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又是一年清明节:死亡教育除了教会孩子离别,更会让孩子懂得珍惜

又是一年清明节,学校或是家庭一般都会带孩子们去给扫墓、祭祀,觉得这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但是,过了清明节,我们却很少会与孩子提及死亡,就更不用说对孩子进行的死亡教育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扫墓祭祀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

其实,这与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不无关系,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亡是一个很让人忌讳的词语。谁要是在生活中,说什么"我要死了"之类的话,那么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让他"呸呸呸",觉得实在是太不吉利了。

而且,当我们年纪尚轻,身体健康的时候,我们很少思考死亡,总觉得死亡离我们很遥远。所以,我们更是不愿意去想一件很久很久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

可是无论如何,有一个事实,我们总是无法避免。那就是不管我们是否避讳死亡,它都不会因为我们的态度而消失。相反,它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以及孩子们的生活中。

孩子也会思考死亡

回避或是粉饰死亡,对孩子有害无利。

很多父母都认为,不与孩子谈论死亡,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妈妈,人死后会去哪里?"

"爸爸,人为什么会死?"

很多孩子在小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尤其是面对亲人去世,或是自己的小宠物死亡的时候,都会引发孩子对死亡的思考。

但是,父母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会搪塞回避、胡乱回答,又或者是帮孩子编一个故事。

"奶奶就是睡着了"。

"爷爷变成天上的星星了"。

"小猫出去旅行了,去找它的好朋友了"。

我们以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让孩子不必面对死亡这个残酷的事实,不用因为死亡而感到痛苦,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因为孩子无法理解死亡,他以为睡着的人还会醒来,变成星星的人也会一直存在,死亡从此对于孩子就不再具有杀伤力,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孩子对死亡产生了误解,形成狭隘的死亡认知,从而也不懂得珍惜生命。

所以,如果我们在网络上搜索,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新闻。

乌鲁木齐一个5岁的女孩,因为想要模仿动画片撑伞跳楼的情景,从11楼跳下,摔成重伤进了ICU,命悬一线;

连云港一名9岁男童模仿《喜洋洋与灰太狼》里"烤全羊"的情节,将同村两名5岁8岁小伙伴,绑树上点火烧成重伤;

双胞胎兄弟受到动画片《熊出没》的启发,互相用打火机在对方的衣服上烫洞,结果衣服一下子燃烧起来,导致哥哥中重度烧伤。

7岁男孩趁着爷爷在屋里午休,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改装风扇,拆下正在运行的电扇外罩,导致左手掌及食指绞进高速旋转的风扇叶片。

盲目模仿动画片中的情节,导致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胁

类似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孔子在《论语》中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未知死,焉知生。

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孩子认识什么是死亡,加强对孩子的死亡教育,这样他们才会对生命有所敬畏。

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就曾经在《直视骄阳》一书中说过,死亡就像骄阳,难以直视却又无处不在。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人生有开始就会有结束,这个规则任何人都无改变。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而死亡对于孩子来说,也不仅仅意味着失去,因为当孩子能够开始理解死亡、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就会明白如何对对待活着的每一天,而生命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长短,而是在于内涵与宽度。

乔布斯就曾在接受了死亡教育之后,决定"向死而生"。

他曾在斯坦福大学演讲的时候说过:

"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死亡是生命的最伟大发明。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经历过死亡教育之后,乔布斯决定“向死而生”

而且,谁也无法确定死亡与意外哪个先来,既然如此,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懂得珍惜活着的每一天,这是死亡带给孩子的礼物,父母无权剥夺。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死亡,让活着的每一天因为死亡而变得有意义。

让孩子面对死亡,是全社会都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死亡课,不同的老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为学生们讲述死亡的意义。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王一方就曾经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我今年55岁,你们今年25岁,你说咱们比起来,谁离死亡更近?"台下的学生哄笑一片。王一方接着说:"你们都笑了。我比你们老,好像我比你们更接近死亡。可是,死亡的偶然性决定,我们跟死亡的距离是一样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设死亡课程

而且,就在前不久,一条"代表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的话题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建议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尊重死亡尊重生命。

代表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

根据统计,每年约有5000万人死亡,换算下来,每1秒钟就会有1.8个人死亡。其实,死亡是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高耸的山巅眺望,我们曾经无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所以,让孩子了解死亡,才是我们所有人对孩子生命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但是,相较于学校和社会,最应该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地方应该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过,与孩子谈论死亡,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如实地告诉孩子死亡,远比孩子一个人琢磨,等到不得不的时候再去面对要好得多。

父母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呢?

首先,关于死亡,父母要有正确的生死观。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张新庆强调过家庭在死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父母首先要有正确的死亡观,还要学会利用真实的生活经历去教育孩子。相比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

为了让孩子能对生命有正确的认知,父母本身就要去了解死亡,懂得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从而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孩子,这才是我们对孩子对大的保护。

其次,面对死亡,父母要与孩子坦诚相待。

"睡着了""变成星星了"这些都是父母在与孩子解释死亡的时候,常用的一些词语。我们觉得这样的描述会让孩子觉得死亡并没有那么恐怖。

文学作品中也会有对死亡的粉饰,但是我们更应该与孩子开诚布公

但是,这正是因为父母对死亡的粉饰,让孩子对死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有研究表明,当涉及到解释时,用更加现实化的词来描述死亡,对整个哀伤的过程都是更有利的。而且,这样也更有利于孩子去理解死亡。

尤其是家里有亲人去世的时候,父母更应该告诉孩子。我们可以直接地与孩子说,"亲人离开我们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当然,如果孩子问的问题,父母真的觉得无法回答的时候,那我们也可以坦诚地说,我不知道,这样也好过为孩子编造一个故事,让孩子永远"蒙在鼓里"。

第三,当孩子了解死亡之后,父母要注意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了解的死亡之后,的确有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出现情绪低落等情况。所以,这个时候,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

让孩子了解死亡,我们也要关注孩子了解之后的反应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要求孩子马上就振作起来,更不要告诉孩子诸如"没关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之类的话,而是让孩子慢慢地消化。

如果孩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反应,诸如做噩梦、失眠或是尿床等等,并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父母可以带孩子去专业机构求助。

面对死亡,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和孩子补上这一课。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与死亡有关的诗,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念给自己的孩子听:

我好爱你,我也好想你。

可是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我会永远记得你。

因为我知道,在你心中,我是最特别的。

就像在我的心里面,你也永远是我最亲爱的。

陆北老师专业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温暖的陪伴。欢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儿烦恼,陆北老师将陪你一起面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