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我和旅行車(一):Why Wagon

大部分人並不會把“瓦罐”這個詞和汽車聯繫到一起。

提到“瓦罐”,人們總是情不自禁的想起瓦罐煨湯,然後情不自禁的叫一份外賣。

瓦罐煨湯確實挺好喝的。

在你跟別人聊車時提及“旅行車”的時候,對方可能大概率不知道你講的是什麼樣的車型。如果你不提一嘴“就跟派出所的大屁股桑塔納一樣”,對方可能會把你描述的東西想象成別克GL8,大概率的。



旅行車這個車種,在中國簡直是小眾的不能再小眾了。

--------

我不喜歡SUV,非常不喜歡。

我也不喜歡MPV,非常不喜歡。

--------

對於真正喜愛汽車 & 熱愛駕駛的人來說,一輛駕駛感/操控感很棒的車子可以帶給他們無窮的快樂。正是因為這樣,BRZ和MX-5這樣的小車才能夠深得大家的喜愛。就算負擔不起86,一輛K20A的思域也可以讓你明白什麼才叫真正為駕駛者而生的汽車。



(Mazda MX-5,無關於動力,無關於圈速,無關於配置,無關於豪華感。這輛車就是能讓你明白,開車是一件多好玩的事!)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不得不選擇妥協。

為了家人,為了孩子。

這時候你需要一輛能夠容得下嬰兒車和大件行李的車,一輛不那麼吵的車,一輛能讓老婆孩子坐在後排安靜的睡一覺的車。

於是你揮淚告別了BRZ,迎來了和別人一樣的SUV & MPV。

但是,在為家人和孩子考慮的同時,就一定得剝奪自己開車的樂趣嗎?

--------

從業幾年來,各種各樣的汽車我也開過了百餘臺。

從幾千塊錢的到上百萬的,形形色色啥樣都有。

有些幾千塊錢的車子能開著開著讓你情不自禁嘴角上揚,有些幾十萬的車子卻除了能在開車時刺激你的睡意一無是處。車子能否和駕駛者產生精神上的交流,無關於價格。

(已經有人猜到我要放羚羊出來了是嗎?千元級別的小鋼炮,動力輸出暢快的1b)

不論外在的天差地別,這些有意思的車子都有一個非常大的共同點:

- 沒有一輛是城市SUV或者MPV。

而這兩樣恰恰卻是我們國內的汽車市場裡最火熱的車種。

--------

我們不妨先來分析一下,城市SUV和MPV各有什麼優缺點。

- 城市SUV和轎車相比最明顯的不同就是有更高的離地間隙、更大的車輪和更高的輪胎扁平比,這使得城市SUV具備比轎車多一丟丟(真的只是一丟丟)的行走於非鋪裝路面的能力;



(輪子更大,加個輪眉,升高一點底盤 - SUV,完成!)

- 城市SUV普遍採用兩廂設計(還特麼沒見過三廂的SUV呢,最多就只有溜背),尾廂空間比起三廂轎車有巨大的優勢。對於多人共用一輛車的中國家庭來說,這絕對很重要;

- 現在非常流行的七人座SUV,可以在應急時多塞下兩個人,至於這倆人坐得舒不舒服以及你的行李往哪放,暫且先別管了;

- 由於一些歷史原因 & 出於一些特殊情結和對“特權”的崇拜,使得很多人覺得SUV車更“威武”、“霸氣”、“虎實”等等。這種情結的具體原因不便多說,但一般有這種情結的人年齡都超過四十且學歷不超過初中。



(有相當大一部分SUV車主其實心底裡最想要的是這個車,因為這是機關要員和黑道大哥的最愛。但大多數人買不起這個車,買得起也燒不起油,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買一個“同類產品”。如果我國經濟真的騰飛了,相信陸地巡洋艦的銷量一定好到爆炸,帕傑羅也不用停產了。)

和轎車相比,城市SUV的缺點也顯而易見

- 更高的重心、更軟的避震、更大的轉向虛位、更厚實的輪胎把轎車的操控性基礎糟蹋的一乾二淨,但是好像消費者們都不太在乎,因為他們感覺不出來;

- 看起來像極了越野車的城市SUV只具備“走爛路”的能力,卻不具備越野的能力。也就是說平常下個鄉走個爛路什麼的沒有問題,但要真是翻山越嶺...算了別提翻山越嶺了,大多數的城市SUV連爬個坡都費勁。對吧,漢蘭達?



(實名吊打,看起來威武霸氣的漢蘭達,只要不爬坡你讓我幹什麼都行。漢蘭達說好聽點是用了類固醇的健美運動員,說不好聽了就是...)

