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挂证”被推上风口浪尖!建造师挂靠是否被过度抨击?!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挂证”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且证书和资质挂靠被315打假晚会曝光,以至于建造师行业备受各大媒体平台的抨击和抹黑,但是,建造师挂靠是否被过度抨击!?

回顾下打击建造师挂靠的起始

建造师资格考试从2004年开始至今已经历经了15个年头,可以说历经了风风雨雨,从最初只有几万人参加考试到现在上百万人参加考试,虽然建造师考试的通过率不高,但是每年参加建造师考试的人数却在增加。

虽然国家对企业资质实行政策改革,但是企业项目上逐步开始要求建造师证书数量,尤其是项目经理必须持有建造师证书上岗,除项目经理外,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都需要持有建造师证书。由于建筑市场对建造师证书的大量需求,导致一些中介专门做起了证书挂靠业务。每年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的挂靠费,促使非本行业的非从业人员也加入了建造师考试的大军。

但是,国务院安委办在通报全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时指出,2018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732起、死亡1752人。同比分别上升7.8%和1.4%,事故总量已连续9年排在工矿商贸事故第一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自2016年起连续“双上升”。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大量的安全质量问题曝光,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给公民创造更好更安全的生活环境,七部委发文严厉打击挂证!

多省市积极响应住建部文件,这段时间住建厅大量曝光挂证疑似名单,加上315挂证被央视曝光,一时间,业内纷纷关注与热议,但是很多媒体把工程问题的原因全部归结于挂靠,这是否有失公平?

建造师挂靠是否被过度抨击了!?

职业准入、执业资格制度是保证各行各业质量、安全、卫生等的有效措施,是政府加强监管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人员权益的根本保证。

建造师考试和执业资格制度,不但不能因为“挂靠”而淡化,更应在打击“挂靠”的同时,加强对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的监管,逼他们从被动应付检查到主动安排建造师现场履职,并给予合理报酬,为全职建造师现场履职给予保障!

我们需要的是经过系统学习,掌握了理论规范标准,通过考试取证的专业人士来管理施工,以达到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而所谓的经验只是技术层面,不是管理层面,也不一定符合工程规范标准。难道“偷工减料、事件造假、虚报工程量、如何瞒过监管”这些经验也可以当项目经理?

时代在发展,工程管理在进步,工程技术越来越现代化、智能化、知识化,不要为自己的懒惰不善学习找借口。当然,那些真正有技术、有经验、在施工现场实打实练出来的人,他们并非没有用武之地,他们需多成了技工、工长、技师、高级技师,难道没被认可吗?

施工现场有很多技术岗位,非要成了管理岗甚至项目经理才是被认可?不能因为挂靠,也不能个别建造师实践水平不行而否定执业资格。

建造师只是最基本的准入要求,至于各人水平,需要在实践中提高。至于挂靠,那是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削足适履、因噎废食。

个别媒体并没有深入了解这一行,建造师说到底,也是施工企业的打工仔,也要服从企业安排,希望媒体舆论不要一边倒,也要深入施工驻地现场,看看现场的项目经理的工作生活情况。政府一再给施工企业减税降负,这些省出来的钱,也未见建造师工资上涨,现场施工安全及生活条件改善。

从招投标阶段,建造师就应参与进去,建造师觉得有的项目难度大风险高,以自己的能力还难以胜任,可以拒绝当项目经理,而去做一些与自己能力匹配的项目,逐步学习积累,向大项目管理发展。

所以,现场执业的项目经理建造师,一方面是管理施工现场,这与包工头利益一致;但另一方面,又要监督现场,符合质量安全规范,这与包工头利益不一致,却又要包工头负担工资,包工头当然不爽,所以他们都说没有证也能管理现场,建造师水平不行。

希望媒体对建造师行业有个公正客观的看法!建造师们请珍惜这考之不易的证书,在现场管理中遵守工程质量安全规范,坚持原则、守住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