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這兩天有菜被“搶光”?記者走訪8家菜場,供應品種豐富、上市數量充足

這兩天網傳有市民搶購小菜,部分市民日常需要的副食品被“搶光”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引起新聞晨報·周到記者的關注,市民日常需要的部分副食品真的因為過年和新型肺炎的出現脫銷,供應緊張了?

節日期間,記者連續數日探訪寧海東路、馬立斯、田子坊、人民路、臺灣路等8家菜場,瞭解到事實與網傳情況截然相反,節日期間這8家菜場供應品種豐富、上市數量充足,周邊居民想要購買的菜品基本上都有供應!

進入初四,市民節前購買的蔬菜基本吃完,走進寧海東路菜場的馬大嫂開始多起來,早上7點過後就不斷有市民拎著菜籃入場買菜,記者7點30分去該菜場瞭解情況,發現菜場約1/3的攤位在營業。入場買菜的市民大都“全副武裝”戴著口罩東挑西揀,入場買菜的人數明顯比年三十和初一多。

該菜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部分攤主回鄉過年了,今年節日裡菜場仍然營業攤位與往年基本相同。仔細觀察、瞭解記者發現,雖然營業的攤位數較節前減少,但品種供應齊全,蔬菜、水產、肉製品、蛋品等都有供應,市民入場買菜,根本不用擔心買不到肉、鮮活水產品和新鮮蔬菜。

不但品種齊全,而且同一大類菜品,品種豐富、供應充足。以該菜場供應的蔬菜為例,有青菜、大白菜、塔菜、芹菜,以及冬筍、竹筍、菌菇等,估算上市蔬菜品種不下30多種。攤主們說,春節期間他們每天從上午6點多一直供應至下午6點多,幾乎每天都有賣不完的多餘蔬菜,根本沒有菜被“搶光”的情況。

馬立斯菜場經營規模較寧海東路菜場小,但也能確保周邊居民日常供應,豆製品、蔬菜、肉類、水產等至少有一個攤位在營業。那裡的攤主認為,每年春節前市民都會囤菜,因此節日期間市民來買菜的人數會明顯減少,適當減少攤位符合實際,但居民的基本需求能保證。

同樣,今天田子坊供應的品種琳琅滿目,捲心菜、青菜、番茄、萵筍、西葫蘆等節前上市品種基本上都有供應。

來自商業部門的消息,從27日開始,西郊國際、上農批、江楊3家主要批發市場白條豬肉和蔬菜批發量日環比上升明顯,對市場的投放量較往年春節也有明顯增長。蔬菜集團各批發市場每天交易結束後,還有6000噸以上庫存。上海市場副食品供應品種豐富,供應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