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阿Nel帶你浪:《耐克的聰(詭)明(計)》

前言:如果常常看我的文章的,這一篇顯得嘮叨了,可能看不下去,還真別說,這一個話題,我也寫到很膩,短時間不會再寫了。

前言2:球鞋群 3 群裡開了 ,進來交流? 加我微信公眾號就知道如何入群了。

-

今年我們討論的,一直是耐克,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很難想象到一年前的阿迪,今天會是這個局面。雖然還不能用“不堪”來形容,可是卻面對著耐克嚴峻的是商業轟炸策略,經已面對著考驗。去年耐克 The-Ten 的發售,其實已經完結了,現在也步入了第二階段,Off-White 的主理人 Virgil Abloh 也都已經把自己送進了 LV,我一直強調這一個事實,就是要很你說,對於這一個聯乘,雙方彼此目的經已達到,到了最後,就像我之前的文章說的,這個現在已到了聯乘的後續,主要的目標已經從炒回品牌熱度,變成利益最大化

如果從商業策略來解剖這一件事情,就拿現在這一些 Off-White 的聯乘來說,確實並不像去年那樣珍惜著賣了。這說明了什麼?也說明了耐克和 Virgil 確實合作無間

,我也相信 Virgil 現在是把自己的很大時間成本投入在 LV 身上,對於耐克的後續聯乘,應該是有了共識,而且任由耐克操作了。這一個目標其實就和今年的喬丹指標一樣,如何在熱度的維持下,大幅度的發售,真是有趣。

我又再嘮叨地說,當聯乘演變成這個彼此的利好條件之後,在未來,我們將會看到更多“開放式”的 Off-White x 耐克聯乘,一方面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 Off-White 聯乘的泛濫,另一方面,耐克也同時間會用這一個聯乘來慢慢鋪排其他的“類似”產品,來達到利益最大化。

從 Off-White 的聯乘這裡能夠看到耐克如何把它利益最大化,現在的耐克店鋪,已經開始售賣著“聯乘借鑑化”的大路鞋款,當你搶不到正式聯乘的時候,借鑑式的商品也能夠讓你望梅止渴,而且還是正規的官方發售。另一個,就是耐克用了 SNKRS 來全世界突擊發售這一個做法來發售這一系列,也間接地讓全部消費群全部導去 SNKRS App,讓你對著它又愛又恨卻不捨得卸載,時時刻刻盯著 SNKRS App 等著突發發售,只有耐克才能做到一個購物 App 能夠像遊戲那樣讓人沉迷。

轉換另一個角度,如果從品牌熱度來切入來說這一件事情,Off-White x 耐克的聯乘確實是對接著阿迪的 Yeezy 系列。這兩個聯乘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也確實宣告了耐克王者的迴歸。Yeezy 是用上坎爺的創意和想法來創造新鞋款,然後耐克則是用上 Virgil 的結構重塑來給原有的鞋款注入新觀感。兩者有著類似的情況,卻有不一樣的未來發展空間。

要知道創造一個新鞋款,完全實踐坎爺的概念,需要用上很多時間,再加上原來 Yeezy 鞋子的設計師 Salehe Bembury 離職去了 Versace,現在需要耗費更多時間來去和坎爺交流,來創造新鞋款了。所以 Yeezy 從創立到現在,也只能“珍惜地”發售了幾個鞋款。就連爛大街的 Yeezy Boost 350 V2 也被阿迪這樣“改色不改款” 玩了兩年。然而大家期待的 Yeezy老爹鞋 700 ,就算看到了無數諜照,卻也只是發售了一個配色。這說明了,這幾個 Yeezy 的鞋款,都成了阿迪重要的資產,要小心對待。

小心對待直白地說,就是怕玩爛。把有一天,某款 Yeezy 鞋款涼了,如果另一個鞋款沒能夠接著鋪排下去,那麼 Yeezy 整個系列需要重炒舊鞋款,把 350V1 和 750 再拿回出來續命,這就可能是 Yeezy 系列開始走下波的前奏了

那麼 Off-White 聯乘,就有著很不一樣的狀況。Off-White 的真髓是“再度創造”,耐克可以隨時隨地地拿出一個自身的原有鞋款,給 Virgil 重新創造一次,如果市場玩膩了,就再創造多一次。只要市場反應很好,就像現在第二度創造的 Nike Presto x Off-White, 耐克就會繼續鋪排未來 Presto 的發售。就算不小心終於玩爛了某一個鞋款,耐克也沒損失什麼,只要再換另一個鞋款就能夠再推出來,甚至只是再創造。可以想象到,只要 Off-White 品牌的市場熱度還在,耐克在這個方面一直都是得利方。可是如果一天 Off-White 聯乘不好賣了,把 Yeezy 一起拉下水,耐克可沒什麼損失,可是阿迪...

同是聯乘系列,一個是創造,一個是再創造,此不同,卻是大不同

相信阿迪和 Yeezy 也察覺了這個狀況,所以就在前幾天,就發出了很多新的鞋款。至於耐克那一邊呢,搞不好已經排到 2020 年了,反正如果原價買得到,你還是會買的。

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