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风水名著《雪心赋》文超良白话注释(五)

前言:《雪心赋》系唐朝卜应天所著。是中国堪舆学中的名篇名著,是形势法(峦头法)风水的经典作品,可以讲是学风水之人必读之作品。

《雪心赋》虽说词理明快,但对于很多初学者却是深奥难明,现在我以现代文进行翻译,希望对爱好者有所帮助。

文超良注解:葬乘生气一语出自郭璞《葬书》,意即祖宗遗骸要安葬在有生气的地方,这里的生气指的就是真正的龙气。这样遗骸才能乘这地下的龙气而荫福后人。

脉认来龙是指龙气行走于地下,肉眼看不见,风水师要察龙之走向,通常是观山脊的线路,因为龙行地下,则山上隆隆有脊,但又并非所有山脊下面都有龙气,还要看其之生死。

所以龙逢界水而止,意思就是说,龙到河海则为尽头,虽然有穿河、海过脉之说,但这是指很特别的情况,不能作为日常而论。

寻龙察脉当顺着少祖之星一路相生寻去,相生者不外五行之理,土生金,金生水……起伏转折,逶迤而行,直至过峡束气,顿起星峰,山止脉息,砂拱水抱,自开堂局,藏风聚气之时则为生气融结之所,这时方可寻穴。

在平阳则隐隐露形,如灰中线路,草里蛇迹,雪里飘梅,浪花滚月,看之似无,察之实有,一路断续而行,直至脉息水拦之处或略起薄砂处,生气方可融结,这才是龙结穴之所在。

有生气之山,其远自天,迤逦而下,状如波澜,蜿蜒而至,势若龙蟠,大顿小伏,高走低转,开屏列帐,气象万千,分支发脉,星峰端严,前迎后送,左护右缠,几度分合,数次剥换,由粗变细,由硬变软,草盛木茂,石润土坚。

无生气之山,《葬书》列有五种:一为童山,即土脉枯槁,草木不生之地;二为断山,即山脉被凿断之山,包括断颈破面之山;三为石山,即岩石嶙峋粗顽尚未化嫩变细之山;四为过山,即行龙奔走尚未驻息结局之山;五为独山,即单山独龙,没有砂水缠护之山,包括过峡受风吹水劫之山。这五种山均缺乏生气,葬之主后人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