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張獻忠如何“攻下”湖北?只因一明將公報私仇

張獻忠、羅汝才二人殘兵敗將逃入四川后,內閣首輔楊嗣昌暗喜,因為他的原有計劃就是將農民軍“趕入”川。按照他的理論,農民軍被逼入峻山險壑的蜀地後,一定會陷入絕境。

誰知,張、羅等人入川后猶如如魚得水、龍入大海,短時間內,“攻佔”了四川的一個個州縣處。

面對迅速蔓延的農民軍,明廷為“遮人耳目”尋找替罪羔羊,川撫邵捷春及陝西總督鄭崇儉很不幸被“選上”:一個被殺頭,一個被革職。

張獻忠等農民軍在川蜀燒殺搶掠了將近半年,也將圍剿的官軍玩了將近半年, 但是士氣還是十分高昂。於是,農民軍的領袖們,於崇禎十四年年底掉頭再入湖廣。

當時楊嗣昌親率水師進駐雲陽,傳令各將官在陸上追剿農民軍,於是各路官兵都追在農民軍後面。

這時張獻忠等人突然掉頭入湖廣,歸路上沒了防守,農民軍如入無人之境。明將猛如虎率領所屬自己的部下僅有六百多騎兵,其餘全是左良玉部的,這些人驕悍成性,根本不聽節制,所到之處大肆燒殺掠奪,只有參將劉士傑勇敢作戰,想要立功。

在開縣黃侯城,猛如虎等人追上張獻忠,因求功心切,不顧部下兵馬疲憊就下令進攻。結果當然大敗,猛如虎的子侄都戰死了。

這位猛將軍,原是從塞外過來歸附的降人,家住陝西榆林,因剿匪有功,從遊擊升到總兵官。公元1640年,被楊嗣昌任命為正總統,入川追擊張獻忠。

此次大敗。猛如虎只好向後移軍,駐紮南陽。

當時唯一能堵住張獻忠等人的只有左良玉,由於他恨楊嗣昌,不聽從楊的計劃:出湖北鄖陽入川堵住農民軍,而是揮師陝西興安,故意避開張獻忠。

就這樣,農民軍乘勝,得以出夔門經巫山順利重回湖北。

張獻忠等抵達襄陽後,得知襄陽城內守軍很少,就挑選二十人化裝成明朝官軍的樣子,拿著從明軍那裡收繳而來的符信混進了襄陽。

同年二月初四,夜。

這二十個人在城內砍殺守門士兵後,先前埋伏在城內的一百多人乘勢而起,四處縱火,頓時襄陽城內火光一片,百姓大亂。

城外農民軍從大開的城門衝進來,張獻忠等人佔領了楊嗣昌苦心經營、號稱銅牆鐵壁的堅城。

不僅如此,農民軍還獲得了大量的軍資儲備,措手不及的數千守軍也投降了。

張獻忠親自為襄陽王朱翊銘斟一杯酒,說:“王爺,我其實不恨你,也不想殺你,只想殺楊嗣昌。此人遠在蜀地,我一時殺他不得,只能借您項上人頭一用,楊嗣昌就會因犯‘陷藩’之罪被殺。王爺走好,請盡飲此酒。”

襄陽王嚇得哆哆嗦嗦地端過酒杯,剛想低頭飲下,張獻忠就抽刀將這位王爺分成兩半,還順便將貴陽王朱常法“正法”,然後一把大火燒了襄陽王府。

此外,張獻忠又下令將襄陽府中所有僕人殺了,並將許多宮女掠為營妓。為顯示自己“仁義”,臨走前,張獻忠開庫放銀十五萬兩賑濟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