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图说海军|美海军第一艘用混合电力推进系统的攻击舰“马金岛”号

“马金岛”号是“黄蜂” (LHD-1)级两栖攻击舰的第 8 艘。满载排水量约 42000 吨,是美国海军一线部队大小仅次于大甲板航母的战斗舰艇。能搭载、运输、部署、指挥和支援执行海外任务的大约 1700 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使用一批飞机、两栖舰艇和其他装备进行兵力部署,“马金岛”及其姊妹舰是美国两栖力量计划和海外战斗力的关键。还具备完成海上管控和兵力投送的功能。

▲ 当代世界各国海上力量与新型战舰的发展“马金岛”号(LHD-8)2008年12月进行海试。尽管在外观上看起来与之前的两栖攻击舰“黄蜂”号(LHD-1)相似,但也存在本质区别。

实现强制进入敌国,必须维持整个美军的军力投送能力。在当前全球反舰武器激增的情况下,要保持从海上将兵力投送到封锁区的能力,对于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来说是个挑战。这就要求拥有先进的能够向敌海岸运输、部署和支持陆战队的两栖战舰。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将两栖作战行动分为以下 5 个方面 :


● 利用两栖攻击,进入敌区,保障部队,或支援正在进行的作战。

● 两栖突袭。

● 利用两栖力量使敌方相信即将进行海上进攻。

● 两栖撤退,比如,美国海军 / 陆战队在 1995 年从索马里撤军的行动。

● 对其他行动的两栖支援,以阻止冲突或缓冲危机。这类行动包括人道主义救援或救灾,撤离非武装人员和与他国部队进行安保合作。


两栖舰艇在上述行动中的作用不能简单理解为“运输”。它们必须支持美海军和陆战队形成将海洋视为调配中心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在众多任务领域灵活、机动并跻身于联合指挥控制网。20 世纪两栖攻击可以在距离 5 英里(1.6 ~ 8 千米)处发起攻势,而现在和未来的岸基防御要求在视距外发起攻势,即离敌岸 25 英里(40 千米)或更远的距离。


此外,海军陆战队要进行空地联合部队作战,或称为海军陆战队陆空特遣部队。从舰艇上和搭载设备的直升机上,比如CH-46E“海上骑士”型直升机、MV-22“鱼鹰”旋翼机和重型 CH 53E 型“超级种马”直升机,部署海军陆战队陆空特遣部队。海军陆战队陆空特遣部队还可使用固定翼飞机、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飞机,现在使用的是 AV-8B“鹞”式飞机,以后很可能是 F-35B“闪电”II 攻击机。由于两栖部队通常含海、空军力量,攻击舰则需通过搭载两栖攻击艇(AAV)以及气垫登陆艇,和其他能将重型武器和支援送到岸上的舰艇把美国海军陆战队送上岸。


▲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架CH-46E“海上骑士”直升机正从埃塞克斯舰 (LHD-2)上起飞。美国海军很可能拥有能够从距离敌海岸25英里(40千米)处让部队进入敌方领地的兵力投送能力。


▲ 2007年10月,“黄蜂”(LHD-1)号第一次部署到中东,右甲板满载MV-22“鱼鹰”旋翼机。起初并未计划搭载“鱼鹰”,现在,它已逐步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最常用的机型。


▲ 类似“马金岛”号的两栖攻击舰具备搭载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喷气式飞机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类中低规模的冲突。图为2011年2月陆战攻击中队(VMA) 214的AV-8B“鹞”式飞机训练时从舰上的飞行甲板上起飞。这是“马金岛”号第一次执行此任务。


▲ 图为2011年3月一架MV-22“鱼鹰”旋翼机降落在“马金岛”号上,成为第一架降落在太平洋基地的两栖攻击舰上的旋翼机。几年之内MV-22都将是该舰上的航空兵主力。


▲ 2006年的波斯湾行动中一艘气垫登陆艇正从两栖攻击舰“硫磺岛”号 (LHD-7)的坞舱内驶出。

美军两栖舰队也需维持一定的战略战术运载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最起码需要运载 2 个陆战远征旅(MEB)。一支陆战远征旅是一支海军陆战队陆空特遣部队,由大约14500名陆战队人员组成,相当于一个加强步兵团的规模,包括陆战飞行分队、后勤保障分队和指挥部。另一个两栖舰队称为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由3个两栖戒备大队组成,每一支戒备大队都包含小型的海军陆战队陆空特遣部队。这种两栖戒备大队和陆战队远征小队结合作战单位被派往前线进行轮防,为美国地区作战指挥官提供灵活快速应对危机的部队。

▲ 两栖船坞登陆舰“雅诗兰”号(LSD-48)2005年航行在马耳他附近海域。“雅诗兰”号是两栖戒备大队第三梯队的主力舰艇,舰上有足够的空间可搭载很多部队和装备。

不管最后美国的两栖舰队发展成何种规模、何种形式和搭配方式,LHA 和 LHD 都是组成美国海军海上远征部队的核心力量。


它们之所以能称之为功能最全、使用灵活的两栖舰艇,原因在于它们拥有支援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作战的能力,其优质的甲板可供很多两栖攻击艇和支援艇使用,还装备了指挥控制系统、医疗设备和其他装备。


正因为具有这些功能,它们便成为两栖戒备大队的根本力量。

LHD 的舰载航空兵能力比早期的 LHA 有所提高。“黄蜂”号是第一艘搭载 AV-8B 固定翼飞机和 CH-53E“超级种马”大载重直升机的两栖舰,其支援能力更强, 维修保养空间更大,储存发动机、变速箱等更多备件,更好的武器的存放及处理能力,以及更大范围的飞机指挥控制能力。


这种 LHD 上具备的多面作战航空兵力,虽说比大型专用的航空母舰要差得多,但在小规模突发事件中可大有作为。在2011 年代号为“奥德塞黎明行动”的第一阶段中,从“奇尔沙治”号(LHD-3)起飞的“鹞”式飞机参与对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空中和导弹打击行动,就能说明这一点。正因为LHD 具备有限数量的“鹞”式飞机,美国海军才得以能将其大型的“尼米兹”级航母部署到世界上更需要的地方执行任务。


▲ 继LHA舰之后出现了改装的“黄蜂”级 (LHD-1)两栖攻击舰,起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支持气垫登陆艇和“鹞”式短距垂直起降飞机。图为2011年3月“拳师”号(LHD-4)舰尾井型船坞。

混合动力最重要的科技是 LHD-8 安装了混合电力驱动(HED)和先进的电气发电和配电系统。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马金岛”号上使用混合电力推进系统是海军部长和海军作战部长“超级绿色舰队”计划和海军能源计划中又一长足进步。


▲ “马金岛”号在2010年10月抵达旧金山,参加当地举行的2010年舰队周活动。图中,该舰正驶向金门大桥时。

《世界舰船视觉百科全书》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从希腊三列桨战舰、罗马战船、维京长船到中世纪的十字军的柯克船、盖伦船和战舰,再到现代的潜艇、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人类从萌芽时代造出的舢板一直到纵横四海的艨艟,历史中所出现的舰艇和船只们都吸引着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们的眼球。本书用1200副精美的全彩插图,生动地描绘自远古时期至今,在不同时期叱咤海上的重要及著名船只,并通过对舰船数据和航行生涯的全面剖析,全方位地展示了众多著名船只的全貌。此外还对所涉及舰船的详细尺寸、吨位、性能参数、开工及下水时间、武备(限军用船只)进行了详尽描述,并对船只的服役生平和最终命运给予了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