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女性选择二婚究竟应不应该只是为了孩子?

导读:在离婚率较高的今天,再婚也不再是新兴现象,在离婚时,很多女性都会选择让孩子跟着自己生活,并且大部分女性会在孩子成人或工作后才考虑重新择偶,即使选择在孩子年幼时结婚,说关于对象的条件,基本会如出一辙地说到:“只要对孩子好就行。”但事实上对孩子好就是正确的选择吗?关于女性再婚——理智的再婚,是不应该仅仅只考虑孩子的。

张幼仪的长子在母亲选择再婚来寻求自己意见时回复到: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由此可见,不论你在哪个年龄、不论你离婚多少年,都应该将婚姻看做自己的事,而不仅仅是为了孩子所尽的责任。

1.将就的婚姻并不会让孩子有家庭的幸福感

我的一个单亲家庭的朋友曾这样形容自己的组合家庭——“就是搭伴过日子”。因为她的母亲和继父各有各的子女,且在两人再婚时孩子年龄也比较小,所以婚后并未选择再生孩子,这样的家庭不像原生家庭一样是一棵完整的树,倒像是一棵树上嫁接了不同品种的枝条,所以各个枝条吸收养分或多或少会有些偏差,也就是两方的小孩在生活学习上的吃穿用度以及所受到的关怀程度会有出入,长此以往,劣势的一方难免会心生不满,而心里的不满忍一时还好,多了不可避免的就会表现在脸上,从而导致家庭关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虽然双方大人有时候会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尽量不在言语上起冲突,但其实小孩——特别是经历过家庭破碎的小孩,其内心是很敏感的,自己的家庭是不是幸福,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很多小孩在父母离异后,即使母亲带着自己重新有了新的家庭,并给予自己足够分量的母爱,但还是会很容易造成比较内向的性格,甚至有时候大人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都会让孩子心理活动翻腾。因此,如果双方再婚父母是为了将就而拼凑在一起,孩子是感受不到家庭幸福感的,就更不要谈融入其中了。

2.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你对再婚生活的满足感

在现实中,从离婚的那刻起,当孩子选择同你生活在一起,可以说她/他最重要的人便是你,最有亲情和感情的人也是你。想象一下,作为母亲的你都明白孩子的快乐是你的快乐,那做为孩子呢?那必然也是成立的,你的幸福与否孩子是看在眼里的,这也会决定孩子会以怎样的目光看待这个新的家庭、新的家庭成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相互的,如果一个男人是对你疼爱有加的,那自然会爱你的全部,所谓爱屋及乌,也会疼爱你的孩子。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看着自己的母亲是很幸福的,也会将心比心,真诚地接受对方,将对方作为自己心里家庭真正的一份子,从而有所谓“家庭的安全感”。就像贾静雯的再婚家庭,修杰楷对贾静雯简直是当成了女儿一样来宠,所以对于贾静雯的大女儿梧桐妹也是一视同仁,经常家庭聚会po出的照片都是相亲相爱很幸福的状态,连贾静雯都曾透露,懂事的梧桐妹并没有因为父母离婚而丧失被爱的权利,相反,还会与同学分享说:“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状况里面,你会有双倍的爱”,其中意味,不言而喻,很明显,只有当你真正满足于这个婚姻,你的孩子才能全身心地接受这个家庭,从而慢慢培养出自己的“满足感”。

3.再婚不是“降价处理”,孩子也不是再婚的“拖油瓶”

很多女人在离婚后,都会度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低迷期,因为她们觉得离异的阴影会是自己人生的污点,以后在婚姻状态一栏里,所填的不能是“已婚”,更不能是“未婚”,而只能是“离异”。如果一个离异的女人再带个孩子,能再得到幸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很多老一辈的人都会说:“离婚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带个拖油瓶。”而这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是,你是离婚了,但不代表你没有接受新的感情的权利,孩子也不会是“拖油瓶”,而是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个角落,再婚不应该是“降价处理”,而是就此开启新的生活。如果一个人要得到尊重,首先,你就得自己尊重自己,如果你都看轻了自己,那怎么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呢?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如果上一段婚姻自己不幸福,生活质量低下,就得委曲求全过一辈子吗?试想一下,那该是怎样的一段人生,不仅会阻隔自己,连孩子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也无法获得快乐。所以,再婚只是离开错误的人,抛开错误的过去,尝试新的生活。既然经历过错误的婚姻,就更应该对下一步选择慎重,思考的更多,多从自身出发考虑,而不要从一个泥沼里脱身出来又带着孩子自愿跳入另一个泥沼。

结语: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是无法长久的,如果是真的为了孩子,就更需要你全面考虑,多从自己的角度衡量新的感情,毕竟要同那人过余生的人是你,而不是你的孩子,但你孩子在新的家庭的幸福的源泉却往往来源于你的幸福。不论你离婚多久,愿你依旧相信婚姻、相信爱情,毕竟,那么多再婚的女人依旧获得了温馨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