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钟南山、袁隆平,面对舆论泰然处之,这才是学者该有的风范

大家应该都能从最近的新闻中感觉到,目前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这么快就能取得阶段性胜利,得益于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努力。

可以说每个人都是这场攻坚战中的一份子,我们宅在家,也是在为防控疫情做贡献。

这场疫情中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为我们建起了牢不可破的防线,他们的英勇行为值得大家尊敬。

还有不少平日里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也在这次防疫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比如80多岁仍然精神抖擞的钟南山教授,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科普相关知识,为大家讲解最新进展。

和蔼可亲的钟院士,也成为了这场战役中我们最为熟悉的专家学者。

虽然年事已高,但钟南山院士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

为疫情的防控制定相关战略,他的专业精神让人感到心安。

然而最近网上的个别言论,却将矛头指向了他,看过这些消息后让人感到十分愤怒。

率先开炮的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打假斗士”,跑去国外偷生的方舟子。

之前靠一些口水战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当时还有一些人被他的言辞所迷惑。

误以为此人是个仗义执言的文人,但经过事件的发酵,他内心的虚伪昭然若是。

不仅跑到了国外混日子,还经常散播一些言论误导众人。

之前大家应该在朋友圈看到过一条钟南山院士在医院慰问年老病患的视频。

视频中的病人身上插满各种医疗器具,看起来情况十分不乐观。

而钟院士耐心安抚他的心情,并鼓励他要积极面对。

画面中的钟院士没有佩戴口罩,而这一截图到了方舟子嘴里,竟成了“疫情期间,公共场合不戴口罩、操作不规范”。

看到这一消息后,实在没忍住笑,这段视频是2016年的一部纪录片中的片段。

被别有用心的人剪辑下来上传到了网上,让人误以为是最近的新闻。

而这位“打假斗士”不去揭穿视频的误导性,还添油加醋的质疑钟院士的专业性。

真想问问他,是何居心?

在之后的辟谣消息中,这一视频也被列为了二月份的“乌龙”之首。

更让人气愤的是,早在疫情爆发时,方舟子就公开挑衅过我们的专家学者。

宣扬国外的医学理论才靠谱,国内的医学跟不上时代,不得不说,这跳梁小丑的样子真是令人耻笑。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以为中国的医疗水平是几十年前?

他的这些可笑言论,实在懒得多提,说多了好像多在意他似的。

这种卖辱求荣的下三路手段,现在已经不好使了。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接受自己已经“过气”的事实,如今还在网上发布这些可笑的言论。

这么大的人了,都不知道害臊吗。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钟南山院士早已是舆论场上的老将。

这点小风小浪根本不会影响到他,之前一档采访片段中。

钟院士的儿子钟帷德为大家讲述自己父亲生活中的一面。

可有些人没有关注采访内容,反倒盯住了人家的穿着。

觉得“不够朴素”、“不接地气”。

看到这些充满“柠檬味”的言论,真不知该说他们什么好。

钟帷德医生子承父业,也是医学界的一流人才。

不仅获得过杰出青年奖,还是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

凭本事挣钱,依法纳税,难道自己买什么穿什么还得问问这些网友的意见?

在医疗上取得了非常优异成绩的钟医生,怎么就配不上几件好衣物了。

当年留学海外的他,在国外一流的医院工作,并且是那里唯一的一位外国医生。

而在学成之后,他不忘初心,回国发展,为国内的相关领域弥补了空缺。

他在介绍父亲的时候,提到了自己非常严格的家教。

从采访中我们也能看出,他能有今天的成绩,与钟南山院士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今父子俩各自奋战在擅长的领域,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尽心尽力。

从一些报道中我们也能看到,钟南山院士的家很小,但各种学术荣誉却多的摆不开。

最有趣的是,他竟把一个漂亮的奖杯放在了茶几上,当做了盛水果的器皿。

这样的境界,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有这样醉心学术的专家在,不怕打不赢这场防疫战。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另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袁隆平老先生,他在采访中的回答:

自己吃饱穿暖自己就很满足,衣服几十块就够了。

当时曾有一些媒体渲染老人家买别墅豪宅的消息。

他们可能不知道,那里是他专为科研人员开设的办公场所,为团队提供更加优渥的条件,难道不应该表扬吗?

我们的科技水平、医疗技术的提高,无不是靠着科研人员的努力得来的。

如果连他们都酸,那真是让猪油蒙了心。

娱乐圈的明星那么富有,大家投去的是羡慕的目光。

而科研人员靠勤奋努力得来的财产,却被冠上各样的风言风语。

时代在进步,网友的思维也应该跟得上,什么能酸什么不该酸,心里一定要有杆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