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是什么时候起,对藏地产生了向往。我不是一个有明确信仰的人,更不是一个参悟了许多大道理远离尘俗的人。我向往那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那里有我没有接触过的人和风景。那片初春里的世外桃源,在雪山环绕下,日日夜夜,传颂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祈祷,来世不那么辛苦。

林芝的桃花,是很淡很淡的粉红色,而且朵儿很小、单薄,逆光下呈半透明状,十分娇羞可爱。又漫山遍野,枝繁花盛,像一场特别欢沁的舞会,花儿们都尽情的舞蹈着。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雪山是很近的,像被粉刷了一半的油画,那么的不真实,却又真真切切的在眼前,在身后,在处处桃花盛开的四面八方,默默做着好看的背景。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透过五彩的经幡,牛羊慢悠悠的啃着草,风也慢悠悠。于是,我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静下来,感受这份大自然赐予的美好。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318是一条传奇的道路。人们总是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进藏也一定要体验一下318。

颠簸且不说,对于我这样奔波惯了的人来说,倒也算还好的。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路上遇见的这一抹Tiffany蓝。会有人不爱这样美丽的水吗?不会的。太好看了,真让人怀疑是不是神仙们的瑶池也不过如此。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在三月,南国初春,藏地除了桃花,也还是冬的样子。河流湖泊,以冰和水并存的形态,半冰半水,也很有意思。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在这微风吹乱了湖面的山谷间,人显得十分渺小。

也没有人大声说话,也许他们都在安静的记录,或者安静的审美,或者安静的祈祷吧。无论是谁,都不忍心打扰那些美好。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路上,遇到的人不多,人物活动就更少。巧遇了当地藏民播种子。男人开着拖拉机嘚嘚嘚的来回耕地,妇人端着盆播撒。孩子们在田间跑来跑去,其乐融融。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我第一次去布达拉宫,这个小时候只在电视里看到过的宏伟建筑。当地的向导一路讲解了许多关于布宫的历史、班禅大师的人生故事,讲解使人身临其境,很有意思。你听了以后,会对有信仰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会从内心尊敬他们。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大昭寺遇见了特别有趣的一场当地人文活动:喇嘛辩经。

辩经,佛家称之为"辩理",是指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在藏语中被称之为"村尼作巴",意思是"法相"。它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

那天我们遇见了这样一群僧人,他们正在寺院内的空地和树阴下,进行着激烈的辩经。在修行和经文研读过程中,辩经成为了他们相互切磋观点见解的重要日常。长期发展下来,也逐渐成为了藏教的特色人文景观。

辩经活动中,不论场面规模、动作规范,和僧人们严谨激烈的辩论程度,都是值得关注的。时间大约是下午两三点开始,有很多身着红袍的僧人来到这里,一对一组合,各自找片空地开始辩经。

站立者发问,席地而坐者回答。站立者,有时会围着坐着的僧人走动,每发一问,都会"啪"地一下高举手臂向下劈落,做"造手"的动作;席地而坐者,面对此大力击掌的阵势,往往会淡定自若、不假思索地对答着问题。

有关信仰的东西,从来都是相互吸引的。辩经,让我看到了藏传僧人对信仰的热情。看着他们的时候,有时会有种莫名的愿景被瞬间升华。心之所向,圣灵归处。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在拉萨,住的瑞吉。酒店里遥望布宫,像一个小模型,但是它闪闪发光。成为了我对西藏最后一个深刻印象的缩写。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那山、那水、那美丽的西藏

这是第一次去西藏所遇见的一切。时光已过,回忆并不曾变淡。我想我还会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