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优秀的孩子不是“吼”出来的,用“低声教育”,说比吼更有效

前几天晚上,我又听到邻居家的吵闹声,后来了解到原来是小孩,他家的小孩现在才上二年级,那天发试卷,孩子的成绩不太好,那个孩子的妈妈就瞬间脾气上来,对孩子大声吼叫,责骂孩子,说一些比较难堪的言语。孩子受不了,就大声的哭了,然后整层楼都能听得他们的打骂声,楼道的另一位邻居去他们家了解情况,最后哭声才停下来。

邻居家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其实是蛮多见的,因为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吼叫似乎成为了父母习惯的教育方式。一旦孩子们犯了什么错误,总会被父母大声吼叫,责骂。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做父母的,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其实,在生活中有些孩子的性格也比较内向,父母要是在孩子做错事之后就大声吼叫,更可怕的是打骂,这样做很及其容易让孩子的性格更加的敏感,会让孩子对外界产生抗拒的心理,从而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因此大声吼叫会起相反的效果,实际上用低声教育会比大声吼叫会更好,不要对孩子大声喧哗,会对小孩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那么什么是"低声教育"呢?父母应该去明白低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低声教育"是什么?

“低声教育"是指要用温和的态度去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采用的方法当然与大声吼叫相反。家长常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脾气暴躁,与孩子们沟通失败,并且孩子的态度也相当强硬时,大多数家长就会失去耐心,然后就对小孩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有时就会全然不理,这时就出现了家庭教育的矛盾,如若处理不当,矛盾就会升级,父母与孩子就会进行无声的抗争。在现在的影视剧中,父母与孩子的教育的影视剧也有许多,例如,赵薇饰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赵薇饰演的那个角色就经常大声吼叫她的女儿,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提倡的。我们应该用低声教育来教育孩子,大声吼叫会让孩子起逆反心理。

“低声教育"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记得我和朋友想去香港旅游,,在广州的白云机场那里遇到了一对母子。看样子和中国孩子差不多一样大,也可能比较小,(也可能是因为刚刚上飞机,有点兴奋)飞机起飞之后,那孩子趴在窗边头靠着窗户,然后突然大声对他的父母说"Look,moom,you 。。。"还没说完,他妈妈立刻用手捂住他的嘴,然后说"xu。quiet。。。"后面具体说什么我都听不清楚了,大概意思是让他不要这么大声说话。然后男孩似乎点了点头,坐在椅子上那里,之后就感觉是用手捂着他妈妈的耳朵说了什么。妈妈跟他一起抬头往窗户外面看,然后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就笑了。在国内的餐厅内,公交车内,总会听到孩子大声

父母会比孩子更大声,孩子面对父母的大声吼叫教育会更不耐烦,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语,因而,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用低声教育代替大声吼叫,是当代父母应该去实践的。

为什么“低声教育"在教育中很重要?

心理学家表示,人都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不管这个人的年龄是多少,总会有逆反心理。更何况是小孩子,父母总是错误低估了小孩子的学习能力,父母日常的的言行举止,小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如若平常大声吼叫的教育孩子,孩子在跟其他朋友或者其他小孩交流之时,就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因而,我们应该用低声教育。

低声批评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低声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更集中精力听我们的教育,不然会让他们有逆反心理,孩子的世界有时候,我们也猜不到。假如在公交车上你大声责骂孩子的话,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小孩子也是会有自己的自尊心,也有自己的面子而言。

低声调能使情绪缓和些。

大声吼叫只会让父母的情绪更加的糟糕,使矛盾激化得更加严重,低声调会让人觉得其实双方都有一下错,冷静思考自己的问题,自然而然,问题就解决了。

那么大声吼叫对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呢

在一部电影中,由帅气的吴彦祖扮演的阿祖是深受家庭环境影响最后走上不归之路的。他从小在父亲的吼叫声,谩骂中成长,父亲的过分的言语:"你真是个废材!""猪脑子,为什么生出你这个无用的人!""你为什么要活着,不如死了算了。""你是个混蛋,你把我的脸丢尽了。"

这些带着诅咒的吼叫是一直影响着阿祖的,他的父亲用如此的吼叫以及言语来击垮幼年的阿祖,以至于阿祖在那条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进了监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断地吼叫,属于 "超限效应"。对孩子来说,他们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也有他们的思想,对孩子那些严重的言语,是会对他们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当教育变成了责骂,谩骂,当谩骂变成了大声吼叫,孩子会对你失去所谓的耐心,也就是叛逆期,之所以有叛逆期,也是由于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失败造成的,会不耐烦的听到你的声音。为了保护自己,他就会像蜗牛那样缩在壳中,不打开内心,变得孤僻,越发自卑,越来越逆反,做一些一生都会后悔的事。人的情绪一旦低落,失控,就会干一些不好的事情,会让自己后悔一辈子。

父母应该如何去实践“低声教育"?

在教育孩子时声调要降低点

这个方法是有一定科学支持的,有人专门研究过一个人在处理相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同的说话声调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反馈,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低声调更容易被接受,因为低声调可以使自己的情绪更加平和些,也可以让孩子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有所放松,让自己更能把道理讲明白,让孩子的错误得到纠正。低声批评可以让孩子集中精力听你说,让双方情绪更加稳定点,因为心平气和的谈话好过争锋相对。

言语适当,提前准备措辞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批评他们时),要注意父母的言语不能过于暴力,我们要提前想好措辞,有耐心的与他们讲事情的严重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清楚的表达你的要求以及奖惩分明。

举个例子,假如星期六要她自己做完自己的功课,晚上下班了要检查的,并且告诉她你会做一个得分表,满多少分可以实现一个小要求。但不完成的话,也有惩罚。或者再比如说带孩子出去的时候,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随意动东西的时候同时把乱动东西的后果告知,这样做比孩子乱动的时父母大声教训威胁好得多!

注意孩子的感受,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要就事论事,不要把孩子当出气筒,说出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尊重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会使孩子更加自信,开朗,更容易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大部分的父母都会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有一定的作为,老祖宗传下来的棍棒出孝子在父母心中根深蒂固,但打骂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虽然能收到一时的成效,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有效的沟通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要用"低声教育"来代替大声吼叫,制造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是刺猬奶爸,也是3岁宝宝的奶爸,每天记录和分享不同的育儿知识及经验,喜欢文章请关注我。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