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的那些神秘“信箱”

在攀枝花三线建设初期,攀枝花市在内部被称为 “攀枝花特区党委” 和 “攀枝花建设指挥部”。

后出于保密需要,被改称 “渡口市”。因为在中国,“渡口”这个大众化的地名,的确不好定位在哪里。

不仅城市名称是保密的,许多重要单位的名称也采取了保密措施——就是使用“信箱编号”。这在当时国内是比较通行的做法,主要针对军工、国防和三线建设等要求保密的单位。

这个创意相当不错,本身那时的单位名称主要也是用于通讯联络和沟通,这种做法即简单又实用。

相比那些性质单一的厂矿建设而言,攀枝花作为一个“基地”来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当时是举国之力,集中开发建设。基本上全国支援建设,各个部委都参与,相关各行业和单位最先进的技术和人员也都加入其中,所以参建单位众多,加之大单位下还有诸多小单位,于是就出现了大量“信箱编号”。

相对固定的如“冶金指挥部、煤炭指挥部、电力指挥部、交通指挥部、建工指挥部、林业指挥部、矿山指挥部、钢铁公司”等,均按系统分配“信箱编号”。如“10号信箱”的建工指挥部,“34信箱”的钢铁公司。

还有一些临时存在的单位,为了通讯,也得分配一个“信箱编号”。

当时,在“工业学大庆”热潮下,攀枝花建设也学习“石油工业建大庆模式”开展了诸多“大会战”——就是集中力量完成某项工作,这是当时中国经济建设的一种重要措施。

也因此组合许多隶属不同部委或相同部委不同下属机构的单位,为了某个目标临时组建成为“一个单位”。如为石华公路建设成立的单位,分配为“16号信箱”,还有“12号信箱”为林业部金沙江林区会战指挥部。

建设初期,随着目标工作完成,许多单位解体,对应信箱编号也就不复存在了。

接着,随着国家变革,单位隶属关系和组织机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原来建设初期的许多信箱编号也渐渐消失了。

相对固定的如煤炭、钢铁、电力、建设系统,因为一直有建设任务持续,所以无论怎样变化,都有延续,因而他们的“信箱编号”还有人提及。

随着成昆铁路通车和攀钢出铁,随后钢铁生产步入正轨,初期建设保密的信箱编号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于是1974年,决定取消信箱代号,一律使用单位实际名称。

但习惯了信箱称号的攀枝花人还是使用了很长时间这些编号用于通信。

还有一些编号成了永久性的地名被用到如今,如9附2(九附二)和9附6(九附六),小时候一直叫着这两个怪怪的地名,却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段历史,还有2附11,还记得第一次坐10路公交车去那里时,怕坐过站,还特意把这个地名记了好多遍,初次接触,的确记不住,从开始知道到后来很多年,我一直叫这里为“二胡幺幺”(四川话),直到我知道了信箱编号的历史。

如今,当来到建立在攀枝花公园处的“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园”,你会看到围绕着纪念碑的九个园雕“信箱”,他们代表着当时攀枝花三线建设初期的“九大指挥部”。

渡口一号信箱

攀枝花工业基地建设总指挥部代称, 成立于1965年2月。主要承担攀枝花工业基地建设的领导工作,对攀枝花工业基地建设实行全面的指挥调度。1987年更名为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渡口二号信箱

冶金建设指挥部代称,成立于1965年3月。主要承担攀枝花钢铁厂和矿山的勘测设计建设任务。1966年6月正式成立冶金工业部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2006年9月,变革为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后几经变化,如今为十九冶集团,隶属于中国五矿集团。

渡口四号信箱

煤矿建设指挥部代称, 成立于1964年11月。主要承担攀枝花工业基地宝鼎山矿区煤矿建设和煤炭开采任务。以后更名为渡口矿务局、攀枝花矿务局,现为攀煤公司,隶属于川煤集团。

渡口六号信箱

电力指挥部代称, 成立于1965年3月。主要承担攀枝花工业基地的渡口、河门口、新庄三个火电厂的勘测、设计、施工、机组安装、输变电建设等任务。其中一部分,1978年更名为渡口电业局,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电业局。另外部分的几个电厂,成立攀枝花发电公司,隶属于四川华能攀枝花分公司,后来变化较多,现在也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存续,又属于谁管?

