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米高扬最后的荣耀:米格35“腿已不短”,仍被苏霍伊战机压制

俄罗斯(前苏联)空军战斗机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出自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战斗机,另一个就是出自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的苏式战斗机。曾几何时,米高扬和苏霍伊都是世界上顶尖的飞机设计单位,甚至出自米高扬的作品一度牢牢压制苏霍伊战机,其设计生产的米格21被誉为世界上最经典的二代战斗机,没有之一!米格21生产总量超过1万架,至今还有近20个国家的空军装备。


除了米格21,后来的米格25也是一款经典之作,一度以超过3马赫的最高飞行速度被誉为“导弹也追不上的战斗机”!可以说,在二代机时代,米高扬设计局仍然是出色的!但到了三代机,情况发生了改变:米高扬和苏霍伊各自拿出了米格29和苏27,起初苏27和米格29都大量装备俄空军,但在后续的发展上,两款战斗机的境遇却截然不同!


苏27先后发展出了苏30、苏33、苏34、苏35等众多型号,并且获得了大量出口,成为了最成功的三代战斗机之一!而米格29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也拥有一定的出口,并且近期米格29K舰载机成功出口到印度,但总的来说,从米格29开始,米高扬一直领先的局面被苏霍伊战机翻转。上世纪90年代,米高扬和苏霍伊的境遇都比较困难,苏霍伊依靠苏27一款战机“咸鱼翻身”,而米高扬在米格29之后,似乎一蹶不振!


事实上除了腿短,米格29的其他性能指标还是相当不错,与同时期的F16相比并不逊色多少,但米格29设计之初就是配合苏联的地面装甲集团推进,摧毁距其60千米以内的目标,是一款前线支援型战斗机,这样的战机自然不需要多大的航程。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米格29显然难以满足其他国家空军的需求:毕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奢侈到引进一款三代战斗机只用来前线支援!


三代机开山之作就被对手抢去风头,米高扬自然不甘落后,随后发展出了米格29M、米格29S、米格29N、米格29K等多达20多种型号,由一款空优型战斗机渐渐具备了对地对海打击能力,但响应者无几。21世纪初,印度空军抛出了126架多用途战斗机招标计划,米高扬把这次印空军战机采购当作绝佳的机会,随后,米格35正式登场!


虽然名称跨度比较大,但米格35之于米格29,犹如苏30与苏27,只是一个衍生型号,并不是一款全新的战机。米格35的一个特点就是扩大,起飞重量相比于米格29增加了30%,由一款轻型战斗机迈入了中型战斗机序列。米格35使用两台RD33MK发动机,机头经过改进装上了“甲虫”相控阵雷达,机背空间设计成了油箱,作战半径由600千米提高到了超过1000千米,OLS-K光电吊舱、OLS-UE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先进航电系统等应有尽有,更值得指出的是,米格35的机身蒙皮上使用了较为先进的吸波涂料,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


从性能上看,米格35整体达到了三代半战斗机的水平,由空优型的米格29升级成为了一款多功能战斗机,而米高扬对米格35的定义为:具备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并且能够与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斗机对抗并夺取制空权。但诚意满满的米格35并没有得到印度空军的青睐,最终印空军的此次招标被36架阵风战斗机拿下!到现在,苏27的终极改进版苏35已被多国采购,最新的苏57除了会大量装备俄空军,也已经推出了出口型苏57E,使得苏霍伊的未来之路依旧顺畅。而作为米高扬终极一搏的米格35,除了少量装备俄空军外,再没有别的动向,似乎成为了米高扬最后的荣耀!(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