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夜读」白岩松:30岁后给自己做“减法”

21君:每到年末,许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一年又这样过去了,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而且感觉越长大,每一年过得越快。

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样合理利用时间呢?答案是:学会断舍离。

来 源丨涔汐(ID:zhangcenxi99)

作 者丨涔汐

特别鸣谢

本期主播:天舒

一眨眼就2020年了,昨天我在一个群里,看到很多群友在论的一个问题是:

我的时间去哪儿了?

大家会有一个共同感受,时间越来越快,快得别说让你完成一件事儿,连你思考反应的功夫都没有,嗖的一下时间就没了。

据说, 法国的一位哲学家在1897年,提出人类对时间的心理感受速度的理论。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不同年龄段的人,1年在其记忆中所占的比重不同。

比如,1岁的小孩儿,一年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但是当你到60岁的时候,1年只相当于你生命的1.67%。

年龄越大,1年在其生命的时间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这也就是为什么年龄越大,越觉得这1年过得特别快的原因。

举一个例子,你手中如果只有100元,拿走你手中的50元你觉得太多了。但是如果你手中有100万元,拿走50元,对于你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损失一样的道理。

这就是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时间速度的感知的不同区别。

我还记得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很多同学觉得一个梦想不够,甚至还要写几个梦想,那个时候的我们觉得一辈子这么长,多做几件大事儿绰绰有余。

但是长大之后,才恍然发现:

人这一辈子如果踏踏实实把一件事情做到顶尖的水平,做出样子来真是太难了,时间根本不够用啊。

那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样合理利用时间呢?

答案是:

抛弃一些不需要的人和事儿,尽量减少在无意义的人和事儿上浪费时间,把时间花在你觉得有意义的人和事儿上。

我总结出三个字:断舍离。

01 1、抛弃非常消耗你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

却不能给你带来真正价值的软件。

你们知道现在最稀缺的是什么吗?

是注意力。

现在各大短视频、各大平台、各大网站、各大娱乐节目、各大电视媒体,他们背后要的是什么,要的是你的注意力,注意力的本质是你在这些平台上花费的时间。

比如有些游戏软件,有些可有可无的短视频软件, 这些东西虽然表面好像不会对你的生命有多大影响,但是一旦你完全陷入进去,整个人就会废掉,它们每天在悄无声的偷走你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

撒贝宁有一次在节目中的一番言论非常扎心:

如果当你一天到晚拿着手机刷着微博,坐在家里宅着看电视,天天上着网,做着那些80岁以后都能干的事情,你要青春干什么呢?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

也就是说你做了A就做不了B,你做了B是你牺牲了你做A这件事情的益处去做了B,而做A这件事儿所给你带来的价值,就是你做B的机会成本。

去年,我的一个同学给我分享了一件事情,说他的业余精力都消耗在打游,哪款游戏出来了,他比谁都门清,沉谜于游戏大半年。

天天熬夜打游戏,虽然工作貌似没有被耽误,但是明显感觉整个人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在后退。

一听说公司业绩不好,裁员潮来了,一下子慌了立马醒悟过来了,再这样下去啥能耐都没了。

他刷起短视频,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啥正事儿都没干。原本他想着利用业余时间考研究生的,这事儿算是黄了。

那么他的代价就是牺牲了考研究生的时间,去打了游戏,这个账划不划算?

所以,新的一年一定要抛弃悄无声息偷走你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却对你的人生没有价值的事情,比如你手机里某个非常让你上瘾,却没有给你带来对应高价值的软件。

02 2、没有价值的糟粕书籍、电视剧、读物,

简称文化垃圾。

去年,曾经有几个读者跟我反馈一个信息,陷入电子小说无法自拔。

我本来想着,如果小说写得好有深度,多看看也没有什么坏处啊,没想到这些读者一致回答,沉迷于言情小说。

到现在还有很多在校大学生喜欢看韩剧。

有一次,我听了一个节目的嘉宾说了一个实情:

韩国很多编剧是那些四五十岁的大妈们,他们懂得少女心,他们知道女孩子们喜欢什么,所以编出来的电视剧都是迎合了少女心思。

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实现的梦幻,编到电视剧里,让年轻的姑娘们上瘾,让他们觉得爱情就是这样的。

同样现在网络发达,有很多电子书小说让人沉迷于糟粕文字中无法自拔。

涔汐没有说读书不好,涔汐也没有反对大家看电子书,只是建议大家多读有深度的好书,多读圣贤书,别花时间看这些糟粕。

有些文字糟粕腐蚀你的思想,让你的大脑中病毒而你却浑然不知,最后让你失去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你说这样的时间花得值不值得?