渡口九号信箱

交通建设指挥部代称, 成立于1965年3月。主要承担攀枝花工业基地公路桥梁建设、航道疏浚和公路运输生产生活物资任务。其中一部分,1980年,变革为渡口市交通局,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交通局。另一部分成为各个公司,如公交公司、公路养护管理总段,路桥公司等。如今有些单位,除了家属楼和旁边的一堆“废墟”,已难觅踪迹了。

渡口十号信箱

建工指挥部代称, 成立于1965年3月。主要承担攀枝花工业基地建材生产、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任务。其中一部分,2005年,变革为攀枝花市规划和建设局、攀枝花市城市管理局。另一部分成立各个公司,如市建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现中建五局三公司)。现在能看到的就是散落在攀枝花许多地方的红砖房和废弃坍塌的房屋。

渡口十七号信箱

林业指挥部代称, 成立于1968年8月。主要承担攀枝花林区的森工生产以及造林营林任务。1987 年更名为渡口市林业局,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林业局。

渡口三十号信箱

矿山指挥部代称, 成立于1965年7月。主要承担攀枝花铁矿的勘测、设计、建设和开采等生产任务。1973 年更名为攀枝花矿山公司,1993年划归攀钢,更名为攀钢(集团)矿山公司。

渡口三四信箱

东风钢铁公司(攀钢前身)代称,成立于1969年3月,其信箱代号源自于毛泽东著名的“三四”批示。主要承担攀枝花工业基地的钢铁冶炼、钢材轧制等生产任务,1970年更名为攀枝花钢铁厂,1972年更名为攀枝花钢铁公司。如今为攀钢集团,隶属于鞍钢集团。

九大指挥部的信箱是有幸的,得以通过以上方式被纪念。还有许多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信箱编号,只存在于少数人的记忆里,让我们向这些信箱编号致敬!(以下这些是我从零零星星信息中所获知的)

2附1信箱——重庆钢铁设计院渡口设计队

2附2信箱——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院

2附3信箱——鞍山焦耐设计院渡口设计队

2附4信箱——西南冶金建筑研究所

2附5信箱——渡口市地震台

2附6信箱——三公司

2附7信箱——第二井巷公司

2附11信箱——十九冶机动公司(不太确定)

2附16信箱——昆明勘察公司渡口勘察队

2附21信箱——十九冶筑炉公司

2附22信箱——十九冶机械安装公司

3号信箱——化工系统

4附12信箱——大宝鼎矿

5号信箱——铁路系统

6附3信箱——送电班

6附13信箱——503电厂

7号信箱——地质和地震部门

8号信箱——机械系统

9附2信箱——交通指挥部的航道部门

9附6信箱——交通指挥部的公交公司

10附1信箱——市建1公司

10附2信箱——市建2公司

10附3信箱——市建3公司

10附6信箱——国家建委3局2公司

11号信箱——财贸系统

12附7信箱——盐边林业局

12附9信箱——金沙江木材水运局

12附10信箱——雅砻江木材水运局

12附41信箱——鲊石贮木场

13号信箱——综合部门

14号信箱——生活服务部门

15号信箱——政府秘书部门

20信箱——渡口汽车运输公司

31信箱——渡口市搬装公司

当然,更多是我们不知道的信箱编号所代表的参建单位和参加者,如2附14、2附7、4附5、6附11、10附15、28号信箱。。。。。。

让我们也对这些“无名英雄”致敬!

同时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和三线建设博物馆,能利用手中掌握的更多信息,还原这些信箱编号。让攀枝花人牢记住这些为攀枝花建设做出贡献的人!

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的所有参建单位和建设者,都不应该被忘记。

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的每一个“信箱”都应该被铭记!

后记

对于外地人来说,每每当看到这样的各种信箱编号都止不住好奇,可又被“无从知晓”困扰。不要说他们,就是在攀枝花的建设者,大多也就知道本单位和与本单位相关的一些信箱编号。

这种神秘,也造成如今当我研究这些信箱编号时,头痛不已。这些编号对应的单位,对于如我一般的普通市民而言,的确没有多少渠道去获得。我大多是走在民间,听口述和网络上去海量信息中搜寻,效率实在低下。好在个人兴趣还在,还有一份越来越沉重的历史责任感的加持。

行走在攀枝花,和老一辈建设者聊天时,明显感觉到许多当时建设亲历者,人都上了年纪,许多身体也不行了,记忆力衰退严重。而且有些也不太了解本单位以外的事,就是自己原单位的事也就知道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通过他们口述,已不能细致表述有关三线建设的许多事了。

所以文中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如果你知道更多关于这些信箱的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让那些为攀枝花建设做出过贡献的单位和建设者,不要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