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摩訶止觀|合行事治,六句料簡(一百七十五)

若全無理觀,又無事懺,輒望佛印,希利規名,若佛印者,無有是處。若理觀無間,借事破蔽,真實心懺,印有是處。

所以須事助道者,如二萬億佛所繫珠。中忘大乘,即不以大化;更六百劫,以小起之,令怖畏生死,漸向父舍。故知應借小助大。又,佛初欲大化,諸佛不印;若思方便,即稱“善哉!”如富家子病,應用黃龍湯。父母豈惜好藥?宜強之耳。服已病差。佛有本願,令眾如我,豈惜大乘?事不獲已,逗機對治,助道開門,義亦如是。

問曰:不修助道,三昧不成,六度應勝道品耶?

答:此有三句:六度破道品,道品破六度。六度修道品;道品修六度;六度即道品,道品即六度。

如上道品不能契真,若修六度即能破蔽,豈非“六度破道品”?有時六度不能到彼岸,若修道品即得悟入,是為“道品破六度”。

若修六度,先破六蔽,進修道品,任運可成,是為“六度修道品”。如上所說,即是“道品修六度”。

“六度、道品相即”者:檀即摩訶衍,四念處亦即摩訶衍,檀與道品,無二無別,不可得故。

通論諸法:於行無益,互有相破;於行有益,互有相修;約理,互有相即。若四諦因緣有、無,非有、無,廣歷一切法,皆有三番。若得此意,自在說。

文章 | 智 者 大 師

圖片 | 玉 泉 禪 寺 數 據 中 心

玉泉Monast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