷模们。比如天文学家南仁东,为了“天眼”这一项目操劳奔波,燃烧生命,看到报道时我不禁热泪盈眶。试问,他们会在朋友圈里隔三岔五刷动态哗众取宠吗?当然不会,他们根本不需要朋友圈里虚幻缥缈的华丽外衣!

与其花大把时间打造“别人眼中的我”,在朋友圈中风光无限,不如在现实生活中脚踏实地,用心做“更好的我”。

我已经关闭了微信朋友圈的功能,但是对于那位友人,以及越来越多深陷朋友圈不可自拔的人们,想要挣脱虚伪的社交软件,恐怕真的不容易啊!

上述文章均收录在

2017、2018年上海市中学生年度最佳作文选

此书收录了代表上海中学生最高水平的

每年收录200余篇优秀作文

还有竞赛作文、中高考一类卷作文

最后,课代表还为大家提炼了

各路大咖的意见和看法(不分先后)

上海师范大学 刘辉老师:

“真的不容易”在意义上不同于“真不容易”:“真”可以作程度理解,但“真的”表示回应对“不容易”的怀疑,所以作文题目要求写出对“不容易”的认识的波折。从一些教师点评和下水文看,可能不少人都写成了“真不容易”。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李百艳:

这个题目关注生活、引导成长的旨归是非常明显的,还是容易让学生有话可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发挥的空间。

考生只要认真筛选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感悟成长中的苦辣酸甜,在选材上还是大有空间的。比如学习上取得的一些进步,策划、组织、参与一次难忘的活动,在某个领域或项目中的一个新的尝试、挑战与突破,努力克服自身的某些陋习与缺点,主动承担一份责任或践行一个承诺,努力坚守自己的一个爱好与梦想等等。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既可以写普通人的凡人琐事,也可以写领袖人物的使命担当;既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一个集体,甚至大到国家或民族,只要自己有真切的体验,能够驾驭得了,选材可大可小,立意可近可远。

这个题目也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有些平时注重思想锤炼的学生而言,应该能够关注到“容易”与“不容易”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在容易的生活中看到自己或他人不容易的付出,在不容易的生活中叩问自己的心灵,试着与他者共情。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校长、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工程后备、语文高级教师 何莉:

考题中的“真的”二字有可挖掘的思维空间。考场作文表面上是文字上的优劣,骨子里反映的是思想水平上的高下。考题“真的不容易”能考查出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给能者提供了驰骋赛场、一争高下的机会。思维简单的考生只能写出做某件事的过程不容易,而思维深广的考生会有自己的“理趣”和“情思”,能想到花开不简单,成长不容易等有深度的问题。如:(成长)真的不容易、(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信任)真的不容易、(停下脚步)真的不容易等等,在叙事的过程中把对人生的感悟升华出富有哲理的主题。甚至还可以换位思考,另辟蹊径想想做父母的真不容易,做老师的真不容易等,写出不一样的感悟。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 陆继椿:

综观这几年的中考作文题,有一个很大的共性就是“动情”,要求写出真情实感,这是上海中考作文一脉相承的要求。

平日里通过努力和智慧,提高了学习成绩,这是真不容易的事情;在家里,看到爸爸在历经反复、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后成功戒烟了,这真的不容易;还有,经过交通大整治,马路上乱穿马路和不文明行车的大为减少,这当然也是真不容易的事情……校园里的、家庭里的和社会周遭的,各种“真的不容易”的事情其实是司空见惯的,就看学生是如何去用心观察、用情抒写。

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唐轶:

风雨人生,不会事事都如己意;纷扰世界,不会处处都悦己心,一句“真的不容易”的感叹道出了无数考生的真实心声,不掩饰、不做作、不矫情,真正符合“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精神。“真的不容易”要求学生直面自己成长道路上艰难和坎坷,注重“难”和“易”之间的转化,把叙述的重点放在自己迎难而上、排除万难的不懈努力之上,将奋斗的艰辛、收获的快乐和青春的气息呈现出来。用一句“真的不容易”给四年的初中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预祝各位考生都能用努力去实现梦想,用信念去点亮前程!

