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那山那水我代言》昔日“城中村”,今朝“会客厅”


源自唐朝的八坊十三巷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保留了原始的风貌,尤其是始于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完整留存了八坊民间的自然风貌和生活习俗,精美绝伦的砖雕,古朴生动的铜雕,错落有致的园林,老胡同和四合院融为一体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魅力。


艺术八坊


八坊十三巷,之所以能成为临夏的名片,不仅仅是因为民俗与民风的质朴独特,也不仅仅是记忆中遥远的留存。在这座城市繁荣的一街幽巷中,那些以各种型态依然铭记与传承的文化印记,让八坊十三巷具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质。



手艺是一种有温度的传承。透过岁月的尘埃,根植八坊的古老技艺,正以全新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带给走进它的人们以无限的欣喜和享受。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者们,正在八坊厚土的滋养下,以平凡的材质和精巧的匠心,不断寻求着新的突破。

味道八坊


味道,除了来自食物本身的酸甜苦辣,更来自于人生的百般滋味。数千年茶马互市的历史,让古老的八坊十三巷沉浸在多民族美食融合的世界中,或是南北皆有的平凡食材、或是心手相传的制作技艺、或是别具一格的烹饪手法,不论是烹饪还是品尝,只有置身于这八坊的街巷中,才能领略八坊美食里的“老味道”、“新感觉”。



岁月悠悠,八坊十三巷经历着老去与新生。曾经熙熙攘攘的茶马互市已如烟云,只有这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展现着生活的滋味。这些味道,这些人,这些事,流淌在岁月的长河里,镌刻在门头的雕花里,也飘荡在异地的乡音里,既平常琐碎,又不乏诗性与灵动,构筑起了八坊人个性鲜明的精神家园。


四面八坊


八坊十三巷,这一片带有明清建筑特色的古街区,原本也会消失在城市的扩张中,但现在不但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其独特的历史形成与民族风情还成为了这座城市新的人文标识和旅游热点。



临夏历史上曾经的荣耀,多依赖于繁盛的商贸,以回族为主的脚户哥们,远涉四川中坝、松潘到陕西汉中三源,近走青海循化、西宁到甘肃凉州、甘南。现在的八坊十三巷,虽是以回族聚居为主,但这种自古形成的文化多元,却让这里的人们从不拘泥于故土厚养,也不拘束于桑梓的物产,而是走南闯北、跨东越西,以宽厚包容的心态涵纳和吸收着各地风物。这种心胸和眼界,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次次验证者临夏人宽待四方客,不具八面风的内在坚守与信念。



日子真实留存,八坊十三巷依旧在大夏河边呈现古老风情的神韵。生活继续前行,八坊十三巷也一定会在新的历史节点,绽放独有的光芒。而遗存于此、印象与此的人文姿态,会在一个更加宽广,包容的平台里,生动而鲜活,历史的淡出必定会延续时代的进步。

一年之计在于春。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全国已进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的新阶段。八坊十三巷在确保安全防疫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全面复工前准备工作,以崭新的面貌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