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大山深處奮鬥不息拔“窮根”

中共柳州市柳江區委宣傳部主辦

土博鎮定山村,一個有著2600多人口的偏遠小山村,由於群山環繞,地少而貧,交通閉塞,水資源匱乏,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是個典型的貧困村。然而,在脫貧的道路上,村民摒棄“等靠要”的思想,主動作為,他們相信,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生活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從而脫掉貧困的帽子。

自強不息立志脫貧

在小汶屯,村民韋獻勇家的新房正在建第二層。年輕時,韋獻勇夫婦就開始種桑養蠶和種植甘蔗,每年有兩三萬元的收入,養育了三個兒女,日子平淡而充實。但自從韋獻勇患上心臟病和高血壓後,沉重的醫療費用,讓本就不寬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16年,韋獻勇一家被列入定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病痛和貧困並沒有擊垮他。2017年,韋獻勇獲得政府補助的3.3萬元危房改造款,加上多年省吃儉用的積蓄,他建起了平房,今年加蓋第二層。“明年房子建好後,二樓住人,一樓用來繼續養蠶。”他始終堅信,只要不怕苦不怕累,肯幹,就一定能脫貧致富。目前,韋獻勇養了兩頭牛,種了兩畝多的玉米,在政府的幫扶下,他還種了600株杉木。“我們靠自己的雙手改變現狀,盡最大努力實現脫貧摘帽。”

致富路上不忘鄉親

在毛叢屯竹鼠養殖專業合作社,黎蘭紅正在指導女兒如何切割象草餵食竹鼠。“以前種甘蔗,收入少。後來發現竹鼠有市場,就想養竹鼠。”黎蘭紅介紹,最初的鼠種,是她和丈夫從地裡捉回來的。

2015年,他們借款15萬元,蓋起一間養殖場,下層養竹鼠,上層養牛。經過幾年的不斷摸索,竹鼠由20多隻發展到現在的800多隻,主要售賣鼠種。在他們的帶頭下,成立了毛叢竹鼠養殖合作社,帶動了5戶村民一起養殖。“有一戶貧困戶,家裡沒有什麼收入,我就讓他跟著我們一起養竹鼠。”有了致富門路的黎蘭紅,並沒有忘記周邊的貧困村民,主動聯繫貧困戶,併為其提供鼠種。

“一對鼠種賣220元,鼠肉賣50元一斤。”黎蘭紅說,再過兩三年,把外債還完,還要將養殖規模擴大一倍。此外,她還養了6頭牛,丈夫賣金文搞起了建築,帶著7個村民組建的建築隊給周邊村屯建房修路。近兩年,珍稀草藥賣得好,賣金文又遠赴深山叢林採集草藥,夫婦兩靠自身勤勞的雙手,帶領村民走向致富道路。

近年來,在政府的支持和幫扶下,定山村注重農業產業的發展,通過種植菊花、五彩椒、甘蔗,養殖山羊、雞鴨、竹鼠等,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不斷改善。2017年底,全村13個屯硬化了道路,逐步實現通水、通電、通廣播電視,群眾脫貧信心十足,也決心通過努力,讓一個落後貧窮的村莊逐漸走上小康富裕之路。2018年,定山村計劃脫貧40戶157人。(江淼)

感謝您的關注,這裡是柳江官方政務微信公眾號“微柳江”

製作:張子瀟

審核:劉 斌、李燕玲

長按二維碼2秒:關注

微柳江

1、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微柳江”(或者 lj7217492)-關注

2、點擊文章標題下面的“微柳江”-關注

3、點擊文章的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注

4、掃描上面的二維碼-添加關注

投稿郵箱:jinriliujiang@163.com

QQ:279104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