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年薪50万、住房补助150万“抢人”!在青岛这个高校拼了!

又迎一年“毕业季”,820多万高校毕业生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近期

“抢人大战”的词条占据着网络的热搜。各个城市也放出了“抢人”大招,放宽户籍、取消社保年限限制等。在各地争相引才的“抢人大战”中,作为山东培养人才的高校的山东大学,为了给青岛招贤纳士也加入“抢人”的队伍中,并放出最优厚的待遇。年薪50万,可限价买房,还有住房补贴。是不是极具吸引人?

山大揽才:

50万年薪,百万住房补贴

此次由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带队的最强团队,面向海外,预招“青年千人计划”“齐鲁青年学者”,所揽人才来到山大后,将根据类型分配至青岛校区11个学院、研究院和研究中心当中。

据悉,山大开出了极其丰厚的薪资条件,包括年薪可达50万,提供高额经费、限价购房以及150万的住房补贴等等,条件待遇如此优厚,笔者在感叹山大揽才决心之坚定的同时,看到了其校区所在地青岛蓝谷未来的发展潜力。

作为未来海洋科技发达、教育资源集聚的国家级高新区,各类高端要素加快集聚,尤其在人才方面,到2017底累计引进各类人才达4400余人,区域内大量的利好政策、涉海高端产业群以及高品质宜居资源的布局成为以山大为首的辖区内企业、名校揽才的强力后盾。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山大揽才背后的实力后盾:

蓝谷打造世界级人才聚集地

近年来,蓝谷在不断地引进高校资源,绘制引智蓝图。随着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剑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的相继入驻,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优质教育链条已成型。新签约各类重点项目累计近300个。中国(国际)矿晶博物馆等8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国家海洋局一所、中船重工725所、青岛第十九中学、山大附小幼儿园、海科研发中心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重大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累计超20个。

宜居建设方面,蓝谷致力于打造成一座“宜居宜业”可容纳70万人居住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为此,推进总投资31亿元的18项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工程,20条道路竣工通车,通车里程达30公里。地铁11号线通车,开通7条公交线路。综合管廊建设获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24亿元,完成6条河道景观整治,区域宜居指数得到大幅提升。

从建设之初,青岛蓝谷就不仅仅把自身定位于世界级的海洋科研中心,通过具有国际视野、超前眼光的整体城市规划,蓝谷立志成为“蓝色引领,科技突出,生态间隔,产城融合,职住一体”的海洋生态特色城市。而人才的招揽与培育,成为蓝谷未来达成目标的根本。

青岛蓝谷

人才能为蓝谷带来什么?

众所周知,“抢人大战”成为今天城市竞争的标配。长期低生育率、老龄化加速等问题与城市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悖,再加上我国人口红利的衰减速度增快,人才资源的争夺在国内城市间愈演愈烈。

此次山大海外揽才,无疑为青岛输送高质量,高水准人才提供了保证。作为青岛高新人才的聚集地,蓝谷也势必集结高新力量,

以科技孵化、创新驱动为动力引擎,成为青岛在经略海洋方面的崭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