所以,学会抛弃让你着迷的文字垃圾,泡沫肥皂剧,多花时间看看经典名著和有价值有思想深度的影视作品。

有些人天天抱怨自己为啥没有成长,天天自甘堕落,沉迷于低级趣味的人从哪里成长?

多反省自己,别总是抱怨环境。

03 3、抛弃酒肉朋友和无用社交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过。故事的内容是,一个砍柴的和一个放羊的,两个人在山上相遇聊天聊了一整天。

最后羊吃饱了,放羊的人把羊赶回家了,但是砍柴的人却两手空空啥也没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放弃无用社交。

做任何事情你得知道自己的目的,别人吃吃喝喝或许那是在找有价值的人取经,联系重要客户。

但是对于你来说,或许就是浪费时间。

在《火星情报局》的一期节目里,钱枫谈起突然有一天被汪涵删了微信好友。

汪涵回答:“范冰冰、陈坤我都删了。”

汪涵直言当自己逢人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他就会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都删掉。”

删除好友后,汪涵说生活会变得相当轻松,所有时间都是自己的,自在得一塌糊涂。

少做些无用社交,多学会独处,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修课。

有些人瞎忙,今天这个聚会,明天那个沙龙活动,后天什么群会,把自己忙得跟总统一样,其实正事儿一件没干成,美其名曰“积累人脉”,关键时刻都用不上。

所以,学会给朋友分类,重视你的社交成本,远离无用社交。

自古以来酒肉朋友没有几个靠谱的。

04

4、抛弃你用不着的东西,清空你的居住空间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智慧的人都懂得给人生“做减法”》越是内心丰富的人,生活居住的环境越简单,越是内心单调的人,物质堆放得越多。

我身边一个姑娘,每天早上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是不知道穿哪双鞋子,背哪个包?

因为太多了,选择困难症出现了,以至于她根本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风格?

柜子里堆放了很多衣服连标签都没拆,只是当时买衣服试穿过一次。不仅仅是衣服,还有其他当时你觉得有用,实则从来没有用过的东西占满居住空间。

清空你居住环境不需要的东西,并且买东西的时候时刻提醒你需不需要,是在培养你一种做事抓重点的习惯。

不要让你的大脑以及你的日常生活空间被没有价值的事情占据,这样才能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

去年,我看到白岩松的一个演讲:

30岁前要玩儿命做加法,因为不去尝试,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种可能,你也不知道命运给你怎样的机缘。

但是有的人在20岁的时候拼命尝试,却忘了收,忘了到一定年龄的时候要做减法。

我觉得在30岁左右,是在做了一系列加法和四处乱跑之后,要做一次减法的重要时间。

为什么做减法,因为你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也不是适合你的所有的事情你都该去做。

05

外国曾经有一家杂志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主题为:你一生最后悔的5件事儿。

排在第一位的是:

92%人后悔年轻的时候,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没有努力。

青春岁月里,又常常碰到那么多的诱惑甚至陷阱,当你猛然醒悟时,也许白发早生,才发现自己竟然一事无成。

这种感觉只有人在日薄西山的时候,才能深刻体会到,但是那个时候内心只有懊悔。

以上是涔汐在开年的时间,给各位小伙伴们送来的由衷的建议,希望大家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做你认为更有价值的事情,请珍惜你的时间成本,不要再稀里糊涂一年又一年,到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本文来源 / 张涔汐,用男性的视角看职场,以女性的视角看人生,既能剖析人性的复杂,也能把世间冷暖写笔下,新书热销《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个人公号“涔汐”(id:zhangcenxi99),微博@张涔汐,个人微信:cenxi9966。

本期主播 / 天舒

配图来源 / 图虫创意,视觉中国

本期主播 简介

天舒

人们很有趣;世道是游乐场。要静候、再静候,等把感受变成酒。

个人公众号:Salix-3

,一起来聊聊吧!

小伙伴们,这一年,你的目标清单都完成了吗?这一年,你的时间大多去哪儿了?

来留言和我们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