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一個在上海奮鬥了4年的農村程序猿回憶租房的那些事,酸甜苦辣

在上海的農村程序猿回憶錄之租房

因為馬上要回老家了,最近忙著轉租房子,今天就寫寫我這4年的租房經歷吧(想到哪裡寫哪裡可能有些凌亂請見諒)。

城市的高層,猶如牢籠

租房,合租房,如果說前者是整租的話,那麼合租才更是一個普遍現象,在這城市的牢籠裡能擁有一個比較舒適的居住環境,有時候也變的比較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收入的貧富差距,造就了一批批外來人員的合租生活。對於每一個初來上海闖蕩的外鄉人來說,自備的盤纏是比較羞澀的,必須精打細算熬個最初的幾個月,直到收入得以平衡支出,而租房則成了最奢侈的一筆固定支出。

高層建築,人類的監獄,條條框框

常言道買東西要貨比三家,在這時候找房子比的遠遠不止是三家,2014年3月份我來到上海,躊躇滿志,懷揣著父母湊的僅有4千塊錢。來到上海我的第一個落腳點是朋友租住的客廳沙發,沙發不大剛好容得下我的肉體,沙發的一面是靠著牆的,另一面睡覺的時候就要手動給來個變身(找兩個凳子靠著),也沒有資格挑剔。暫時解決了不露宿街頭的問題,找工作擺在了面前,急需解決。由於2014年上海的互聯網行業比較熱,新興的大小公司遍地開花,當時只要你把簡歷發開,那HR、獵頭的電話就能輪番的對你實施轟炸,也正因此工作很快找到,稅前4000塊,試用期3個月打8折,雖不高但有了一份工作,實現了從學校到社會的跨度。

租房的窘境

找房子,在公司裡忙裡偷閒,就從最早的趕集網、58同城上搜索的房子,需求很簡單,第一是便宜,第二是便宜,第三才是距離公司不能太遠,本著這兩點需求 ,在小本子上記錄著各個發佈者的聯繫方式、租金 、具體位置,很快羅列了滿滿的一張A4紙,上班約好時間,下班就開啟了看房的征程。大概經過了3天吧,住的地方定在了松江佘山,週末獨自一個人揹著雙肩包 ,挎著筆記本電腦,拖著行李箱,外加一個蛇皮袋子(被子),趕地鐵,各種換乘來到了佘山附近(講真的當時沒覺得辛苦,可能是年輕火力太強)。

擁擠的早高峰

房子不大,只能容得下一個一米半的床,一個雙開門的衣櫥,不大,還有一個mini桌子(日後的餐桌),畢竟是合租,客廳房東也不會放開(改成一間臥室),算起來有4個臥室,一個衛生間,雖都是年輕人可沒有太多交集,我倒是和隔壁的一個帥小夥打的火熱,他是80後比我年長3歲,西北甘肅人,豪爽,我喜歡的性格,雖不是同行,這也算他鄉遇知己了吧,週末時常談天說地,大概過了半年多吧,他回了老家,而我繼續我的生活,上班,下班,做飯,玩手機成為了常態。吃的很簡單,買一袋掛麵和一大包方便麵,再買幾個雞蛋,就完成了我的晚飯(煮泡麵+掛麵+一個雞蛋),簡單,便宜。

合租房

這樣的日子重複著,似乎過的有些麻木了。

時間很快來到了2015年5月份,程序猿嘛,肯定面臨這跳槽,很快找好工作,這次是在上海楊浦區的五角場,萬達寫字樓。工作的變動肯定意味著又開始重新租房子,這次很快,和幾個同學整租了一套,也多了些許的自由吧,都是認識的同學不再拘束,我選擇了最小的一間,為了省錢嘛。每每望著窗外的防盜網,就感覺在牢籠裡,出不去,隨著住的越高這個感覺更加明顯。可城市的鋼筋牢籠拴不住一個嚮往自由的心。

高級的牢籠

後面和同學一起整租還是比較穩定的,大概有2年多一點,由於同學們的各自規劃(回老家,換城市),我們光榮的散夥了,暫時留在上海的幾個只能各自重新找房,我也就找到了現在租住的這間1800一個月。

雞、鵝

回想這幾年的租房和工作經歷,酸甜苦辣,各種滋味,有成長,有收穫,足矣。

飄著的人是沒有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