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华尔街日报》: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美大型企业纷纷减少投资继续观望

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24日称,许多美国最大型公司正在削减对设备和其他资本投资的支出。受商业环境不稳等因素影响,不少美企推迟或取消了一些原本被看好的项目。这可能会进一步拖累美国经济增长。

为何“刹车”

《华尔街日报》称,本轮投资减少始于去年秋天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不少企业由此对供应链、定价和利润信心不足。与此同时,有迹象显示,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放缓,消费者的担忧情绪日益加剧。

近来,哈雷—戴维森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塔吉特公司等知名美企纷纷效仿小企业,给投资“踩刹车”。一些公司警告,上述情形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届时总统和国会选举将给企业决策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财经分析人士西奥·弗朗西斯(Theo Francis)称,美企放慢资本投资的原因多种多样,且很少有企业明确将此事与贸易紧张相关联。它们通常归因于需求放缓或项目推迟。但经济学家和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时间点微妙。美企投资减少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而在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后中方对美方采取了反制措施。

此外,美国亚特兰大联储银行本月进行的企业信心调查也显示,贸易紧张局势影响了企业支出计划。12%的受访企业(其中五分之一为制造商)在今年上半年因贸易紧张和关税担忧而削减或推迟了支出,这一比例为去年上半年的两倍。据估算,今年上半年贸易问题造成的投资损失达400亿美元。放在1.4万亿美元非住宅固定投资的盘子里,减幅约3%。自2000年以来,此类投资都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

“贸易不确定性一直是美国投资的主要拖累。”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布鲁姆(Nicholas Bloom)称,“其中一些项目以后会补回来,但另一些将永远消失,比如关门的工厂、搁置的IT项目、叫停的研发项目……我认为,美国经济增长会付出长期代价。”

“大户”掉头

《华尔街日报》称,特朗普政府宣称,贸易壁垒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阻止进口、帮助美国重振制造业;新“北美自贸协定”同样旨在鼓励对美国制造业的投资。但标普道琼斯指数的数据显示,美制造业并没有出现“振兴”迹象。截至本月中旬,标普500成份股公司三季度的资本支出较二季度仅增长0.8%,约13.8亿美元。

如此温和的增长,其实还是靠几个“大户”支撑:亚马逊和苹果三季度资本支出共增加19亿美元。如果没有它们,其他438家已公布业绩公司的总支出可能会略有下降。如果再除去英特尔、伯克·希尔哈撒韦和新世代能源3家公司的支出增长,美企三季度整体支出将减少2.2%。数据显示,从二季度到三季度,上述5家公司的资本预算共增加47亿美元,增幅达30%。

不过即使是投资“大户”,也开始调转“车头”。哈雷—戴维森公司在10月下旬表示,其2019年的资本支出将较此前预测约下降8%。玻璃制造巨头康宁(Corning)计划削减光纤部门产能。“鉴于目前的环境,明年的资本支出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高。”公司首席财务官10月底在电话会议上表示。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同样预计,2020年的资本投资将有所减少。多名高管在11月13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可以在不增加支出的情况下投资5G无线网络。

塔吉特公司称,出于成本效益考虑,已将部分支出推迟到明年,今年的资本支出可能为31亿美元,较此前预期低11%左右。高管们指出,随着公司对300家门店进行装修,预计明年的支出将达到35亿美元,后年则将降至25亿美元。

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支出跌幅最大的是工业门类,总开支下降18亿美元,降幅10%;金融门类下跌9.51亿美元,跌幅近8%;通信服务门类支出增长4.5%,约12亿美元。

继续观望

美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指出,美企三季度非住宅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二季度降幅为1%,系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展望未来,美国工商咨询公司Vistage Worldwide对近800家小公司的月度调查显示,约39%的小型企业计划在今后一年内增加投资,高于上月35%的比例,但仍远低于一年前的45%;另有半数企业预计,未来一年投资不会发生变化。“这些投资计划与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未来一年就业适度增长相一致。”Vistage Worldwide公司称。

位于盐湖城的软件开发公司Gold Systems计划在明年减少投资,公司一半的生意来自政府部门。公司首席执行官戴夫·威尔科克斯(Dave Wilcox)预计,明年将出现政治不确定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放缓。“我们在进入选举年时总是持保守态度。”

位于肯塔基州的食品生产商Glier s Meats负责人丹·格利尔(Dan Glier)指出,公司现在停止了所有不必要的支出以保存现金,因为政治不确定和增税风险迫在眉睫。“至少在未来一年里,我们仍持观望态度。”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