上海市民办兰生复旦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李晴:

看到今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在心中细读,品出一股强烈的大悲悯情怀。这情怀中有感恩、有不舍、有敬佩、有心疼……它是个体对某种境遇观照后发出的深切感叹,以及由此生发起对自我的激励。双重正能量!

题目虽是“真的不容易”,学生选材方面却是“真的容易”。平凡如我们,但是为了某些我们认定的、在乎的、不得不面对的生活中事,我们都会付出极大的努力、战胜似乎无法逾越的困境、甚至屡败屡战……这其中有为了爱我们的父母亲人、为了梦想的莘莘学子、为了逆袭的打拼者、为了信念的普通人……这是一个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感动和力量的好题!

在写作中,如果能将生活化的叙述过程与理论性的人生启示进行夹叙夹议的结合,将使文章情理兼备,感人更醒人!

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语文高级教师 刘玉华: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仅仅把“不容易”理解为“苦难”“困难”而简单记录,可能并不太够。如果能在这个“不容易”中写出生活中的复杂情绪,例如经历困难后成功的乐趣、经过难关后的百感交集,甚至一些自己从未在人生中体会过、发现过的体悟,可能在文章整体立意上,会更高些。

值得一提的是,“不容易”,存在一种潜在的“比较”因素,和什么比不容易,和谁比不容易,和什么时候比不容易。同时,这道作文题,可以写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自身经历。如果能在这一亲切平易口语化的题目下,写出身边事、甚至社会生活整体或一角经历多少层面共同努力的变化,可以体现考生较好的思维品质。总体而言,这是一道好写,但是区分度也较高的题,有利于考查学生视野宽窄,以及思考高下。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初三备课组长、语文高级教师 朱静:

2018年中考作文命题和前几年相比,都有审题要求,但不设特别大的难度。

“不容易”是对自己行为或一段生活经历的感受,前面加上“真的”,更对这种不容易的强化。这个题目也贴近初三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引导考生写真事、抒真情,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人生真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本题目的写作素材具有包容性,可以书写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活动、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素材可以小到一件小事情,大到参加重大的项目。本题目可充分让学生抒写自己的成长经历、情感体验、精神感情。

上海市民办进华中学语文教师 李琰:

我想,当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真的不容易》终于在初三学子期待的目光中揭开面纱时,在激动、意外的同时,孩子们应该都会很有共鸣:走到这一步,真的不容易。

因而我认为这是一个很能够调动起写作者的回忆与情绪的题目,孩子们不难找到一个“真的不容易”的经历来叙述,同时也容易让孩子们写出真情实感。

同时,“不容易”意味着需要叙述一个经历困难的过程,能体现出写作者在此过程中心理、精神的成长,适于书写出有一定深度的思想与情感。

我很期待,并相信今年的中考作文会给我们带来不少令人惊喜的篇目。

上海市淞谊中学语文教师、第八届语文教学之星 谢穹:

今年的题目确实给了学生“倾吐心声”的机会。“真的”一词让整个题目更有亲近感,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同时,用“真的”修饰“不容易”,也延续了近年来以倒装或副词进行强调的风格,要求学生在行文的过程中真切地表现出“不容易”的程度,要让阅卷者能感同身受。此外,题目也开放了足够的空间给学生发挥。“不容易”指什么?人或事?“不容易”对谁而言?自己或旁人?“真的”从何体现?以什么为参照?这些都让这个看似容易的题目,具有了一定的思维深度。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语文教研组副组长 黄静:

这个写作题目考察考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反映他们自己在学习成长中做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真的不容易”中“真的”强调内心的感慨,“不容易”是必须经历、必须克服的不容易,体现内心的成长,也可以谈不愿意做又必须做的不容易,体现外在的艰难曲折。

学生在写作时可关注自身,从成长的角度来写作,写他/她必须经历的、必须克服的不容易,包括克服内心的难堪、纠结、懦弱,可谈学习读书,成长中怎样走向成熟,谈社会上的美和一些美德,谈父母、师长,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谈社会热点新闻、英雄人物,传递他们的正能量。

祝愿考生们在之后的考试中再接再厉!欢迎大家留下评论,表达您对2018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