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小姑子出嫁,俩嫂子躲回娘家,婆婆“你俩不用再回来了”

我是波帝,点击【关注】从此我的世界多了一个你。

人人都说婆媳难相处,我看姑嫂间更难相处。不管是婆媳还是姑嫂,都需要一个中间人来表明立场,解决矛盾,调和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对于婆媳来说,这个中间人就是丈夫,对于姑嫂来说,这个中间人无疑是婆婆。

很多与儿媳关系一般的婆婆,总是习惯性地向着自己女儿多一些。

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对于儿媳这个嫁到家里的外姓人来说,做得再多也无法改变婆婆与小姑子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

其实,聪明的婆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选择向着自己女儿的。

原因很简单,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再好将来都是要嫁人的,不比儿媳可以一直跟在儿子身边照顾自己,而且女儿跟妈妈不隔心,就算妈妈区别对待自己和嫂子也不会真的生气。

儿媳就不同了,在这个婆媳关系紧张的社会,不管多小的事情,只要发生在婆媳之间,那就是天大的事,心眼小的彼此记仇不说,一辈子不来往的比比皆是。

所以,儿女多的家庭中,一定要有个能主事的老人,这个老人必须一碗水端平,做到不偏不向,还要对事不对人。家里出现矛盾时,要顾全大局,不管是儿媳还是女婿,作为原生家庭里的新成员,家里的老人不仅不能贬低。

还要对其高看一眼,婆婆看重儿媳,女儿才不敢造次,丈母娘看重女婿,儿子才能懂得尊重。这样才能少些怨言,家庭也会更加和睦。

害怕小姑子的两位嫂子

李芬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母亲对她总是格外宠爱。而且从小就告诉两个儿子凡事要让着妹妹,这也养成了李芬霸道,娇纵的性格。

如今,两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不舍得让女儿嫁到别人家吃苦的母亲,还把李芬护在自己的臂膀下,每天由着她的性子,虚度年华。

由于母亲一味的宽纵,两个嫂子也受尽了李芬的刁难。

已经参加工作的李芬每个月总是入不敷出,母亲为此没少偷偷塞给她钱,但是李芬的胃口越来越大,她打着“不想啃老”的旗号,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和嫂子们“借钱”。

说是借钱,可是从来没还过,每次李芬都会这样和嫂子说:“嫂子你那有没有钱,先给我拿点,等我有了再给你”。

两个嫂子深知婆婆对李芬的溺爱,所以不敢不给,尽管数目不大,但架不住李芬总来,时间长了,两个嫂子都有点怕见到李芬了。

每每李芬缺钱了,她们总是结伴出去串门,借故不在家,这惹的李芬很是气愤,在母亲面前没少说两个嫂子的坏话。她甚至还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让她们难堪。

转眼间,李芬都快成老姑娘了,母亲这才想起来着急,连忙托媒人给说了一门好亲事,置办好嫁妆,就把李芬风风光光的嫁了。

出嫁那天,家里人都到齐了,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都赶来送李芬,但就是不见两个嫂子。

原来她们清楚李芬的脾气,怕李芬在出嫁这天故意找事,所以一大早就躲回了各自的娘家。

按说小姑子结婚,嫂子没有不在场的道理,但两个嫂子实在是让李芬欺负怕了,便借口娘家父母有事,让丈夫包了红包塞给李芬,这样也好避免矛盾的发生。

幸亏她们两个不在,不然少不了一场“血雨腥风”。

原来为了报复她俩,李芬早已想好了主意,她准备让两个嫂子给自己包个大红包,还要亲自在婚礼现场数钱,被李芬借怕了的两个人自然不愿拿出那么多钱。

但是又不好在客人面前让婆家下不来台,这红包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李芬这么做就是想让她俩当众出丑。

可谁知两个嫂子早有准备,早早地就跑了。

婚礼上没看见两个儿媳,李芬的母亲强压住怒火,为了女儿满脸堆笑地坚持到了最后。

一回到家立马让两儿子拨通了各自丈母娘家的电话,看到婆婆打来的电话,大儿媳吓得脸都白了。

“你们也配当小芬的嫂子,都说长嫂如母,她平常不就是爱管你们借点钱么,我都知道,可咱们家就这么一个心肝宝贝,啥事都可着她来有错么,瞅瞅你们干的这叫什么事”。婆婆对着电话嚷了起来。

骂够了大儿媳,接着又打电话骂二儿媳,话说的一句比一句难听,但最后一句却是一样的:不用再回来了,这个家不需要你了,有能耐的赶紧找下家吧!

就这样,李芬的母亲自作主张,把两个儿子的婚姻都搅黄了。

这样的人家,离了也是种解脱。

想想何必呢,小姑子和嫂子同样都是婆婆的孩子,不说同等对待,至少也不能随自己性子想欺负谁就欺负谁吧。

故事中的李芬绝不是个例,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妈妈和邻居吹嘘自己的女儿嫁得好,每天不用早早起来为公婆做饭,一应家务活全由女婿来做。

而且生不生孩子无所谓,女婿宠的跟个宝似的,但说到自己的儿媳,就马上换了一副嘴脸,不仅嫌弃儿媳家务活做得慢,还抱怨儿媳肚子不争气自己到现在都没抱上孙子。

真是让人可笑又无奈,怎么对亲生女儿和儿媳的态度这么截然不同呢,儿媳嫁到自己家里,也不是来吃苦受罪的,女儿不做饭就叫享福,儿媳不做饭就叫不孝顺,同样都是女人,没必要如此区别对待。

如果总是娇惯一个人的话,是会惯出毛病来的,不要以为顺从就是疼爱一个人的方式,这会令其迷失自我,是非不分。

作为母亲,是应该多为自己的女儿考虑考虑,可作为婆婆,也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儿媳多想想。

婆婆做的无可挑剔,儿媳也会对小姑子好的,一味的偏袒只会害人害己,所以无论谁有错误,作为长辈一定要马上指出。(文丨波帝)

本期话题,婆婆偏袒女儿,儿媳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