城市SUV和越野車之間的差距,就是太監和男人的差距。

- And,其實很多SUV車在旁人看起來並沒有他們的車主眼中那麼“虎實”,也完全不威武霸氣。

--------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MPV近兩年也是超級火熱。

如果你真的有兩個孩子,那你還是乖乖買臺七人座吧。

儘管事實上很多MPV的車主連一個孩子都沒有。

- MPV車型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無壓力(且不談舒適不舒適)的乘坐七人出行;

- 但MPV本身就是矛盾體所在,因為如果真的七人同行的話,你們恐怕還得僱一個貨拉拉跟在後面,拉你們七個人的行李。對於MPV車來說,載人還是拉物,從來都是二選一。



(本田奧德賽,展開第三排座椅後的尾廂空間,大約是飛度的一半大小。不如說第三排乘客其實是坐在了後備箱裡的小板凳上。)

- 比SUV更過分的是,多數MPV車會讓你在駕駛時有一種正在駕駛豐田考斯特的錯覺,你不是一個私家車的車主,你是一個開公共汽車的。

MPV的火熱,除了二胎剛需以外,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人均汽車保有量太少的結果。不信你問問坐在MPV車第三排的人,如果他自己有車的話,誰會樂意坐你的第三排?!

七人座,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不包括跑黑車的),都是被商家捏造出來的偽需求。第三排座椅的利用率,MPV車主們自己都清楚。很多車主都喜歡把第三排放倒,因為如果不放倒的話後備箱裡根本沒有空間可以放雜物。

比SUV更甚,MPV作為一輛汽車已經完完全全的淪落為工具化的存在。你可能會聽到一個別克車主說:“我愛我的君威GS!”,卻從來不會聽到一個別克車主說:“我愛我的GL8!”(黑車司機除外,GL8為他們帶來了大量的人民幣,他們非常愛GL8,如果你問他你的GL8開報廢了之後會買什麼車,80%的司機會告訴你還買GL8,剩下的20%沒準會出於對生命的敬畏和本田大法的痴迷而轉購蟻力神)



(別克GL8,黑車司機最愛,高鐵站飛機場80塊錢一位上車就走)

當你選擇了一輛MPV時,你就徹底和駕駛樂趣說白白了。

以後的旅程對你來說只是一場場艱苦的體力勞動,以及和睡神的搏鬥。

--------

SUV和MPV之所以能夠在國內爆火,甚至有壓過轎車的趨勢,說到底不過是因為它們的一項共同的優點:空間夠大。

空間大不是原罪,家庭用車必須要考慮空間實用性,否則就是對家庭的不負責任。不僅我們國家的老百姓對車內空間有要求,全世界人民都有對家用車大空間的剛需。不如,我們看看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地區,都流行著什麼樣的汽車?



美國 - 皮卡,F150那樣的皮卡。

美國地廣人稀,路寬人少,家家都有院子,完全不用擔心皮卡的停車問題。皮卡費油?誰在乎,反正美帝的汽油便宜,更何況我們掙的也多。So, Why not picking up a pickup truck?!



(本田N Box,這才叫“空間魔術師”)

日本 - Kei car,鈴木北斗星那樣的Kei car。

日本的土地資源緊張的一逼,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車身尺寸下儘可能挖掘車內空間的潛力,就成了車廠們永恆的話題。三米四的車身裡,可以容納無數種可能。



歐洲 - 旅行車。

汽車文化起源於歐洲,歐洲人人人都愛開車,歐洲人人人都愛開快車。歐洲是上帝的賽車場,蜿蜒的山路遍佈每個國家。歐洲的小年輕們最喜歡的是標緻206那樣的手動擋小鋼炮(出於貿易保護主義,喜歡206的基本上都是法國小年輕,德國小年輕會比較喜歡大眾高爾夫,因為買本國車便宜);

但成家立業之後的他們本著“不開快車不是歐洲人”的原則,說什麼也不能丟掉他們最在乎的駕駛性和操控性。所以,歐洲人選擇把轎車車頂一直延伸到車屁股,加上兩根D柱,在完全不改變轎車底盤架構、完全不犧牲轎車操控基礎的基礎上,加大了尾廂的行李空間。

這,就是旅行車。

--------

有人說,既然Kei car代表日本,皮卡代表美國,旅行車代表歐洲,那就一定有一種車型是可以代表中國的。

有人說代表中國的車型應該是微面,我一半同意。微面其實原本是起源於日本的Kei car,但中國之所以引進微面不是因為它尺寸小或者空間靈活,而是因為它便宜。



因為那個時候的中國根本沒有汽車,那個時候我們窮,所以只能選擇最便宜的汽車。微面伴隨著貧窮的中國走過了幾十年,現在微面已經完完全全脫離了家用,轉變為100%工具化的存在。所以微面可以代表曾經的中國,但代表不了現在的中國。

那麼,SUV?

也許是吧,但我更傾向於認為這只是暫時的。

等再過一些年,隨著老百姓人均持有過的汽車數量越來越多,大家就會越來越明白什麼才是好開的車,什麼樣的車子才是開起來有樂趣的車,什麼樣的車才是有靈魂的。可以和駕駛者溝通的汽車。當大家都越來越懂車之後,路上的SUV也就會越來越少了。

我說的“溝通”,不是車機的智能語音交互,謝謝。

--------

私以為,我對於一輛完美家用車的想象和歐洲人民高度一致。

私以為,一定還有人跟我一樣。

在為家人著想的同時不犧牲自己的樂趣,不好嗎?

--------

《我和旅行車》將會連載(我也不知道多少)期,且更且看吧。

你可以罵我,但一定不要催我。

相關閱讀:

《我和旅行車(二):“擁有桑塔納,走到哪兒我都害怕。”》

新浪微博、知乎專欄、Bilibili、懂車帝、汽車之家同步更新

合作聯繫微信:lotust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