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一隻雞引發的兵變,拉開了大明滅亡的序幕


大明後期,外有強敵肆虐,內有農民起義和自然災害,此時的大明已經是滿目瘡痍。


在崇禎四年,祖大壽受困大淩河城內,孫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騎趕赴前線增援。


孔有德從海路赴遼遭颱風吹回,只得沿陸路進發,但是登州遼東兵與山東兵素不和,孔有德抵達吳橋時,因遇大雨冬雪,部隊給養不足,被迫停駐,又遭逢縣人閉門罷市,難以補充。


這讓孔有德部十分尷尬,補給不足,天氣惡劣,又得不到友軍支援,有一名士兵在凍餓之下,偷竊王象春家一隻雞。



這個王象春乃是東林黨的核心人物,是山東豪族。


這名士兵偷雞時候被王家家僕發現,家僕闖入大營將此事狀告給孔有德。


孔有德畏懼王家勢力,不敢包庇士兵,下令將該士兵穿箭遊營。


穿箭遊營,是僅次於斬首的重刑,是用軍棍責打幾十棍後又在耳朵上插箭遊街,受刑者十分痛苦。


大明將士前往邊關禦敵,沒有生活保障也就罷了,反而受此刑法,這實在令人神共憤!


士兵受辱羞憤不已,於是偷偷潛入王家殺死家僕。


事後,王象春的兒子堅決要求查明真相,嚴懲兇手,孔有德只得將士兵正法。


這名士兵的遭遇立刻引得全軍激盪悲憤,孔有德部隊的將士們徹底憤怒了。


恰逢原東江大將李九成花光了孫元化給的市馬之錢,卻沒買到規定數量的馬匹,恐遭軍法懲處,於是煽動三軍譁變。


孔有德


孔有德受李九成、李應元父子的煽動叛變,舉旗叛亂。


這便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吳橋兵變。


吳橋兵變最終造成抵禦後金的總預備隊登州軍全軍覆滅,地處前線的十餘萬東江軍民,帶著明朝花費重金打造的火炮部隊盡數倒戈投入後金,明朝僅存的優勢就此蕩然無存,


事後,王象春家也遭遇孔有德洗劫屠戮。


因為一隻雞引發的兵變,正式拉開了明朝滅亡的序幕,實則令人震驚。同時也暴露了明朝末年文官集團的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