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自动步枪的鼻祖,称霸二战战场的M-1“加德兰”步枪

二战中,M-1“加德兰”步枪无疑是美国大兵的标配,在我们熟悉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加德兰”步枪就多次出镜,今天就和大家聊聊M-1“加德兰”步枪的历史。

剧照

二战期间,各个参战国的步枪都各有千秋,例如德国的毛瑟98-K、苏联的莫辛·纳甘、英国的李·恩菲尔德,还是日本的三八大盖、但是美国的M-1“加德兰”却能够独领风骚。

半自动的设计思路,不啻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跨越。

M-1加德兰步枪是世界上第一款装备于部队的半自动步枪,在此之前,二战各国军队中使用的都是栓动步枪,也就是打一枪拉一下枪栓。真正有实弹射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构成瞄准姿势后,一旦身体出现晃动,就需要再一次的花费时间去校正身体。

M-1步枪

无疑,这种打一枪拉一下枪栓的手动步枪极大的降低射击速度,而半自动的M-1加德兰弹仓容量是8发弹,可以连续的发射。虽然8发弹的数量在今天少得可伶,但是在二战的战场上,每分钟30发的射击速度足以让当时的对手胆寒。

射击速度的加快,带来的是火力打击能力的倍增。配备同等人数和枪支数量的步兵班,美军步兵班的火力是德军步兵班的1.5倍、日军步兵班的2.5倍。

手持M-1的美军

美军强大的后勤的保障能力,让M-1“加德兰”有了用武之地。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人都知道半自动步枪的优势,当时的德国、日本之所以没有及时研发半自动步枪,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后勤补给跟不上,没有那么多的子弹供应。

瞄准方式的革命性改变:觇孔式照门,可移动准星。

半自动的装弹方式是M-1加德兰的一大优势,但是在瞄准的方式上,M-1也别出心裁,摆脱了以往缺口式标尺照门,固定式准星,采用了全新的觇孔式照门和可移动准星。而当时其他各国的步枪基本都采用缺口式标尺照门,固定式准星,瞄准对新兵而言不易掌握。

八一杠采用的就是缺口照门

而M-1步枪这一超前设计既有利于平时校正枪的精度,也使瞄准更加简便,这在战场对于概略瞄准、快速射击的作用意义非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军事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国的上一代主战步枪是八一杠,八一式步枪就采用的是缺口式的照门、而我军如今列装的95枪族和03式步枪则采用了觇孔式照门。这其中的意义应该是不言而喻了 。

03式步枪

巴顿将军眼中:世界上最致命的步枪。

巴顿的这句话代表了美军士兵对于M-1加德兰步枪的信任。美军自1936年少量试装M-1步枪,仅在1940年对M-1步枪导气装置有一次重要改进,之后大量列装部队,美国原产军工厂几乎没有收到关于改进M-1步枪的意见反馈,足见这支枪的设计和质量十分过硬。

M-1步枪的发明者加德兰

M-1步枪的“导气式半自动”就是指将一部分火药气体从枪口附近的开口引出,利用这部分能量来推动后部枪机完成解锁、抛壳、推弹、复进和闭锁运动。两发子弹射击的间隔非常小。

工作原理

二战结束后,M-1加德兰步枪依然是美军的主要轻武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依然使用了M-1步枪,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缴获不少M-1步枪,M-1被志愿军戏称为“大八粒”、“快八粒”。

思想的改变才是最可怕的,M-1“加德兰”步枪无疑是步枪发展史上的一座桥梁,是手动步枪发展到自动步枪历程中最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